最近,“共同富裕”一词特别火,有的人把它理解为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粗起来、好日子火起来。物质上的富足固然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但这只是“共富”之基,我们畅想的“共同富裕”不仅要让“好看的皮囊”比比皆是,也要让“有趣的灵魂”处处发光。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却又难以企及的美好梦想。为什么到了新时代的今天,这个千年之梦开始照进现实了呢?
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站在了历史的高峰,这是我们追求“共富梦”的最大底气和自信所在。
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总书记过去就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客观来说,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上加快速度、加大步伐,让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同时也是一个精神丰实的过程,切实让文化发挥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让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说到精神富有,我们就得聊聊“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灵魂。”——这话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
2003年7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强大的根本力量”。
2005年8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章“文化是灵魂”,指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这些年来,浙江就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推动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形成了积厚成势、蓄力跃升的良好态势。所以,如果让你说出浙江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N个理由,除了你脑海中浮现的富裕程度高、发展均衡性好、改革创新意识浓烈……之外,我们还必须从更深层的文化上去追问、从灵魂深处去解码!
从全局部署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为我们擘划好蓝图,推进共同富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价值的引领、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支撑。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又是重要支点。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还是重要因素。共同富裕是一场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更是重要力量源泉。
从浙江先行看,在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基础上,浙江全面启动了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浙江省委提出,要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正如省委书记袁家军指出的,“文化工作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关键变量。”推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跑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跑道上,需要注入文化这个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特别是勇闯无人区、领航新蓝海,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和精神的支撑,不断以“文化密码”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以文化建设构筑共同富裕新格局。展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图景,需要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唯有让浙江厚重的文化得到充分挖掘,让浙江的文化标识更加鲜明,才能让人文之美更加彰显,真正成为精神普遍富足的省域范例。打造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相统一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需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做到推动文化发展进步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才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物质富裕需要勤劳加智慧才能实现,而精神富有更需要我们精耕细作才能拥有。畅想未来,在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之中,精神世界必然是一片充满生机、蕴藏奇迹的广袤绿洲。
正可谓:“物质富裕诚可贵,精神富有价亦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