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黄湾镇的尖山村四季水果飘香,依靠水果产业,这里成了乡村旅游的好去处,来过这里的游客对乡村的恬静流连忘返。这几天,村党委书记顾江林却有点愁。愁什么?游客太多了,停车靠见缝插针,吃饭要排队,水果村的旅游梦想要照进现实,他得抓紧补短板。
“我们这个停车场根本不够,远远满足不了游客的停车需求。”顾江林一边查看着停车场,一边打开微信,“朋友圈里说尖山村游客爆棚,车子被堵在路上,我是又开心,又忧急。”顾江林口中的停车场位于大尖山景区乐园附近,占地6亩,原是一处废弃用地,可容纳60辆私家车和10辆大巴车。但随着大尖山景区乐园的名气越来越响,尤其是节假日和周末,停车位尤其稀缺,缺口达到上百个,停车难成了顾江林眼下最需要解决的“烦恼”。
“游客是来享受乡村生活的,来一次堵车,来两次堵车,第三次,他可能就不来了。”看着一到假期就“掉链子”的停车场,顾江林很急。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这是水果村转为景区村的阵痛,唯有迎头赶上,才能破茧成蝶。
尖山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果山”,4月有樱桃,5月有枇杷,6月有杨梅……一年四季瓜果飘香。靠着水果产业,大尖山从一座水路不通的山村变得洋房错落、马路宽阔,村民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从2010年到现在,尖山村村级集体经济从原先的50万元增至300万元。可以说,依靠水果产业,尖山村实现了第一次蝶变。但是水果产业发展到现在,它也遇到了“天花板”,村干部和村民们越来越体会到靠天吃饭的不易。
“一是村民比较辛苦,二是价格卖不上去。”顾江林看着山上山下成片的果林,“水果产业还没有帮助每一个村民达到致富目的。”
如何突破瓶颈,顾江林将目光放在了丰富业态做强产业链上。简单来说,就是在水果产业上叠加旅游效应,将水果村发展为景区村。但绝对不是在路边把水果卖给游客,而是把山水、水果变成旅游资源。
中午十点多,大尖山滑翔伞基地里,游客赵玉凯背着滑翔伞,助跑、起跳,高空俯瞰着钱塘江以及江边的这个美丽村庄。“这里有山有水有树林,你说好不好?”赵玉凯因为热衷高空运动来到尖山村,而他50多名朋友通过他也慕名而来。人多了,热度上来了,大家都很开心,但是人太多了,那就是“烦恼”了。“现在一到节假日,我就害怕人太多,要提前让志愿者去疏通交通。”大尖山滑翔伞基地总教练黑白以前担心没人睡不着,现在担心人太多睡不好。
黑白口中的“害怕”,亦是眼下顾江林的担忧。大尖山滑翔伞基地只是尖山村“化蝶”的一角。这几年,为了跨出景区村庄的转型之路,顾江林带领村民在水果产业的基础上,挖掘自然禀赋、人文底蕴等旅游资源,设计了集休闲、运动、采摘于一体的旅游线路,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但是景区村庄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旅游项目,尤其是当大量游客涌入,配套基础设施却未能及时跟上,交通堵塞、停车难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相继而来。这些天,顾江林一直在村里转悠,他在谋划一件大事:游客集散中心。
在顾江林的谋划中,村里要利用闲置土地开辟全新停车场,更重要的是,在景区内设置观光车统一接送游客,既确保交通顺畅,又保证秩序井然。
硬件提升还只是尖山村“谋变”的第一步。未来对于景区村庄如何改造提升,顾江林还有更多的规划,比如水果品质、品牌的提升,旅游产业链延伸等。“今后在乡村旅游景区发展当中,村民都要学会经营旅游的一技之长,让每一个村民、每一户人家都成为景区村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全村的共同致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