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白衣为甲 不负所托 ——浙江省援沪医疗队全力支持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纪实

字体:
—2022—
06/01
07:35:46
2022-06-01 07:35:4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陈宁 郑文 李娇俨 暴妮妮 郁馨怡

image.png

  浙江在线6月1日讯(记者 陈宁 郑文 李娇俨 暴妮妮 郁馨怡)“6月1日起,上海将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5月31日,积极的讯号从黄浦江边传来。同一天,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内,凯旋的我省援沪医疗队代表接受崇高的敬意:“你们无愧为最美浙江人的优秀代表。”

  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这次支援上海防疫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任务之重、付出之巨,创我省支援外省之最。

  在过去50多个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里,来自全省16家省级医院和11个地市的医护人员先后组建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方舱医院医疗队、核酸检测医疗队、重症救治医疗队、血液透析医疗队、中医医疗队,以精湛的医技,展现“重要窗口”的担当和风采;以严实的作风,诠释伟大抗疫精神;以暖心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让沪浙两地紧紧相连。

  出发:紧急集结不舍昼夜

  “出发,到上海去!”这是2020年举国援鄂之后又一次规模浩大的紧急集结。一张张平凡可爱的浙江面孔刻画出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3月27日深夜,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核酸采样队员陈芳洁轻轻吻别8岁的孩子涛涛,拎上临时准备的行李匆匆奔入夜色。和陈芳洁一样,在这支临时集结的队伍里,无不是为人父母、为人儿女,他们牵挂家中的亲人。但当他们来到整装待发的队伍中间,一个更为强烈的信念在心中升起:“舍小家为大家,我们无所畏惧。”次日凌晨,由4689人组成的第一批浙江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抵达上海,开启了不舍昼夜、走街串巷的采样工作。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队员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穿行,帮助居民采样。怕迷路的队员,纷纷在防护服的外面写上了领队朱德才主任医师的手机号。晚上,朱医生收到了一条“意外短信”:“您好,很冒昧打扰您了,我是上海人,今天在嘉定区江桥公众号的一篇新闻报道中看到,来自宁波的医疗队来到我们江桥,有图片显示手机号码。所以我发个短信就是想表达一下我们江桥人的心情,感谢你们来到上海帮助我们,内心真的很激动……”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潘亚雯是一名抗疫“老将”。接到援沪通知后,她二话不说便奔赴上海。每天,只要穿上洁白的防护服、戴上厚重的护目镜,潘亚雯便不能露出一根头发、一寸皮肤。这对于从小头发就多到无处安置的潘亚雯来说,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每天早出晚归、日行百里的路程上,她总会给自己一点小小的期待:“等圆满完成任务,我要去修剪一个漂亮的发型。”

  浙江省中医院护士黄敬敬刚刚抵达方舱医院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意:方舱医院给人的感觉总有些苍白、压抑,我能不能把浙江的山水带来这里?喜爱画画的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画笔,在方舱医院的白板上勾勒出西湖断桥景观。方舱画作很快在互联网上热传,黄敬敬也成为网友竞相点赞的“网红大白”。她说:“我和每一位方舱医护一样,只想给这里带来一些温暖。”

  宁波援沪方舱医疗队领队、宁波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姜建帅在一天深夜遇到一位正在留观的孕妇突发周期性腹痛,即将临产。他和队员们一起,立马联系指挥中心调度转运救护车,随车将她送往定点医院。第二天凌晨,“方舱宝宝”顺利出生,母子平安,姜建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坚守:尿不湿成队员“标配”

  当上海开始“慢”下来,勇往直前的医疗队队员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加速奔跑。

  4月下旬,浙江援沪核酸采样队开启轮换机制。每天深夜,一辆辆满载医护人员的大巴匆匆驶向上海。队员夜晚驻扎湖州、嘉兴等地,白天穿行上海,以“快进快出、日进日出”支援模式,每日往返,用浙江速度“日行百里”,只为与病毒较量。

  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由丽水援沪医护人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收到37封入党申请书。“援沪25天,党员同事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青年队员饶玲艳在“疫”线写下了她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有的承诺: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不辱使命战胜疫情。

  在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选择“再次出发”的他们尤其令人动容——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大宏第七次带队支援战“疫”,这一次他带领253名队员首批抵达上海采样前线。为了减少采集时的感染风险,尿不湿成为连续工作的队员的“标配”。“前线有一种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向前。”他说。

  浙大四院原院长陈亚岗所在的医疗队负责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搭建。年逾60岁的他身穿“红色战衣”,手握对讲机,协调各方人员。很多人不知道,正式开舱的第二天,是他的生日和原定退休的日子。“我想继续发挥光与热。”他说。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士夏露露的日记本里这样写道:“从武汉到上海,从对新冠病毒的陌生、恐惧到深入研究,我们的目标一直没变,那就是勇往直前、战胜疫情。”

  还有来自湖州市中医院的队员在上海西郊城社区,自制移动采样车在小区中穿梭,一天之内完成了华漕镇约5.5万人的采样任务;杭州市肿瘤医院援沪小分队也坐着民用三轮车,自创移动采样点,一个个单元逐一采集,整体采集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浙江医疗七队(宁波队)专门开设了方舱学堂,用手卫生教育、居家隔离知识、自我心理调节、消防安全、儿童折纸等课程丰富了患者日常生活……

  每一滴汗水,每一个不眠夜,每一次落泪,都生动诠释着伟大抗疫精神,传递着最坚定的力量。

  情谊:声声感谢难舍沪浙情

  离别之际,身着粉色或蓝色手术服的浙江医护人员,与黄浦江畔的人们依依惜别。声声感谢、朵朵鲜花、深情告别,在这一刻成为“沪浙一家亲”最生动的注脚。

  遇上气温升高,上海市民默默送来家里的电风扇;居家隔离时,居民打开窗户向医护人员大喊:“大白,你们辛苦了”;人手不足时,方舱医院的患者主动帮忙分发餐食和药品;有“大白”经过身边时,上海市民会竖起大拇指说“你们是最棒的”……

  在重症监护室,这种深情厚谊支撑着浙江援沪重症救治医疗队奋战到最后一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这是领队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蔡洪流常常鼓励队员的话。这支队伍的130位精兵强将,不断攻坚克难,至今仍战斗在上海两家新冠救治定点医院的重症患者救治一线。

  对于我省援沪核酸采样队队员而言,一串数字是他们珍贵的记忆:49天,累计完成核酸采样4000余万人次;支援人员数量单日最高达7000人,累计出动近10万人次……“可以说,我们创造了又一种浙江速度。”浙大二院副院长丁克峰说,核酸采样是一项高风险任务,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阶段,队员不舍昼夜、走街串巷,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摸索出了一套高效、有序、科学的工作流程。

  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我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的1700余名队员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共收治感染者近2万人,其中亚定点医院收治2300余人。随着灯光逐一熄灭,闸门缓缓拉下,5月21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正式宣告休舱。在送完最后一批患者出舱后,浙大邵逸夫医院感染病学科带头人俞云松感慨:“我们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方舱医院管理任务,为打赢上海战‘疫’贡献了浙江力量。”

  在多个定点医院,我省援沪血透医疗队不断上演一场场生命接力。血透医疗队的84名专职血透护士被分成3个小组,分别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血液透析专科护理,不停歇地守护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共开展血透治疗服务1.5万余人次。队员总是说,只要看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切辛苦就都值得。

  奔涌不息的黄浦江水,见证了浙江省援沪医疗队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全力付出、无私奉献。去无畏,归无恙。他们,不负所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医疗队;援沪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