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从宁波到四川,辗转千里,浙江一老师48小时“极限家访”

字体:
—2025—
02/14
08:55:56
2025-02-14 08:55:56 来源:潮新闻 记者 俞倩玮

  2月13日,徐剑军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徐剑军是浙江宁波市职教中心2023级新能源汽修班的班主任,负责管理一个共有29名彝族学生的班级。

  年后返岗第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先去教室打扫了卫生,将桌椅板凳摆放整齐,准备好迎接5天后回来上课的学生们。

  开学第一课讲点啥?

  徐剑军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就从千里家访开始吧。

  大年初二,他跨越2000多公里,从浙江宁波到四川凉山州越西县,用48小时走访了12户学生家庭,将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状况都刻进脑海。

  家访中 受访者供图

  翻过一座座山,把孩子的优势说给家长听

  2023年,一批来自凉山州的彝族孩子远赴宁波求学。

  作为班主任,徐剑军给班级起名为“彝彩”。

  围着篝火聊天 受访者供图

  面对文化差异、生活差异,该如何更好走近孩子们?

  徐剑军想着去孩子们生活的地方走走看看。

  那一年的夏天,开学之前,徐剑军开启了第一次家访,“当时走访了4户人家,给我的触动挺大的”。

  今年大年初二(1月30日),他放弃一家团圆的时光,背了一个双肩包,再次坐上前往成都的航班,之后搭乘高铁抵达越西站。

  成都来回越西的火车票实在难买,最终候补结合改签,徐剑军极限操作争取到48小时的停留时间。

  家访,就在这48小时内进行。

  过年期间,越西县城里许多商铺都关了门。当地的气温比宁波低,徐剑军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由于学生的家基本都在乡镇上,徐剑军需要坐电动车一路颠簸进村。“有时候,导航显示直线距离不远,走起来还是吓了我一跳,要翻过一座山,过河后再翻个山头。”

  路上片段 受访者供图

  1月31日这天,徐剑军一连走访了8家,从早上8点多出酒店,最远到达40多公里外,一直到晚上10点半才收工。

  只要来到学生家,虽然脸和手都冻僵了,看到早已等候在外的一家人,他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徐老师,你大老远来一趟,关心我的孩子,太谢谢你了!”

  学生家长拉着徐剑军的手,将他带到屋子里。几人坐在彝族风格的房屋里,烤火、吃美食、唠家常。

  每到一户学生家里,徐剑军都会说:“孩子在班级里表现很出色,学生、老师都喜欢他。”他会将学生的优点逐一说给家长听。

  “我想通过这样的家访,和学生拉近距离,让他们的家长知道,孩子表现不错,以后也能大有所为。”徐剑军说。

  这次家访,徐剑军又去了一次学生康凯的家。

  上一次见到康凯的家人时,康凯的奶奶坐在徐剑军身旁,说着说着就突然哭了,她握住徐剑军的手,用当地方言一遍遍说:“辛苦老师,把孙子托付给你喽”。

  去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徐剑军曾邀请康凯奶奶来宁波,与她的小孙子——康凯团聚。在宁波期间,他们陪着奶奶观礼了国庆升旗仪式,还一起逛了慈城。

  再次来到康凯家,老人家热情招呼徐剑军坐下来,一边询问他的行程安排,一边把花生和爆米花倒进他面前的大盘子里。

  合照 受访者供图

  学生家里,新做的腊肉挂在专门的房间里,家长邀请徐剑军品尝,盛情难却之下,他夹了几筷子。“读书那会,家长们时不时会把腊肉寄过来给娃们分享,越西腊肉的美味早已领教。如今吃到现场版,味道好像还真是不一样。咸香热烫、不柴不腻。”

  品尝腊肉 受访者供图

  家访的最后一天,他还抽空去到县城老街走了走。

  在一家服饰店门口,妈妈正盯着三年级的儿子写作业。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木椅上,作业本和练习卷叠在桌子上……

  “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是每一个地方最好的风景,最能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我拍了很多照片,这些将成为以后班级活动的素材。”

  家访经历整理成万字日志,他说做了一个班主任该做的事

  回来后,徐剑军将这段家访经历整理成万字日志。

  和学生一家人合照 受访者供图

  他在笔记本里写道:希望我的到来能够坚定他们读书的信念。赴甬求学已经1年半了,班主任的山海奔赴是对他们个人价值的肯定,表达了我对他们全家的重视和支持,让娃们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让徐剑军没想到的是,这段经历受到了广泛关注。

  面对意外走红,他受宠若惊:“我只是做了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情,和孩子们在情感上更加贴近。这个事情本身没有那么辛苦,宁波是孩子们的第二故乡,反过来越西也是我的第二故乡,相当于我是回家探亲。”

  彝族村庄的年味 受访者供图

  徐剑军和记者分享了一个细节。

  学生们刚来时,都比较内向、不爱言辞。

  “耐心一点,尊重多一点,细腻一些,他们慢慢会打开自己的。”

  邀请康凯奶奶来宁波 受访者供图

  在老师的暖心鼓励下,学生们逐渐适应了在宁波的生活。

  “徐老师和其他老师都特别好,我都已经开始期待新学期开学啦!”康凯说。

  新春家访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但属于“彝彩”班的精彩还在继续。

  “等娃们毕业后,他们可以选择留在浙江工作,也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为当地建设出一份力,我想我会为他们骄傲的!”徐剑军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家访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大年初二,他跨越2000多公里,从浙江宁波到四川凉山州越西县,用48小时走访了12户学生家庭,将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状况都刻进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