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浙江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正处于深入实施阶段。浙江在线近期推出“‘三为’实践在行动”系列报道,通过聚焦不同单位部门在专题实践活动中的优秀做法和典型案例,充分展示有关单位部门所推出的为民惠民便民的举措,真实反映群众、企业、基层的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为专题实践活动的更好推进提供范例借鉴和经验参考。
“从屏幕最上方下拉可以打开快捷开关栏”“图标显示蓝色表示状态为开”“带手电筒标志的可以在停电时使用”,7月中旬,在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的竞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场特殊的培训课正在进行。当天,台上老师细致讲解,台下一群老人紧盯手机,场面与传统课堂画风截然不同。这堂课的目的,是教会老人们如何玩手机。
随着数字化应用场景扩展,手机支付、刷码坐车等成为市民生活日常,老年人逐渐被“隔离”在现代社会之外。数据显示,浙江60岁及以上人口超1200万,如何让这一群体也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今年3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响应“我为群众办实事”号召,联合多部门启动“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三年科普专项行动,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三年内对全省老年人进行200万人次以上的科普培训,帮助他们融入现代社会。
课堂教玩手机 线下培训打通老人学习渠道
桌面放一本教材,抬头即是投影屏,台上授课老师正对着屏幕演示讲解知识点,退休十几年后,竞舟社区居民密阿姨没想到自己有机会重回课堂,还在课上直接拿起手机和同伴交流经验。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7月20日社区培训课上。当天下午,智能手机长者公益课堂走进社区,带来了“智能手机使用基础(下)”课程。课上,授课老师就如何打开手机快捷开关、如何连接Wi-Fi、如何下载软件等基础问题做了详细介绍,十几位老人拿起手机跟随讲解一步步操作,两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学员间,手把手进行教学,课堂学习气氛热烈。
“今天学到了照片的拼图和修改,我手机里有很多照片,这下可以慢慢弄得美一点。”着眼于老人需求,授课老师还介绍了美图秀秀的使用方法,这让大热天赶来的密阿姨十分高兴。 “希望这样为老年人办实事的活动能够多多举办,”密阿姨说。已经退休20来年的一位老伯则将这次培训形容为“如鱼得水”,在他看来,培训不仅充实了老人生活,也为老人敲开了数字时代的大门。现场,老师介绍的修图技能引发学员的极大兴趣,学员们或翻出孙女照片,或找出老伴合照,美颜、瘦脸、拼图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们的反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还会有三堂课,帮助老人快速融入社会,”本次培训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他们还会开展涵盖手机地图、修图软件、浙里办等培训内容的自选课,供老人们选择。
自今年科普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全省各级科协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开展手机支付、就医、交通出行等基础培训,逐步提高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感。这样的培训正在浙江各地“开花结果”。
超22万人次受益 数字反哺提升科普惠民成效
线下科普培训持续发力,省科协的线上行动也在同步进行。
打开省科协旗下App“科学汇”的首页,页面中间的“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数字化平台十分显眼。点击进入后,罗列了时间、地点的各网点培训活动预告映入眼帘,在这里,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选择报名。如果没有时间去现场听课,用户也可以在菜单栏“学习资料”中,在线观看老年人手机消费、就医等教程。
这是今年5月省科协联合多部门共同构建的线上数字平台,囊括pc和移动端。“我们要给老人进行数字化培训,自然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省科协科普部部长汪光年介绍。在前端,老年人可通过线上平台报名学习,志愿者可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各种贴心的功能为科普行动展开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后台,培训惠及多少人次、浙江各地区培训情况如何、参加培训人群的年龄构成等问题均可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记者在后台看到,自活动启动至7月底,全省已有3000多个教学点,22万余人次接受了智能手机培训。8000多位志愿者在平台注册,其中40%左右是党员。从数据来看,全省各地不仅按照进度在完成指标,成效也大大超出了预想。
如今,打开“跨越银龄”pc端后台,看着屏幕上“累计培训人次”后不断跳动的数字,汪光年内心成就感满满。他说,每一次数字的跳动,都意味着又有一位老年人接受到了智能手机培训,缓步迈向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每向前一步,也意味着省科协在为群众办实事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今年以来,省科协已推动梳理办实事清单420条,开展全国学会智汇浙江、万名科技志愿者驻企赋能等“三为”专题实践服务206次,各种科普宣传受众超60万人次。“目前党史学习教育在社会各个层面深入开展,如何更好地结合群众为其办实事,这是我们科协人一直在追求和希望做到的事儿,”汪光年表示,省科协将继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数字化手段触达基层,彰显社会责任,真正实现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