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4日讯(记者 汪雨晨)在浙江东南的永嘉县,楠溪江蜿蜒流淌,孕育了千年古村、百年戏曲与数字科技交织的独特文化景观。2025“循迹溯源”网络潮评周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名人代表走进温州永嘉,在芙蓉村的星斗、丽水街的水波、诗路E站的数字光影中,感受着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创新。
芙蓉村的故事始于唐末,盛于两宋。这座按“七星八斗”格局建造的古村,仿佛将星空搬到了人间——七处高台象征北斗七星,八口井塘喻指文曲星斗。这不仅是对“魁星点斗、人才辈出”的祈愿,更是宋代实用主义的完美呈现。
芙蓉村的文化在传承中创新,近年来,芙蓉村开发“夜光长塘街”、“宋韵楠溪”夜文博会、“宋韵芙蓉”等多个旅游项目,打造“江南宋村”与“夜游楠溪”两大出圈品牌,年均游客量超30万,旅游总收入80万元,让千年古村焕发新生机,该村全年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33%。
芙蓉村景 记者 汪雨晨 摄
丽水街并非普通古街,这片街区是一座按照水利工程布局的古村,不仅被誉为“浙南都江堰”,更是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夜幕降临,丽水街才真正苏醒。百年古戏台上,昆剧团正在演出《琵琶记》。灯光映照着斑驳的台柱,水声伴着唱腔,仿佛穿越时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嘉昆曲”的重要传承与展示基地,这里每周都有实景演出,“实景永昆”、“非遗剧场”等项目让古老戏曲在当代重生,为夜经济注入文化灵魂。
沿长廊漫步,卵石路被岁月磨得温润如玉。“第一次来到永嘉,这里的山水秀美与人文底蕴让我惊叹。”新疆互联网界联合会副会长岳峰站在丽水街的长廊上感慨道,“以前经常到温州出差,但我从没有发现永嘉藏着如此细腻的文化沉淀。这里的人不仅是经商的好手,更是他们文化传承推广的好手,真正做到了‘文武共举’。”
丽水街景 记者 汪雨晨 摄
在枫林镇,一座占地1800平方米的数字体验馆让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知。这里是全省首个数字诗路E站,通过VR/AR、裸眼3D等技术,让永嘉的山水诗“活”了起来。
“SONG”文化体验区巧妙解构了永嘉文化基因:S是中国山水诗摇篮,O是瓯文化发祥地,N是中国南戏故里,G是古村与耕读文化。
代表们参观诗路E站 记者 汪雨晨 摄
游客可以戴上VR眼镜“乘坐”蚱蜢舟云游楠溪江,也可以在互动屏上玩诗词填空游戏。“视角被提升到高处,有种身临其境的震撼。”罗爷说法创始人、时事评论员罗鸿在体验VR眼镜后描述,“VR技术展现的视野比肉眼所能及更加广阔,辐射距离更大,让人仿佛翱翔在楠溪江上空,将山水美景尽收眼底。”
芙蓉村仍有3000多人居住,延续着传统习俗;丽水街的店铺多是村民自营,售卖当地特产;诗路E站则成为学生研学基地,让年轻一代用新方式理解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地标的动人之处,在于它们从未离开人们的生活。
当棋子在宗祠里落下,当永昆的唱腔在水街回荡,当数字屏幕亮起古诗的动画,我们看到的不是化石般的遗产,而是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在这片山水之间,过去与现在对话,传统与创新共舞,奏出一曲永恒的“山水清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