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院士创新团队、企业联合实验室、北大创业园,北大与萧山创新模式——
“三驾马车”闯出校地合作新天地
2021年10月25日 07:48:39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陈佳莹 通讯员 石丽燕 蔡卡特

  浙江在线10月25日(记者 陈佳莹 通讯员 石丽燕 蔡卡特)三年间,钱塘江畔成长起了一个由6位院士和600多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庞大智库机构。一座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正悄然提升萧山创业项目质量,推动萧山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院士创新团队、企业联合实验室、北大创业园……北大信研院常用“三驾马车”来形容他们的校地合作新模式。3年多来,靠着一次又一次的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三驾马车”闯过了困扰校地合作的三道难关:如何调动院士专家积极性,解决地方产业变革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如何融入当地,脚踏实地赋能实体经济?如何打通科研成果与产业项目之间的成长通道?

  大胜达纸包装行业产业大脑。
  北大信研院供图

  这份校地合作实验样本,值得一读。

  北大信研院成立于2018年。那一年,萧山年度GDP总量被余杭反超,丢掉了“浙江经济第一区”的桂冠;GDP增幅跌至1995年来的最低水平,低于杭州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投资更在连续几年零增长后,出现了负增长……

  “冰点”时刻的到来,让萧山人警醒。一次次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过后,区域发展的深层次困局逐渐浮出水面:新经济、新动能培育滞后,错过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波浪潮,甚至连引以为傲的制造业,也因陷于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之中,创新活力不足,人才资源不足……

  如今北大信研院所在地钱江世纪城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困局。

  钱江世纪城管委会投促局局长黄东晓记得,2015年世纪城第一批写字楼投用时,2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仅有40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没有具有爆发力的新产业,更没有成规模的产业集群。“我们率先解决了市场主体少的痛点,引入了不少科技企业。可是随后发现,企业落户了,人才却引不过来,这里还是无法形成科技型企业的活跃氛围。”黄东晓说。当时,他们曾经想过开通公交线路,把滨江、余杭区的人才导引过来,却因效果不佳不了了之。“我们非常渴望有一个高能级的平台,把招引人才的旗帜树立起来,让人才科技资源自然集聚过来。”黄东晓说。

  钱江电气主厂房总装车间。 萧山区委报道组供图

  而彼时,浙大校长调任北大后,北大与浙江的深度合作迎来了新契机。“当时,我们也在寻找一块市场经济发达的优质土壤,在走出一条人才、科技、产业相结合路子的同时,为校友创新创业提供支撑。”北大信研院执行院长、北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蒋云说。

  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是我国公认的两座顶尖学府。2003年落户嘉兴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已在关键领域设立50多个创新研发平台,累计为浙江引进培育800多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投资孵化高科技企业2500余家。

  珠玉在前,北京大学应如何进行路径选择,在浙江落地生根?“如果只做传统科研平台,很难后来者居上,我们必须把科研创新‘接天线’与产业转型‘接地气’的优势相结合。”蒋云说。就这样,萧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在蒋云的眼中,钱江南岸之于杭州正如浦东之于上海,而钱江世纪城就像陆家嘴一样,处于未来发展的核心:这里离机场、火车站仅有20分钟车程,拥有集聚人才的绝佳区位;这里拥有数量庞大、领域多元的制造业企业,产业数字化有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更难得的是,处于低谷之中的萧山人有创新发展的决心。

  需求的契合是成功合作的关键。一场双向奔赴的深度合作由此开启。

  从“机器换人”到“企业上云”,这些年来,萧山众多制造业企业向信息化、数字化迈出了一大步。然而这些由企业自发的改造大多是流程性、实务性的,是碰到问题进行的打补丁式改造,萧山传统制造业亟须一场更为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数字化转型。北大信研院成为了这场产业变革的重要军师。

  “为了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我们与大胜达、杭萧钢构、钱江电气、杰牌等1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摸索出了一套‘联合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机制,撬动企业投入研发资金超1.3亿元。”北大信研院副院长罗伟节说。

  北大信研院物联网中心植入式微纳集成系统实验室成员进行芯片引线焊接。
  北大信研院供图

  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是这一轮变革的“旗手”。大胜达在全国各地拥有12个分公司,不仅每家分公司要根据自身需求采购信息服务系统,财务、生产、销售等不同部门,也根据各自业务进行信息化改造,整个公司存在着各式各样不同体系、不同接口的系统。

  “我们迫切需要一支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信息技术团队,进行一次彻底的产业数字化架构设计。”大胜达信息部门主任彭军民记得,3年前的一天,公司来了一群年轻人,本以为他们调研几天就会离开,没想到,他们来了就不走了。和工人们一起上下班、进车间,一调研就是小半年。

  不久后,大胜达和北大信研院共建了智能包装联合实验室,吸引了30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高材生,他们曾是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人才。工人们慢慢发现,这些高材生还真有两下子!

  3年间,他们打通了大胜达集团总部和12个生产基地从前端商务、中端生产到后端物流、回款等场景,利用智能软件中心自主研发的XiuOS工业物联操作系统和工业大数据操作系统等作为基础技术支撑和开发框架,快速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远程管控。联合实验室主任张伟手中更有实实在在的落地效果数据:AI包装设计模块让纸包装设计时长从3至5天缩短至3至5分钟;印刷智能校对工具使得印刷勘误效率提升80%;“智能订单追溯”平台通过智能感知生产瓶颈,动态调整生产节奏,使得工厂订单逾期交付率同比下降10.2%……

  北大信研院自主研发的数字集成电路自动化测试设备。北大信研院供图

  让彭军民印象最深的是“全国招投标信息在线智能分析理解系统”。“招投标是我们获得订单最主要的途径,可每个月全国有十几万个招投标信息,靠人对人找客户太难了。”了解到痛点后,张伟团队仅用一个月就研发出了一套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在海量招投标信息中提取与包装相关的关键信息,上线不到1个月,就获得了千万元级的订单。

  相比传统产学研合作,联合实验室巧妙地将“甲乙方关系”转变为“一家人关系”,双方1:4共同出资,将研究院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同时,为帮助制造业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研究院采用与企业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并全职入驻研究院办公的模式,用北大平台帮助企业招引高端人才。

  “全国有43万家包装企业,我们的系统正在全行业推广,在这个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改变一个行业的成就感。”张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工业互联网发展大潮中。

  “想多做一些接地气的事。”从一家研究机构过来的陈刚有着同样的感受。去年以来,他牵头负责北大信研院与钱江电气成立的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从能源行业“小白”开始,不仅为企业搭建起数据中台,破解内部生产管理痛点,而且通过打造配电房数智管理系统,改变着这个行业的运维模式。

  ……

  让萧山企业欣喜的是,项目成功后,这些实验室核心成员将被输送到企业方成为中层干部或高管,部分联合实验室更成立了行业数字化服务创业公司,将在院企共同推动下实现孵化上市。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是北大信研院的一大使命。

  “院士专家是研究院最核心的财富,为此我们重点摸索出一套新机制,最大化地调动起专家的积极性。”蒋云说。过去,由于地方政府为校地合作提供了资金支持,各地往往会以“命题作文”的方式给专家布置研究课题。萧山则不同,院士们先根据各自领域对萧山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随后自己选择研究方向,组建团队进行课题研究。“院士们不缺经费,不缺队伍,需要的是能做成事的自主权。”

  正如蒋云所说,这种“自主命题作文”的方式激起了院士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这两年,黄如院士从海外招引了120多位高端人才,平均从业超10年。“院士们在全国各地有不少研究课题,如果不是全情投入,亲力亲为,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萧山引来这么多人才的。”蒋云说。

  据了解,截至2020年,北大信研院已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45项、国际发明专利16件。今年初,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续签《浙江省人民政府 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杭州基地、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杭州基地正式揭牌。

  打通学术研究与产业转化之间的链条,让沉默的学术成果迎来产业爆发力是北大信研院的另一大使命。从院士实验室到企业联合实验室再到北大创业园,在北大信研院,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有着清晰的流动路线。

  在联合实验室里,记者发现,陈刚团队打造的钱江电气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用到的正是梅宏院士团队研发的工业互联操作系统和工业大数据操作系统;张伟团队借助高文院士团队的视觉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实现了纸包装行业快速智能印刷校对,同时运用梅宏院士团队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云-端融合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打通了大胜达全国众多生产基地的不同设备系统……

  更多的产学研转化出现在北大创业园。

  2019年,李潇从美国科研机构来到詹启敏院士领衔的智慧医疗研究中心。不久前,他从北大信研院24楼搬到了16楼,从一个研究员转身成为创业公司负责人,成立了杭州普链数安科技公司。“通过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我们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得’。”李潇说,正是因为置身于北大信研院的大平台之下,公司招引到最顶尖的人才,获得更多投资机构的关注。刚孵化不久,公司就中标了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内的6个项目。

  像李潇这样的创业者,在杭州北大创业园还有很多。自2019年运营以来,这里累计引进企业40余家,企业创始人硕士以上学历26人、博士以上学历12人,2020年在孵企业总产值约9000万元,已成为萧山高质量创业项目的集聚地。北大信研院创新管理部副总监章卿妹介绍,创业园探索打造了“市场化基金+项目配套+研究院配套”的资本引才孵化组合拳,不仅为信研院的科研项目提供了转化园地,还成为了北大校友创业的热土,至今,已有16家校友企业入园创业。

  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张丁凡就是一例。杭州友孚科技有限公司将张丁凡的导师,北大电子系教授李正斌的超高精度光纤陀螺系统研究成果落地转化,把各类高精度地震仪产品推广至市场。“我们的设备已经应用在广东等地的防震减灾建设项目中,在北大创业园的对接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前来对接。”公司负责人张丁凡说。

  “与怎么把政府科研经费花好的校地合作传统思路不同,我们把北大信研院当成一份事业用心经营,除了运营好当地政府的科研经费以外,到现在为止,我们从国家、省、市获得的科研经费到账也超过了1.2亿元。”蒋云表示。

标签: 北大;实验室;创业园;团队;杭州 责任编辑: 郑嘉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三驾马车”闯出校地合作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