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日讯(记者 陈宁 徐坊 侯明明 梅玲玲)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常常被形容为“病毒捕手”:他们如鹰一般敏锐迅速,抽丝剥茧,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各地如何尽快摸排相关人员活动轨迹?如何以最快速度进行流调,确保全覆盖、无盲点、无死角?11月1日,记者赴长兴、金华、衢州等地,采访了部分流调队员。
长兴 事无巨细追溯每个细节
在长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医师、流调队员董周正向记者回顾了过去不到24小时内,与时间赛跑的过程——
10月31日晚11时许,长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调队员相继接到值班室电话。“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接人员于10月29日至10月31日在长兴县范围内活动,请立即排查!”接到指令的董周正和其他队员迅速响应,仅仅15分钟便集结完毕。
60多名工作人员到岗后,在不到20分钟内,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协同公安、大数据局、属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等力量,明确了相关小区、副食店、医院等5个重点调查场所,并立即分成5支队伍分别开展调查。11月1日零时刚过,在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包括董周正在内的6名队员就已身着防护服、带着流调记录仪、流调本等到达医院。
很快,队员就确定了密接人员入院的确切时间。医院的活动范围大、进出人员多,要还原密接人员的行动轨迹并非易事。通过当面询问、调看影像资料、查看书面资料等多种形式,队员在4个多小时里,将密接人员在医院活动的全过程无缝对接上了。
“每一个细节都要不厌其烦地追溯,并逐一核实密接人员的活动范围、防护情况、接触人员情况等。”董周正告诉记者,在全部情况摸清楚后,他们又对收集到的信息重新查验了一遍。
11月1日凌晨,6名队员作出了现场研判,并以最快速度将情况汇总给单位相关人员。
金华 紧急摸排26小时
为确保所有人员不漏管、不失管、不脱管,流调人员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10月31日至11月1日,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科长、流调应急机动二队队长陈左霞度过了紧张的26小时。10月31日上午10时许,陈左霞接到中心的紧急电话:“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接人员坐火车途经金华,请立即排查相关人员。”
初步摸排后,流调队确定了有多位与该病例同列车的人员在金华市域范围内下车,按照标准,陈左霞和其他5支流调队共30多名队员一起,先逐一电话询问乘车信息、座位、目前所在地等信息,最终锁定了5名需进行流调人员。至11月1日12时,终于完成所有相关人员的流调工作。
衢州 多方协作找到所有下车乘客
10月31日上午11时,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分忙碌。“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当电话里再次传来机械的女声时,中心流调人员越发着急,10月29日乘坐G1382次列车在衢州站下车的其他乘客都联系上了,唯独这位王奶奶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多耽搁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即与衢州市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联系,通过多部门协作,得知王奶奶已到省内其他地市后,流调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所涉地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把相关信息推送给对方,以便落实管控。
10月31日下午4时30分,流调人员接到王奶奶所在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电话,至此,所有在衢州下车的乘客都已联系上。“我们在寻找下车乘客的同时,也积极摸排在衢州站上车人员目前所在的位置,确保第一时间做好防疫工作。”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尹志英告诉记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