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是不是要关门了?前几天朋友圈不少人在求证。
市场负责人余诚杰告诉钱报记者:“商铺和市场是三年一签约,明年年底到期后,商户们会根据自己意愿决定去向。不过肯定的是,市场会一直在。”
报道发出后,让不少杭州朋友来了一波回忆杀。钱江晚报官微后台就收到了一大波网友的留言,大家好像都有相似的经历,感叹:爷青回。
忠实的顾客:
我上学时来买文具
现在我带着女儿来买
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是1994年9月开业的,比市场边上的“老头葱包”要年轻些。
余总说,1992年庆春路改造,燕子弄就规划了一个市场,原本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农贸市场,后来生意不好,就改成了文化用品市场。在当时的杭州,这是第一家文化用品市场。
“火爆程度,真的是人挨着人。基本上以零售为主,那时候的杭州没有那么多文具店,要买办公用品、学习用品都要到这里,有人多远都会骑车到这里买。而且,单位批发,渠道也是在这里。”
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变,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来逛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很多商铺都没有走。“现在去市场里,白天基本上看不到人。但是每家商户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年轻的做电商,年长的依靠老客户,每家都经营得不错。”余总说,市场不大,商铺的租金也不高,一年几万块,相比外面大型新市场,这个价格大部分都是能够承担得起的,而且还有一个产业的聚集效应,每家都有营业执照。
“这里已经不是货物集散地了,更多的是信息交流平台。”
对于地道的杭州人来说,这里更是儿时的欢乐场。
孙女士小学初中时,住武林路一带,上学时用的很多文具都是在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买的。“在那儿能买到各式各样的文具、贺卡、礼品纸,老板们经常会上很多新款文具,相比普通的文具店,文化用品市场更像一个文具大卖场,逛一次能买一堆新奇的文化用品回来。”
如今,孙女士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买超轻黏土、毽子之类的,她还是会跑去那儿。“外面小店东西不全,网上又看不到实物,还是这里好。逛一逛,能发现好多小玩意儿,价格很公道的。”
满满的回忆:
买明星周边产品
收集各种文具
小时候,逛文化用品市场有着追星的感觉。
“以前高中时,还跟同学在那边买明星的周边产品,外面靠近垃圾桶边上一家店,生意超好,有很多新鲜玩意,就算贵也很多人买,想想都是20年前的事了。”
“市场原来还在啊,我还以为早拆了。小时候常去那买文具,尤其高中时期。作为美术生,材料基本都在那买的。还有那时追星热,在那买了好多海报、光碟等周边产品,满满的回忆啊。”
“从小学逛到高中,那个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妈妈或者跟同学去逛文化用品市场!有一家店满大的,卖明星周边卡,生意超级好!太怀念那个时候的日子了。”
也有单纯喜欢逛街买文具的,收集橡皮和本子的。
“读初中时最爱在这里买各种最新款的贴纸和笔盒,很多东西的设计至今看来依然审美超前。现在这里是女儿常来逛的地方,来买各种手办和饰品。”
“小时候没少去那里,有段时间收集橡皮,一礼拜去两次。”
“学生时代最喜欢逛文体,买各种好看的文具周边。一晃眼儿子都快上小学了,下次带儿子一起去找妈妈的青春!”
“小学初中的时候周末和同学出去玩,常来这里淘文化用品,买好看的本子。”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高中的文具、书皮、发夹、皮筋都在这里买,逛这里需要约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来。”
绑定的滋味:
早上一个鸡蛋饼
傍晚来副葱包烩儿
当然,回忆里,这个市场和老头葱包烩的味道紧紧绑定在一起。
“小时候去市场买文具,现在文具不买了,葱包烩一定要再去吃下,这才是老杭州的味道,景区10块一个的都是吃了个寂寞。”
“退休后在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管理部做过4年,商户们都挺好、熟悉的。每天下午3点去买老头葱包烩儿,老头也会给我拿过来,聊下当天生意怎么样。”
“我从小就住在旁边的燕子弄,经常去市场逛,小学初中买本子、圣诞贺卡、饰品,高中买明星海报、文具等。有时候买老头的鸡蛋饼吃吃。真是青春回忆了。”
“小时候就住在燕子弄,小学也读的大学路小学。老头儿一直喊我小不点,给我做葱包烩儿会特意把葱去掉。”
“小学的时候暑假在大学路北口这边世纪联华楼上上剑桥英语,妈妈来接我下课的时候还带着我去对面文化用品市场买文具。也没有想到后来居然会在这附近上班。早上在老板这里买鸡蛋饼、傍晚饿了溜出来一起买葱包烩儿的日子……转眼已经好多年,再也回不去了。”
还有现在依然不时来逛一逛的中年人们。
“上次带娃去逛,竟然逛着逛着又以为是初中时和同学来逛的某个中午,按照自己熟悉的路线窜了几遍,很认真地看了自己喜欢的文具,依然对某些文具发出了‘噶贵’、‘便宜点儿’的感慨。”
“作为一个母亲,我给女儿的学习用品都是在这个市场买的;作为一个老师,我给学生的奖品也来自于这个市场。笔墨纸砚的味道伴随着老头葱包烩的香气,这就是燕子弄文化市场(记得以前叫这个名字)带给我的日常又美好的感受。”
很高兴,还有人愿意听我们讲老底子的故事。
网友“笑天鸿”说,老杭州的记忆、老底子的传统、烟火气的杭州,应该来一打这样的文章,三秒滑屏的网络快时代更需要这样三代同堂的市井慢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