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7日讯(见习记者 宋哲源)清晨6时,在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的一间民房里,34岁的张海江在为新一天的晨跑热身。即使前夜刚出差归来,他的举止间仍活力充沛。
“有我常年喜欢运动的缘故,也得益于我天天和大自然打交道。”张海江笑着说。
不久前,张海江在共青团浙江省委的推荐下,领取了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颁发的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成为代表浙江获“母亲河奖”表彰的4个获奖者之一。此间缘由,还得前往他晨跑的终点一探究竟——沿青山溪逆流而上,龙坞水库在竹林掩映下碧波荡漾,这是张海江常来登山慢跑的氧吧,也是他与青山村相识的起点,更是他守护的周边村庄共3000多人的生活水源。
2015年,张海江以志愿者的身份,只身来到龙坞水库开展水源地保护项目。经年累月,他不仅帮助当地水质、生态环境显著好转,更带动原本仰赖毛竹产业的青山村化身为生态友好,遍布民宿、农家乐和匠人工作室的“未来乡村实验区”。如今,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青年与村民跟着张海江的脚步,在追寻向往生活的道路上,一同写下这段“绿水青山”的佳话。
“磕”开村民心门的外乡人
2014年,正在国外攻读公共事务管理和环境科学双学位硕士的张海江申请了为期8个月的休学,回国来到四川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做保护大熊猫志愿者。别无他意,只想“找找人生的方向”。在深山老林,迷茫的张海江习惯并爱上了山野生活,“甩开城市带来的压力,原来在偏远山间做自然保护也可以这么棒!”他知道,自己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事业。
2015年,学成回国的张海江得知,在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有一个水源地保护项目,正需要有经验的人带头。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他清楚“水”这个字的分量。“正巧我是个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想试的人。”带着“试试无妨”的闯劲,他主动请缨,准备在青山村实践自己的环保理想。
张海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第一时间想到了黄湖镇团委,镇团委成为了张海江与当地政府和村委会沟通的纽带,也是从这时起,他开始了与共青团的不解之缘。
彼时的青山村,经济主要依赖龙坞水库周边的毛竹林。为提高毛竹产量,村民们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剂。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毛竹和其他一些作物都出现了健康问题,产量也不见起色。大家心里焦急,可摸不着头脑。有专业经验的张海江看出了端倪:“污染物经土壤汇集,影响了水质,而水污染则引起了更多的麻烦。”一经测试,龙坞水库的污染物指标果然偏高。考虑到污染源与沿岸毛竹林直接相关,张海江决定重整土壤的利用方式,以土养水。
然而,张海江作为一个外乡人,要说服村民让出关乎生计的土地开展环保公益,困难可想而知。“没人愿意相信一个不认识的人。”负责与张海江对接的老村委会主任王康云回忆道。有关键区域的竹林大户一口咬定,张海江是个来“捞钱”的开发商,怎么劝也不听。
“又巧了,我也是个爱死磕的人。”张海江答道。
只有“磕”开村民的心门,水源地保护工作才能继续。在王康云的协助下,张海江不分昼夜、挨家挨户地劝说村民:“在浙江,有2万多个乡村小水源地在供应饮水。保护它们不仅是保护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用水安全啊。”这种“白天没人晚上去,晴天没人雨天去”的日子,他坚持了5个月。其间,即使被斥出家门,他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门协商,“非要把问题解决不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至今日,但凡问到张海江这个名字,村民们谈笑间,依旧绕不开当初那个在村子街头巷尾忙里忙外的“吵闹”身影。
“结果好,就都好。”说起这些事,张海江也欣慰地笑了起来。
把好风景变成好生活的工作狂
入村前,自嘲“工作狂”的张海江就已经定好了计划。2015年,他和团队通过联系万向信托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成立了全国首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以此解决林权流转的资金问题。
在余杭团区委的业务指导下,张海江还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民办非企业组织“余杭区青山乡村志愿者服务中心”。
据黄湖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转让协议最终以高于竹林收入20%的“生态补偿”形式进行结算。在成功谈下一期20户共500亩的关键林权流转后,张海江在这些地块严控农药使用、开展植被恢复。他的举措效果显著,仅用3年,龙坞水库水质就从三四类水被提升至国家一类水标准。2020年,龙坞水库继续保持一类水质,善水基金信托二期把另外800余亩山林也纳入了保护范围。
尽管取得了“开门红”,但张海江还在构思着一个又一个方案:“仅靠土地流转所调动的资源,还无法让环保意识落地生根。”他注意到,转让林地后的村民们依旧对水保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少可持续的运作,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
“环保带来的好山好水不能浪费,而是要变成实实在在的好生活。”张海江立马制定对策,与团队提出了一个名为“自然好邻居”的新项目。
“自然好邻居”计划提倡组织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参与的每户家庭要凭借绿色档案星级来获取访客的优先住宿推荐,而获取星级的方式,就是在不使用一次性制品、节约与保护水资源、垃圾分类、村庄治理等方面获取积分。村民吴文莉对计划的成效感受颇深:“不只是收入增加了,我们也确实对环保格外注意了起来。游客都说这里和别村的旅游体验不一样,特别绿色、有益。”
张海江“愈战愈勇”。曾经废弃20多年的小学,在张海江的筹划下建成了青山自然学校,开展“公益与自然”研学活动和户外活动,每年可接待上万名游客;2018年,张海江与团队联络跨界合作,把濒临拆除的旧礼堂改造为游客“必打卡”的图书馆,并邀请设计师团队入驻,组织村民在此学习传统手工艺,举办各类艺术作品展……对于偏远的青山村而言,这些在从前都难以想象。后续入驻的各个企业与活动,都在张海江的争取和规划下,以10%的比例反哺善水基金。这些年来,环保事业也随着村子的经济“水涨船高”。
乡村筑梦的带头人
7年来,张海江已是村民们的“老熟人”。他愉快地表示: “我已经把在村里的住房租约又续了20年,我喜欢这里的生活。”
如何带动更多的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张海江加入到共青团青年人才培育项目组,成为了余杭区青联委员。不仅如此,张海江还迎来了一群志同道合、“看过世界,但还是选择了青山村”的年轻人,他如今带领着一支70人的团队。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也来到这里,开起了咖啡馆、酒吧和工作室。
可是,年轻人的到来也引发了矛盾。有一回,因对焚烧垃圾存在分歧,加上方言不通,年轻人与本地村民争执不下,不欢而散,张海江目睹了这一切。如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能保持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张海江与团队决心搭建“心连心”的纽带。
2019年,在余杭区委统战部的主导下,张海江带着新村民们成立了青山同心荟,并担任会长,为新老村民建立月度民主协商机制。迄今他已参与协商解决超过30件关于村庄发展的建议,例如“关于增强黄母山龙坞水库周边手机信号的建议”“关于青山村提升美学计划的建议”等。
此外,张海江与新村民们积极筹备集体活动,正如他当初融入村子那样,让新老村民坦诚相待——由新村民发起的端午游龙会、稻田音乐会等节庆活动,成了全村人都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
2020年8月,余杭区重点改革项目“未来乡村实验区”青山村试点正式启动。张海江期待自己的水源保护探索能为未来乡村发展带来启示,他许下了下一个心愿:“我们会共同努力,让人们不再远离乡村,而是在乡村遇见未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