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宏观经济大盘,国有企业要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面对多重因素挑战,今年以来,浙江省属国企逆势而上,浙江省国贸集团作为其中的“优等生”,上半年更是实现了营收、利润较快增长。
当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企如何在稳经济大盘中抓住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切实发挥支撑托底作用,以自身的“稳”和“进”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省国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楼晶。
记者:今年以来,企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您如何判断当前的发展形势?
楼晶:经济形势宏观上所讲的“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有明显感知的。当下,企业重点是做好三件事。
第一,保持高度清醒,理性看待行业面临的大变局,研判和应对经济发展预期。第二,重点关注经济风险的防范,特别是金融服务类企业,要重新评估自己的底层资产,把安全垫做得更加厚实。第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善于把握危中之机、化危为机。
形势严峻,但机遇也有。一揽子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措施和助企纾困政策密集落地,企业信心持续回升,前期受抑制的产能、需求也在逐步释放。
对于国企来说,当前市场上各类资源要素加速流动,正是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的有利时机。这就需要国企“掌门人”有战略先决力、捕捉市场机遇的敏锐性、顺逆周期灵活调整经营策略的能力和现代企业治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顺势而为、抓住机会,创造新的社会价值。
记者:您在国企工作多年,稳中求进关键是什么?
楼晶:国有企业干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有没有战略定力。观察分析浙江的“常青树”企业可以发现,它们虽然也都在多领域进行探索,但始终不曾动摇主业。一味喊着转型、多元化口号而搁置主业,大概率是会失败的。聚焦主业不动摇,前瞻思考、适时纠偏,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
一旦确定了战略,就要保持战略定力,完整、正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既定的方针走下去,不折腾、不瞎干,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贸的思路是要做链主型企业,围绕三大产业板块,锚定主攻方向去干。2016年,我刚到国贸时,最大的业务板块是商贸。当时这一板块营业收入38亿美元,但利润只有2亿多元,下属17家公司只有5家是赢利的,其余12家基本亏损。怎么办?必须转型升级。搭平台、建渠道、创品牌、促整合,我们的转型始终遵循一条主线:围绕“吃”“穿”“健”,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瘦身健体”,走专业化之路。现在,我们的商贸板块精简至8家企业,去年利润超8亿元。
企业要稳中求进,另一个关键在于管理。我认为做企业分两种,一种是激发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一种是瞄准已有需求“分地盘”,无论走哪条路,国企都具备先天优势。但国企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找到契合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的路径,实现更加科学规范、更有技术含量的发展。
为此,省国贸集团在数字化改革方面做了很大投入,把集团总部打造成决策、战略、投融资和风险管控四个中心,构建了一套顺畅的管控体系。内部发展健康规范,也会迎来更好的外部支撑环境。
记者:稳经济大盘,国企的路线有何不同?
楼晶:国有企业肩负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一家企业运营不仅是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更需心怀“国之大者”,在定位上同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相契合。
我们目前是商贸流通、生命健康、金融服务三大板块,各自都有明确的定位:商贸板块要做开放强省排头兵;金融板块要做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区域风险的主力军;生命健康板块要做健康浙江建设的引领者。
未来拓展什么业务、怎么拓展?我的思路是要“先有和尚,再来建庙”。企业的实力不单纯是指经济规模,要储备一定的人才基础,才能去开展适度多元的业务探索。
记者: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您如何理解“敢干”?
楼晶:我认为“敢干”二字用在国企上非常贴切。让国企敢干,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第一,需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将各条线各方面的改革整合起来,形成更大的改革合力,防止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第二,要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和市场化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激发国企敢干的劲头;第三,要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在制定相关改革政策时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并加强对预期的引导和管理。
我认为企业是波浪式前进的,其发展也是有规律的,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承压的面向也有所不同。不变的是,企业要先解决发展基础更牢、更好的问题,有了“定海神针”,才能为下一步生存、增长留出空间,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自身运行周期。
政府要为企业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营商环境。对国有企业需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在紧抓刚性约束监管的同时,在其他领域尽量创造宽松环境,以更好发挥企业改革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创新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