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一家叫“温馨羽绒服饰”的小店又繁忙了起来。
这是一家能定做羽绒服的小店。店铺在杭州察院前巷的一角,面积不大,甚至有点破旧,但凭着一件件个性定制羽绒服,以及背后的好口碑,常年吸引着不少新老顾客来光顾。
这也是一家有故事的夫妻店。20年前,四川人龙继东和安徽人张巨群夫妇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服装厂,带着技术和人脉,于2003年盘下这个铺面创业闯拼。
世纪之交,不少传统服装工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在轻纺工业的变革浪潮中,龙继东和张巨群代表了那群主动“出走”的年轻人。如今,他们还依旧“年轻和热泪盈眶”吗?
这一期的小店写真(更多有故事的小店以及写真戳专题:为杭州50家小店拍写真,记下这一年的努力和打拼),我们走近这家最近冲上热搜的夫妻小店。
“我手机里存着的唯一一张小店照片是2011年的她,今天我们再拍一张,留个纪念。”龙继东说。
1】一家名叫“温馨”的小店:
常为老客做点“捎带手的事”
店内的主业是定做羽绒服,以及翻新羽绒服被。老板娘张巨群说,“翻新就是拿旧的羽绒服被来充绒,或者改改布料;定做就是自己选布料量身定制,或者按照厂家给出的样板来订货。”
“我们是找绍兴专门做羽绒的工厂进货,定做时顾客看得见、摸得着。定做新衣的价格从580到1000元不等,翻新的话350到600元。”老板龙继东说。
今年杭州的冷空气来晚了几天,但是从10月下旬开始,店里的订单就多了起来。“一天能做10件以上,还有另外几位师傅帮忙一起做。”
翻新的羽绒服上标注了顾客的需求(“换领高1寸成品,改大点”)
作为主业,店里定做羽绒服的生意逐渐火爆,不过,平时老主顾上门光顾的却常常是“副业”。
“老板,帮我打个扣子。”早上11点,万阿姨刚从菜市场出来,急匆匆来到店里,请龙继东给自己的一件无扣外套钉上纽扣。
“这件毛外套是我50块钱买的,我想着还是带个纽扣比较好,得体一点,也更挡风。”
龙继东在给老主顾加钉纽扣
“可以的,我给你钉。”龙继东爽快答应,立马停下手中活计,拿出工具操作起来。“万阿姨,你这件毛衣是人造毛,很薄,加扣子容易扯掉,我已经给你加了两个垫片,但你扣的时候还是不要太用力。”龙继东一边钉纽扣,一边耐心解释。
“你不能不收钱!一个纽扣一块钱,拿着。”万阿姨在柜台留下4块钱,让老板收下这笔“象征性”的报酬。
万阿姨家住附近,是店里的老主顾,每年必定来定做一件外套、一条裤子。她向小时新闻记者介绍,“老板人很好,要帮什么小忙他都不会推脱。”10多分钟后,万阿姨穿上带纽扣的“新衣”满意离店,走出店门两米远,口中还在道谢。
龙继东继续裁剪起手中的布料,“这就是捎带手的事。”
店内的工具大多数是“00后”,使用了近20年
店里还“捎带手”摆出些土特产售卖:临安的香薯、粉丝,云南红河的独头蒜,四川大凉山的野生苹果……“都是找认识的朋友批发来的,帮他们带带货。”龙继东说,店里顾客大多是上了年纪的阿姨。就算不做衣服,也能来门口挑挑拣拣,带点菜回去,“土特产质量好,不贵,也算是服务老顾客。”
2】服装厂的爱情往事:
“她负责打样,我负责剪口袋”
龙继东和张巨群是在工厂里认识的。
1997年,21岁的龙继东进入一家制衣厂,认识了同岁的张巨群。“我们不是一个车间的,她负责帮老师傅打样,我的活儿就比较杂,负责剪口袋什么的。”
由于样衣太多,张巨群忙不过来,就常常委托龙继东去帮忙送样衣,一来二去,两人互生情愫。
“男孩子主动一点,遇到了就打个招呼。后来经常帮她忙,她觉得我挺勤快,我也觉得她不错,就在一起了。”龙继东回忆。
2000年,两人在工厂结了婚。此前因为“老家相隔太远”,还一度遭来丈母娘的反对。
与此同时,国内的服装产业开始发生着变化,不少工厂“倒闭的倒闭,改制的改制”,尽管如此,工厂摊到两人头上的工作量仍旧不小,“经常做到夜里一两点,甚至通宵。”
这对小夫妻开始做起未来的打算,“那时候别人出去单干,一年能挣三五万,我们两口子一年到头加起来就两万,还有个孩子。”
安徽老家一位亲戚,同样从倒闭的服装厂走了出来,劝说道,“反正你俩什么都会干,为什么不自己出来干?”
3】夫妻共同打拼20年
店员成了杭州的“新家人”
2002年前后,两人下定决心“出走”,启动资金的8万里,1万多是自己存的,3万来自银行贷款,剩下的则是双方父母给的。
拿着这8万块,两口子在杭州租下了两个铺面,一个在浙大求是新村旁的菜场,一个就是如今太庙旁的这家店。
那时候两家店一共有七八位师傅,第一年生意还很冷清,后来口碑好起来,生意变得很好,每天能赶制六七十件衣服。那时候没有电商,流行的款式也不复杂,在线下做羽绒服定制,市场需求很大。
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快节奏的创业生活,两口子白天一人守着一家店,中午就打包盒饭和面条随便吃点,晚饭时间才能碰面。
“老人们常说:钱在黄柏,不苦不来。”20年里,服装行业竞争得愈发厉害,夫妻俩眼看街上不少“单干”的服装小店关门,“察院前巷附近曾经有四五家,现在只有我们一家了。”龙继东说。
如今,夫妻俩专心经营着察院前巷这一家店。除了夫妻俩,店内裁缝活还有吴师傅和熊师傅在做,邻居俞大姐常常过来帮忙。4月天气变热之后,店里羽绒服生意就暂告段落,转为卖土特产,“不赚钱,只是为了凑够房租。”
赶在9月开始有羽绒服订单之前,夫妻俩会回四川一趟,看看放暑假的大儿子。“他上大三了,以后可能会做化学老师。”
“回家的时候,俞大姐会帮忙守店。俞大姐是最好的人了!你想想,今年夏天有多热!”龙继东说。“吴师傅、熊师傅、俞大姐,这都是我们在杭州的亲人,比亲人还亲。”张巨群补充。
中午12点,张巨群从小店后面的厨房中走出,端上来热乎的饭菜,招呼大家过来吃饭。
“20年前,我们走出工厂,开了这家服装店。店员们是我们在杭州的亲人,比亲人还要亲。”张巨群说。
张巨群做的都是川菜,“这是四川的坛子肉、红烧肉。俞大姐不能吃辣,要照顾她,我们今天的菜没有很辣。”
照顾——两口子照顾着来往的顾客,照顾着新识的“亲人”,一晃20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