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宪法与浙江的那些事

字体:
—2022—
12/04
17:52:46
2022-12-04 17:52:46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钱祎

  位于杭州北山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馆。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梁臻 摄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

  每到这个时候,全国都会掀起学习宣传宪法的高潮。今年尤为特殊,因为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迎来了公布施行40周年纪念日。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深受百姓尊崇。对浙江群众来说,宪法的意义则更深了一层,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诞生在这里,对宪法的感情也就特别深厚。宪法与浙江的渊源颇深,为浙江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一

  宪法与浙江结缘,早在1982年宪法诞生之前。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新昌人梁柏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迫切需要一部属于自己的宪法。梁柏台从苏联回国,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起草了宪法大纲。

  这部宪法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红色宪法,不仅规定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参加国家管理,大家现在熟知的公开审判、巡回法庭、人民调解等诸多中国特色司法制度,也来源于此。

  历史上,宪法一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往往诞生在一个政权的建立之初。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就颁布在美国建立之后,被称为美国1787年宪法,反映的就是其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意志。

  只是这种阶级性,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中,就体现为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是这样诞生的。当时,中国共产党刚领导人民大众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全国百废待兴,毛泽东带领的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西湖边的北山街84号大院住了两个多月,反复斟酌和修改,终于在1954年初完成了宪法起草。

  宪法要有持久生命力,群众充分参与制定是根基。许多老同志记得那年的盛况:草案发布后,不到3个月,全国就有1.5亿人参加了大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有人还给新出生的孩子取名“宪法”。这在世界制宪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这部宪法深刻影响了我国现行宪法。在整体保持“五四宪法”体系结构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进一步发扬了其吸收群众意见的经验,大讨论整整持续了4个月,大量群众意见被采纳。

  对“五四宪法”诞生地浙江来说,改变也无疑是巨大的。“人民至上”的法治观念,极大推动了此后浙江走在全国前列的“开门立法”工作。

  无论是率先邀请群众参加立法听证,还是在地方立法网上公布每一部立法草案,浙江群众参与立法都有广阔的空间。

  到今天,浙江的地方立法早已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立什么法、怎么立法,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

  这是对“五四宪法”精神的传承,也是践行我国宪法将公民权利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表现。

  二

  虽说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但这并不表示自其颁布后就一成不变。

  在总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宪法要根据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及时修改,才能适应新形势,作出新规范。

  此后,我国宪法共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以及2018年的5次修改。每次修改,都是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私营经济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出现,却不受法律保护,1988年修宪就专门明确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

  非公企业蓬勃兴起,2004年修宪就对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提出要求。

  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2018年修宪就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母法”的与时俱进,意味着作为“子法”的地方立法,也要因地制宜探索调整。

  浙江率先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浙江、民营经济、环境治理、地方金融等地方创制性立法,就是不同阶段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特点的集中体现。

  有人说,宪法是管“大事”的,离自己的生活好像很远。其实不是。

  宪法无时无刻不在人们身边,时代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就越能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和温度。

  接受教育、平等就业、医疗保障、继承财产……每一个人与宪法的故事,从出生就开始书写,并被一生守护着。

  要让看似“高大上”的宪法“接地气”,就要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感受到宪法就在身边。

  方式方法很重要。干巴巴的法律条文群众学不进去,那就切社会热点,从群众看得见的案件讲起,让法律专家讲故事。浙江每年公布“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公检法司时不时发出典型案件,提升群众学法积极性。

  说教式的普法群众不喜欢,那就打造宪法主题的文化场所,让群众融入式学法。浙江创成包括“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内的8家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建成宪法主题公园和场馆400多个,覆盖城市乡村,让群众学法有“新课堂”。

  一板一眼的法治宣传群众不爱看,那就用微视频、VR、动漫等形式,让群众喜闻乐见。各地涌现的“光影颂宪法”“书法说宪法”“法治村里话宪法”“开往国家宪法日地铁”等一众特色活动,满足群众多种需求。

  

  宪法带给浙江的,不只是深厚的法治基因与法治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法治建设进行了专门论述,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浙江在2006年就率先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在省域层面的实践探索,在新时代如何通过打造“宪法与浙江”这张金名片,助力更高水平的法治浙江建设,是重要问题。

  这要看到两个趋势。

  一是浙江今年成为我国“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唯一省域试点。深化法治建设,要将宪法学习宣传与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相结合。

  试点启动以来,浙江将其列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纲要,首创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目前已建立首批164个省级观测点,预计每年服务、观测对象超1000万人次。借助这一契机,在制定省域标准上进一步破题,才能形成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浙江样板”,打造法治浙江建设标志性成果。

  二是据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法治建设尤其是法治宣传的阵地要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是大势所趋,必须深耕数字法治。

  浙江开展了许多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发出一大批数字法治应用。在普法领域,连续11年的“我们一起学宪法”网络学法活动,累计阅读量超1亿人次。有这些基础之外,还要加快健全数字法治体系,弥合数字鸿沟,才能持续为法治浙江建设提供动力。

  还要关注两类对象。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出台领导干部学习宪法法律长效机制和具体举措,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抓住青少年这个“最大希望”,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水平,让下一代尽早形成正确法治观念。

  优势资源也要继续充分利用。浙江是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的发源地,已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8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3721个。从民主法治村(社区)加快拓展到守法普法示范县(市、区),也是未来的提升方向。

  今天我们纪念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不在于要让每个人对宪法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把宪法精神熔铸到头脑里,化成行动的自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国家就能长治久安。这正是宪法的意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宪法;浙江;普法责任编辑:李心怡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