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记者 张羽 高翔)田畴丰收景,乡村气象新。
镇海是宁波中心城6区之一,全区城镇化率高达90.4%,位列全市第一。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镇海聚焦产业提档、民生提标、环境提质、治理提效、改革提速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镇海答卷”,一幅崭新的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稳定繁荣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雄镇大地上徐徐展开。
强化稳产保供 搭建产业平台
推进乡村产业“破茧成蝶”
丰收时节,在镇海广袤的田野间,各类现代化农业机械正开足马力抢收抢种;在鳞次栉比的设施大棚中,各类蔬菜瓜果正茁壮生长,施肥灌溉、调温控湿,全程实现智能化控制。
近年来,镇海紧抓“米袋子”责任落实,强化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完成粮功区“非粮化”整治任务,提前一年完成高标准农田三年建设任务,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
同时,镇海以“六化”标准持续推进现代化规模猪场建设,祥平猪场获评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等一批国字号荣誉,全区生猪自给率提高至25%以上。“饲药两化”“镇有良田”“大户带小富”等一批省市级“先行先试”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稳产更要稳信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镇海在精准助企纾困上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出台了全市首个助农纾困新政,建立规模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在规模种粮补贴、种粮大户运费补助等领域持续加大力度,实现补贴价格翻一番,极大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今年,全区粮食播种总面积达6.52万亩,同比增加27.1%,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
农业要实现产业兴旺,离不开现代产业平台的支撑。
“我们正在对机耕路、沟渠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水果番茄种植大棚已完成主体搭建,预计今年年底前水果番茄精品园1期工程将全部完工。”镇海区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结合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2020年起,湾塘、岚山、南洪三村启动整村搬迁。镇海农业农村部门聚焦“海田瓜果”等精品产业发展,高起点谋划,着力打造集宁波北部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高端农旅融合体验基地、高端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于一体的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
“明年我们将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服务中心、市级千亩蔬菜保供基地、水果番茄精品园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实落地,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服务融合发展。”镇海区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盘活“沉睡”资源 加速要素流动
打出强村富民“组合拳”
“原先这里是用来堆放杂物的村集体用房,租给第三方改造运营后,不但成了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咖啡馆,每年还给村集体带来了7.2万元租金。”庄市街道永旺村的遇见·永旺咖啡馆外,客人坐赏花海美景,细品香醇咖啡。
曾经的永旺村藏在深闺无人识,集体收入主要依靠集体厂房出租,缺乏新的长期增收途径。通过唤醒闲置农房等沉睡资源,该村变低端存量为发展增量,实现“点石成金”式的“逆袭”。
近年来,镇海加速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截至11月底,全区43个行政村村均集体经济达474.78万元,经营性收入达237.32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全市率先清零。以永旺村为例,编制全市首个“多规合一”村庄法定规划,开展农房流转改造,积极引导科创、文创和电商等新兴产业落地,构建“村集体经济+财政资金+国资+社会资本”特色发展模式。预计今年该村经营性收入同比提高34.6%,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并入选全省未来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典型案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串点成线、连片成景的新时代镇海美丽乡村风景线,今年镇海还获评全省“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盘活现有发展要素,更要用好用活“人才科技要素”。
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动力源”,今年来,镇海扎实推进“两进两回”,启动“镇享来”乡村人才振兴行动,打造“十大乡村振兴英才”“乡村工匠”和“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育农创客120名。建立农业科技联盟,发布十大乡村“产业+科技”项目,落实农业科技资金超300万元以上,实施“草莓穴盘育苗技术”“水稻白叶枯病综合防治”等涉农科技项目12个,全市首推“共享农机”镇海模式,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居全市第一。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生态,深化农业“双强”行动,镇海正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土地产出率、劳均生产率,加速农民金灿灿的“米袋子”转变为沉甸甸的“钱袋子”。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优化水生态环境
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
7月28日,备受关注的镇海区清水浦泵站工程机组顺利投用,成功实现了通水节点目标。该工程总投资1.89亿元,设计排涝流量为75立方米/秒,单机设计流量为15立方米/秒,为目前国内单机设计流量最大的立式潜水轴流泵泵组。10月17日,镇海澥浦闸站顺利通过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复核,获得专家组一致认可。
近年来,镇海全面掀起大兴水利、大干项目的热潮,为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今年水利建设投资目标完成率、水利管理业投资完成率同比增长率均居全市第一,清水浦泵站、海塘安澜(一期)工程、汶溪中心片区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相继成功防御台风“轩岚诺”“梅花”等。
另一方面,镇海大力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高分通过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创评。
在宁波植物园菱漕河,水面倒映着郁郁葱葱的两岸绿植。乘竹筏进入湖面,阳光直射水底,水深能见度达1.5米以上。水里密密麻麻的苦草如同随风飘逸的秀发,连叶子上爬着的正享用美餐的螺蛳也能看得清;水里还有狐尾草、小茨藻等各种植物。
近年来,镇海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体要求,科学统筹推进“幸福河湖”迭代升级。目前,全区已累计打造姚江东排北支线、沿山大河、箭港河水系等5条省市级“美丽河湖”,九龙湖镇等3个“水美乡镇”以及澥浦镇十七房村、沿山村等7个“水美村庄”,形成了安全流畅、秀水长清的河湖水网新格局,让涓涓清水源源不断润泽雄镇大地,不断提高父老乡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下一步,镇海将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先行”主线,全力提升“绿色都市农业强区”新风貌,为镇海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贡献更多“三农”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