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村里来了年轻的新村医

字体:
—2023—
08/09
13:58:34
2023-08-09 13:58:34 来源:宁波日报 记 者 陈 敏 实习生 郑孜越 通讯员 舒青青

  “李阿婆,我来给您量一下血压。”昨日上午10点,海曙区李家坑村,朱婷婷上门为87岁的李阿婆测量血压。

  “小朱医生一天两次上门为我测量血压。儿子再不用担心我不会量血压了!”李阿婆感激地对记者说。

  李家坑是一个藏在大山里的秀美乡村,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那里的常驻村民为266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七成左右。现年75岁的李行时是村里唯一的村医。为解决李家坑的村医问题,海曙区卫生健康局已连续几年招收该村的村医,可一直未能如愿。“再干两三年我估计就干不动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行时老人觉得越来越吃力,他迫切希望有年轻的村医能够接替自己,来守护村民的健康。

  今年6月13日,海曙区卫生健康局向全区医务工作者发布一则召集令,“‘青’山如约·相聚山野——向您发来一封召集令!”希望招募有志的年轻医生、护士前往李家坑村支援。

  召集令一经发出后,年轻的医护人员纷纷报名。经过筛选后,16名青年医护人员被纳入“青山如约”青年医疗队后备人选库。8月1日,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方嘉闻、海曙区第二医院护士朱婷婷作为首批志愿者,进入李家坑正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点服务。

  两名年轻医护人员的到来,受到了李家坑村民们的欢迎。尽管两人驻村不过8天,但是村民们都已牢牢记住了这两名年轻的村医,这不,当两人穿行在村里的各条小墙弄时,村民们一个个大老远就打着招呼。

  朱婷婷告诉记者,8月1日到岗以后,她们两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全村村民,了解掌握村民的健康情况,并一一完善、更新每一位村民的健康档案。考虑到山里老人早起早睡,两人每天早上7点钟就赶到村卫生服务站,开门候诊。看病、检查、开药、打针……对行动不便的村民,上门提供服务。看着两个年轻人热情地为村民提供各种服务,老村医李行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84岁的李金娣老人多病,每个月需要配药11种,可很多种药在村卫生服务站根本配不到,所以每个月配药成了老人的头疼事。让她开心的是,村里新来的两名村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帮她到山下卫生院配齐了药,而且告诉她以后配药都可以找她们。“这么好的医生,这么好的服务!”老人感慨说。

  而就在8月7日,60多岁的李先生切身体会了一把两名年轻村医对村民的重要性。李先生是从深圳回老家照顾老母亲的,不想7日一早起床就感觉腰部疼痛难忍,他强忍着疼痛往村卫生服务站挪,不想走到半路就疼得再也动不了了。上班经过的朱婷婷和方嘉闻急忙上前询问,判断其为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朱婷婷立即联系海曙二院骨科主任,为李先生开通绿色通道。经过一番紧急处理后,李先生被紧急送往海曙二院。“谢谢,幸亏有你们!”临走时,李先生万分感激地说。

  采访中,方嘉闻医生告诉记者,村里人口虽然不算多,但是村民多慢性病,更麻烦的是,村民的健康意识不强,很多村民同一种降压药、降脂药等已经服用了5年甚至10年,早已产生了耐药现象,对健康不利。所以接下来,她们将进一步开展高山村民的疾病谱诊断调查、编写覆盖区域村民的健康情况册、开展山区健康宣教活动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乡村;医疗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