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平方米的迷你食堂,“AI大厨”坐镇后方
昨天,杭州正式入夏。记者走进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友谊社区的幸福食堂,第一感觉是迷你,第二感觉是清爽无油烟。
它嵌在友谊新村居民楼里,仅50平方米,没有厨房也不见厨师,工作人员只有2位打菜大姐。
大姐却说,其实这里藏着一个很厉害的“大厨”。她指着一个白色四方的“大柜子”告诉记者,这台机器里设计了12个不锈钢抽屉,盛菜的铝箔盒就是放在抽屉里进行烹饪,屏幕上显示着每个抽屉隔层的温度。
杭州轻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曹超风介绍,这台鲜食现烹机器主要通过各种模式,实现炒、蒸、炖、煮等口味,最多可以单机单次出餐300人份,“AI智能化就体现在出品的标准化,我们给每道菜提前设置好加热火力和加热曲线,比如第一段120℃大火,第二段100℃中大火。加入的各种调味料也都精确到克,确保少油少盐,干净卫生,全程无油烟,更健康。目前,已经研发了300道菜品的指令,后续还会不断增加。”
曹超风告诉记者,每天由中央厨房采购新鲜食材,进行清洗、切配,处理成净菜后放入铝箔盒,经过冷链配送到食堂,机器投盒操作后,在规定时间内就会出餐。基本每天有8道菜,其中3个荤菜。菜单每周都会更新。套餐价格13元~19元,优惠政策是60岁以上老人享8折,80岁以上7折,90岁以上5折。
鸡腿和蛋饺成“头牌”,愿意代表食堂出战
打菜大姐说,食堂自5月8日亮相以来人气一直很旺,爆款美食不少,“鸡腿和蛋饺是头牌菜,如果真要分个高下,那就鸡腿王者,蛋饺第二吧。这两道菜一出来就卖光。”
采访当天,菜单上正好有这两道菜,记者尝了尝,发现鸡腿肉质鲜嫩,蛋饺味道浓郁,确实不错。
中午11点,一位大姐来食堂买了两只鸡腿、两只蛋饺和一份茄子,“晚上女儿和外孙女回来,点名要吃鸡腿、蛋饺。”她笑眯眯地说,这个“抬脚就到”的小食堂挺好,菜不是猛火爆炒,正适合老人和孩子的需求。
北山街道供图
一位85岁的大爷带着饭盒兴冲冲地走进食堂打包,“老年人就要吃少油少盐的菜,健康很重要。”
“下楼就能吃到,中晚餐都有,真的方便!”“菜看着就蛮清爽的,我要带姐妹一起来吃!”记者在食堂里听到这样的对话。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之前没有食堂,这次趁老旧小区改造腾出这块地方,补上了这个缺位,智能化设备做的菜也很受居民欢迎。
“无油烟,更健康,这是食堂最核心的特色。温度的精准控制,杜绝有害成分生成,这让食堂成为环境友好的代表,所以我们推荐老年朋友们都来尝尝看。”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