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声丨“棒球村”如何挥出“全垒打”

字体:
—2025—
08/01
08:41:00
2025-08-01 08:41:00 来源:潮新闻 执笔 叶诗蕾 通讯员 纪亚千 孔玉叶

  “好球!”7月的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国际棒球场,格外炽热。

  首届“海峡杯”两岸名校棒垒球精英赛近日在徐家埭村开打,吸引了14所高校的287名运动员。挥棒、跑垒、接球……球场上空,白色棒球不时划过优美弧线。

  “海峡杯”两岸名校棒垒球精英赛。受访者供图

  “没想到浙江的小乡村里,竟有这么专业的棒球场。”台湾学生颜致熏忍不住发出感叹,崭新的球场宛如一块巨大的绿毯铺展在众人眼前。

  这是徐家埭村国际棒球场首次投入使用。早在2018年,村里就建成了全国首个符合标准的青少年乡村棒球场,此次新球场的启用,标志着徐家埭村正式具备了承办成人棒垒球国际赛事的硬件能力。

  小村为何建起专业棒球场?看似“高大上”的棒球运动如何跟乡村深度融合?徐家埭村的这场“全垒打”,又带来了哪些启示?

  “无中生有”的新球场 

  电影《梦幻成真》里有句名台词:“只要你建好球场,他们就会来。”

  刚送走“海峡杯”的大学生,徐家埭国际棒球场又迎来了上海浦东新区的麒麟棒球俱乐部。

  上海麒麟棒球俱乐部正在集训。记者 叶诗蕾 摄

  “这里交通方便,硬件设施也很突出,我们几乎每年都会来参加夏令营集训。”在麒麟俱乐部主教练周中成看来,凭借刚启用的国际棒球场,徐家埭村在长三角棒球圈再次“上大分”。

  这片扇形场地上铺满了专业草坪和红土,四周高悬着6座灯杆、共计54盏灯光,可为夜间训练提供充足光亮。球场后方还建有三层公共服务用房,宽敞的看台可同时容纳870余名观众观看比赛。

  “红土颗粒度和草坪弹性不错。”“跑起来脚感好多了。”13岁的小投手张智童是麒麟U15组的队员,训练间歇,他和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新球场。过几天,他们就要去日本东京参加棒球国际大赛,“能先在这么专业的场地备战训练,让我们更有信心了。”张智童说。

  这样的场景,是林埭镇党委委员、徐家埭村党委书记刘建群7年前怎么也不敢想的。

  小村庄的棒球之路是从2018年夏天起步的。

  徐家埭村棒球文化展示馆。受访者供图

  当时,作为长三角地区外向度高的发展平台,平湖集聚着众多日企等境外客商。这些客商格外热爱棒球运动,周末专门要驱车赶去上海打球。

  职业经理人出身的刘建群十分敏锐地发现这个情况。徐家埭村曾是有名的“养猪村”,养猪场整治后,在村口留下了一大片空地,但由于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正愁怎么利用起来。何不改造成棒球场?“不仅可以作为吸引客商的配套设施,还可以带动周边的体育文旅,说不定能蹚出新天地。”

  说干就干。调研、规划、征迁、施工……刘建群带着村民一路破除万难,在短短几个月里,“无中生有”建起了青少年乡村棒球场。

  另一边,林埭镇、平湖市等相关部门也帮着奔走对接,引来了中棒协、中垒协等资源。

  2018年11月,棒球场正式启用,并迎来首个赛事——2018小鹿联盟(江浙沪)第三届秋季棒球联赛。徐家埭村以专业的场地维护和周到的后勤服务一举打响名号。

  随后,小村里的棒球赛接踵而来。如今,徐家埭村已承接超百场比赛,涵盖国家级、省级、长三角区域及本地特色赛事,还晋升为中国少年棒球U10训练基地。

  随着赛事越办越大,青少年棒球场不够用了,徐家埭村的棒球设施急需“上新”。今年6月底,占地1.25万平方米的国际棒球场全新亮相,规模是原来青少年球场的两倍。

  新旧两座球场。受访者供图

  林埭镇党委委员莫云透露,该场地的赛事已排至9月底,除了承接各地俱乐部的夏令营集训,8月初还将举办规模空前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0组,预计共有50支队伍、近900名运动员参赛。

  场地升级,小村庄的棒球梦也越做越大。

  “借鉴世界少年棒球联盟的运营体系,我们还牵头组建了长三角青少年棒球联盟——星辰棒球联盟,目前已注册球员近500名。”莫云说,联盟将通过扩展基地建设、培养棒球人才、申办国际赛事等举措,推动棒球运动普及与竞技提升,打造长三角区域棒球生态圈。

  “棒球村”里刮起运动风

  挥臂、跨步、掷球……在离国际棒球村不远的平湖市林埭中心小学,“小龙人”棒球队也在忙着暑期集训。

  球场筹建之初,林埭镇就从北京请来了专业教练李雪成,在林埭中心小学精心挑选40多名学生苗子,组建了“小龙人”棒球俱乐部。

  别看“小龙人”来自乡村,实力在国内中小学可是数一数二,先后斩获18个省级比赛冠军和4个全国比赛冠军,2023年还代表中国在第41届U12男子软式棒球世界锦标赛中夺下亚军。

  2023年,“小龙人”棒球队在第41届U12男子软式棒球世界锦标赛中夺下亚军。受访者供图

  “棒球不是关于完美的运动,而是关于坚持的运动。”李雪成坦言,乡村棒球小子想要逆袭,没有捷径,只能靠一棒一棒练出来。

  训练的辛苦,从孩子们黝黑的皮肤和手心薄薄的茧就能看出。每天放学后,“小龙人”的队员们都要在学校基地训练两个小时。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基本动作,逐渐积累成肌肉记忆,转化为精准的技巧和高效的配合。

  现在“小龙人”U10组的队长是一个名叫朱子谦的大块头男孩,他认真投球时,腮帮子鼓鼓的。为了备战下个月全国U10锦标赛学校组别的比赛,这个7月,他和队友们每天吃住在学校,早起晚归,刻苦训练。

  这股“棒球热”,也吹到了田间地头。

  眼下,村里正在推广五人制棒球,不用球棒,直接用手击打橡胶球。“相比传统棒球,五人制规则简化了不少,而且场地更小更灵活,村民们更易上手。”林埭镇文旅办主任顾佳磊说,为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当地还办起了农民棒球赛,今年首次拓展到了周边乡镇,吸引了100多人报名参加。

  43岁的徐佳佳是顾家生态农场的老板,也是徐家埭村农民棒球队的队员。在村里接触到棒球后,他便爱上了这项运动,每周都会叫上好友,到球场挥上几棒,他还带头成立了一个业余棒球队。

  徐家埭村村景。受访者供图

  再过一个多月,平湖全市的农民棒球赛就要开赛了,球场里,村民训练的身影渐渐多了起来。“就跟‘村超’‘浙BA’一样,我们这个农民棒球赛,周边几个村也重视得很!”徐佳佳笑着说,希望能趁此机会跟兄弟村的棒球队好好切磋一番,结交更多体育爱好者。

  “嘿嚯、嘿嚯……”走出棒球场,不远处,河道传来整齐又快速的划桨声,这是村里的摇快船队在热身。这两年,依托棒球公园景区,徐家埭村建起摇快船赛道、九彩龙公园等群众休闲运动场所,一到大型棒球比赛或者重要节假日,就会配套举办摇快船竞渡赛等活动。“在棒球运动的带动下,群众体育明显热起来了,摇快船这个传统非遗项目的竞技性也越来越强,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网红活动。”顾佳磊说。

  “棒球村”的运动风,始于棒球,却不止于棒球。

  新建的足球场里,不少年轻人在挥汗如雨;环村绿道上,村民们三三两两散步闲聊,骑行的游客如风般掠过;九彩龙公园里,舞龙队员们齐声吆喝,将彩绸翻飞的龙头高高擎起……如今,丰富的体育运动受到村民们热捧。

  乡村体育IP的“全垒打”

  办赛、建队伍,不止是群众体育运动在村里兴起,徐家埭村还在蓄力挥出一记内涵更加深远的“全垒打”。

  毗邻新球场的万高唯艺展中心,集聚展览、婚宴、度假与团建等业态功能,是村里去年落地的项目。“徐家埭村主打棒球产业的定位和我们品牌高度契合。”该中心负责人陆露说,“海峡杯”开赛当天,他们接待了600多人用餐,单日餐饮营业额达6万余元,截至目前,今年总营收已突破900万元。

  棒球比赛日的万高唯艺展中心。受访者供图

  “棒球村”IP的含金量,当地村民也感同身受。新球场启用、大小赛事不停,村里的“八大碗”农家乐火力全开,日均接待量较往常翻了三倍。50岁的服务员汤佩丽算了算,一年下来自己收入能多3万余元,“我们还有村民在棒球主题民宿和游乐园做兼职的,一年也有1.5万元的额外收入。”

  据介绍,徐家埭村以棒球乐园景区为核心,引进专业乡村运营公司,先后招引了万高唯艺展中心、“八大碗”、棒球主题民宿、星火农场等12个项目,形成集棒球赛事、运动休闲、餐饮住宿、农事采摘、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产业链。

  “这条链不在于多,而在于‘环环相扣’。”棒球乐园景区运营团队负责人平华锋告诉记者,徐家埭村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业态与赛事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了“淡旺季”协同运营模式:

  ‌赛事旺季‌,民宿、餐饮等服务项目全力保障,主打“赛事+”消费;

  ‌空档期则调整方向,针对企业推出“棒球团建套餐”,面向学校设计“研学路线”,并聚焦亲子家庭,推出“棒球训练+果蔬采摘”“棒球游乐园一日游”等体验产品……

  棒球游乐园。受访者供图

  去年国庆开业,棒球乐园景区日接待量突破两万人次。如今即便非赛事期,周末仍有约3000人次的稳定客流。在棒球相关产业链的带动下,2024年徐家埭村累计接待游客超55万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90.39万元,带动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

  “棒球村”名声在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乡村都来参观交流。平华锋也时常被邀请参加座谈会,分享经验。

  他认为,乡村体育IP想要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关键在于精准的定位和专业化运营,最终的目的都是强村富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比如广西阳朔县白沙镇专注“攀岩”这条赛道,每年举办攀岩节,开发出1200条不同难度的攀岩路线,吸引了全球40多个国家上万名攀岩爱好者参与,白沙镇也因此被评为“全球十大攀岩胜地”,带动当地酒店、民宿客量大幅增长。

  安吉县山川乡则瞄准“户外运动产业”,整合辖区内的高山、峡谷、漂流等资源,成功招引“云上草原”旅游综合体项目,从经济薄弱的浙北山区蜕变成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认证的运动休闲小镇,“体育+文旅”的文章做得风生水起……

  安吉山川乡举办的“两山”山地户外运动多项赛。受访者供图

  透过“棒球村”“攀岩小镇”等创新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乡村体育IP发展的无限可能——以差异化定位打开市场,以专业化运营提升价值,从而实现体育引流、产业造血、城乡共富的良性循环。

  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背景下,体育产业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融合力,正成为激活乡村经济、促进城乡互动的重要引擎。

  期待这记融合发展的“全垒打”,传得更远,击出广阔天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潮声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首届“海峡杯”两岸名校棒垒球精英赛近日在徐家埭村开打,吸引了14所高校的287名运动员。挥棒、跑垒、接球……球场上空,白色棒球不时划过优美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