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铁血硬汉到“警察爸爸”

字体:
—2025—
10/21
09:33:15
2025-10-21 09:33:15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何蓉娜 张怡炜

  宋柳丰走访辖区留守儿童。潘建荣 摄

  人物名片:宋柳丰,男,汉族,嘉善人,198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6月毕业于浙江警察学院,同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嘉善县公安局西塘派出所所长、一级警长。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全省模范人民警察、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浙江好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获嘉奖3次。

  他是名铁血硬汉,12年的刑警生涯中,曾抓获900余名犯罪嫌疑人,历经无数刀光剑影。如今,在孩子们口中,他却是最温柔的“警察爸爸”。

  那把改变命运的匕首

  2012年的一个深夜,宋柳丰在抓捕一名杀人焚尸案嫌疑人时,黑暗中闪过一道寒光——歹徒的匕首迎面刺来。他敏捷闪避,身上仍被划开一道血口。这样的生死瞬间,在他刑侦生涯中并不罕见。

  12年刑警路,宋柳丰踏遍大江南北,抓获900余名犯罪嫌疑人。高温下蹲守,汗水浸透“大白”服;零下20℃的寒夜追踪,睫毛结满冰霜——这些都是他的工作日常。

  然而,命运给了宋柳丰更严峻的考验。从警第12年,一纸诊断书让他不得不离开热爱的刑侦一线。术后康复期间,这个曾与犯罪分子搏斗的硬汉,开始与法律条文为伴。令人敬佩的是,他以惊人毅力,自学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转战案审大队后,他遇到了改变警察生涯轨迹的16岁女孩小谭。因盗窃被抓的她,那双惶恐不安的眼睛,让他想起了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儿。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这是宋柳丰对小谭说的第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开启了他作为“警察爸爸”的守护之旅。

  那个重获新生的满月宴

  小谭的家庭状况让宋柳丰心疼:母亲在老家照顾弟弟,父亲在工地早出晚归,缺少关爱的她跟着有偷窃行为的朋友误入歧途。

  宋柳丰没有简单办案了事。他一次次走进小谭家那个简陋的出租屋,听父亲诉说打工的艰辛,听女儿倾诉成长的孤独。他成了这对父女之间的桥梁,让隔阂渐渐消融。

  他还记得带小谭去餐厅面试的那天。女孩紧张地捏着衣角,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怕,你一定能行。”

  果然,小谭不仅获得了工作,更找回了自信。当她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第一时间给父亲买了件新衣服。最终,检察院对她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最让宋柳丰动容的,是小谭孩子满月宴那天。受邀的他看着已是母亲的小谭熟练地抱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那一刻,他深深体会到:“没有‘问题孩子’,只是他们‘遇到了问题’。拉他们一把,真的能改变一生。”

  个案的成功,让宋柳丰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帮扶机制。他创新推出未成年人“一站式”询问模式,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优化执法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那间充满温度的工作室

  在宋柳丰的感召下,61名来自不同警种的民警组成了“警察爸爸守护团”。他们中有关键时刻能一招制敌的特警,也有能让证据“说话”的法医,但在这里,他们都只有一个身份——“警察爸爸”。

  2023年大年初二清晨,宋柳丰带着17岁的小杰走进魏塘街道“平安小院”。那里正在举办一场热闹的新春年会——这是宋柳丰特意为这个独自过年的少年准备的。

  小杰年纪不大,却已随父母辗转多地打工。后来想独自闯荡来到嘉善,却不料卷入案件。了解到小杰想学理发,宋柳丰帮他联系了理发店。如今,小杰已从需要帮扶的少年,成长为理发店老板。

  “真正的守护,不是一直为他撑伞,而是雨歇之后,看着他自有勇气走向远方。”宋柳丰说。

  在“警察爸爸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里,孩子们可以在情感宣泄树洞倾诉烦恼,在阳光大露台自由涂鸦。这里没有说教,只有理解和陪伴。2023年以来,这间温馨的工作室已接待了150多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工作室的精耕细作,催生了更完善的“1+9+N”守护矩阵。教育、检法、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携手,公益组织、志愿者纷纷加入,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全域守护的跨越。

  那些智慧守护的瞬间

  2024年春天的一个中午,嘉善某校水塘边,几名戏水学生的身影刚出现在监控中,警报立即响起,老师们迅速赶到现场——这是“智安校园”系统在发挥作用。   

  面对辖区123所学校、8.7万余名学生,宋柳丰意识到,守护需要智慧赋能。没有经验,他们就一遍遍听取学校和家长的诉求;没有标准,他们熬夜打磨出首部县域校园安全建设指南;数据不足,他们联合多个部门反复校核,让系统越来越“聪明”。

  宋柳丰进校园开展平安宣讲。 潘建荣 摄

  2025年六一儿童节,宋柳丰调任西塘派出所所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履新,他笑称是“天意”。

  西塘景区节假日日均游客超3万人,儿童走失警情频发。他曾目睹一个与父母走散的小女孩嚎啕大哭。那一刻,他萌生了建设“儿童安全驿站”的想法。如今,5处配备一键报警装置的驿站已成功帮助32名走失儿童回家,平均用时不到15分钟。

  宋柳丰还研发了“所长直通码”,联动古镇500家商户、71个网格员组成“未保观察员”队伍。当看到走失的孩子在商户照料下安心等待父母时,宋柳丰知道,这座古镇已经织起了一张温暖的守护网。

  从一把匕首到一间工作室,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宋柳丰用“警察蓝”守护着“少年梦”,以“父辈心”点亮着“成长路”。在他身后,是一片更加温暖的青春“丰”景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警察;守护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