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凝结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记者昨从湖州市建设局了解到,湖州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为全市262处历史建筑办理“3D”身份证,将老房子“装”进电脑,实现三维浏览。
“这是位于湖城小西街的沈宅,属于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筑风格。”昨天,市建设局城乡处工作人员打开“湖州历史建筑三维档案展示系统”,白墙黑瓦的老宅出现在记者眼前,不仅有高清影像图,还有建筑编号、位置、面积、简介等详细“身份信息”。
像沈宅这样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湖城小西街、状元街、衣裳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多为晚清、民国时期所建,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生活气息。近年来,湖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数字化路径,为每处历史建筑制作详尽档案。
“我们运用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形成立体化、模型化的测绘成果。”浙江智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小许介绍说,“按照比例,绘制出历史建筑的总平面现状测绘图、全面构件大样图、历史建筑三维实景模型、历史建筑三维点云数字模型等。”
小许告诉记者,创建“3D”身份证,第一步是无人机航拍,通过前、后、左、右及正下方共5个高清镜头,多角度拍摄历史建筑影像,并运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完整记录该建筑的空间关系、结构、材料和构造细节,形成可实时浏览的三维实景模型。
“完成空中拍摄后,我们对地面部分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及全景摄影,对建筑的室内和立面构件的空间位置、尺寸和纹理进行精确记录。”小许打开一张点云模型图,记者看到该模型图由无数个点构成,可以随意放大、缩小、旋转,还能拆解成线条和剖面。
据介绍,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但效率倍于传统测绘方式,而且通过非接触的方式采集信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历史建筑的影响。同时,可以精确采集历史建筑三维数据,包括墙体倾斜角度、梁架垂直高度、木柱歪闪情况等,数据精确到毫米,进行分析后,更容易发现结构变形隐患,为历史建筑后期修缮及日常维护提供“高、精、准”的数据支持。
“历史建筑的图纸、资料大多缺失,我们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逆向恢复,目前262处历史建筑完成‘一图一模一档案’资料创建,并对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挖掘。”市建设局城乡处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将全面完成419处历史建筑数字化测绘建档。”
记者了解到,湖州不仅将数字化测绘数据录入历史建筑管理信息系统,还将测绘形成的三维实景模型、全景影像图等连接至公共显示屏和微信小程序,目前主要有德清县新市镇财源茶楼、莫干山镇庾村汽车站、南浔区金氏承德堂等全市首批历史建筑应用案例,让全民共享数字化测绘成果,不断提升公众对湖州历史建筑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