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先核实被告人身份。”1月26日上午,公诉人姜琪坐在西湖检察院的远程视频办案室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是一起采取简易程序审理的危险驾驶案件,被告人黄某,1月22日晚和朋友聚餐时喝了3瓶啤酒、2两白酒,之后驾车从武林路返回城西,在途中被交警拦下。经检测,黄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58mg/100ml,已经构成醉驾。
和以往开庭不一样的是,黄并没有出现在法院的被告席上,而是在看守所的远程庭审室里接受讯问;公诉人也没有出现在公诉席上,而是在检察院的远程庭审室参与庭审。
“足不出户”就能审理案件,这要归功于杭州检察机关开发的智慧辅助办案平台中的“三远一网”办案系统——一个摄像头、一台电脑、一个话筒、一根数据线、一个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的专网就被联系到了一起。
以往路上奔波就要花掉不少时间 现在从收案到开庭只需3天
智慧辅助办案系统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案效率。
西湖检察院公诉科科长许航说,以往办理案件,公诉人要在看守所和法院之间来回奔波,既耗时又费力。从检察院到看守所提审嫌疑人,往返就要近1个半小时;从检察院去法院参加庭审,路上又要花掉近1个小时。
有时候,即便开庭过程比较简单,公诉人也要耗上半天时间。
2015年,杭州被确定为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地区,西湖检察院抓住这个契机,赶在年底建成了与法院、看守所互联互通的“三远一网”高清视频办案系统。
有了这个系统,公诉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提审、出庭、送达等程序。
以黄某的危险驾驶案为例,西湖检察院1月24日收案,25日提起公诉,26日即可参与开庭,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采用视频远程办案最大的好处是节省办案时间,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许航介绍,单纯除去路程时间来计算,远程提审、远程开庭100次就能节约的216工作小时,至少能再办25件以上简易案件。
据统计,去年一年,西湖检察院运用远程视频提审案件789件,远程视频出庭603件,速裁案件平均办案时间从6.85天缩短至5.89天。
而且,远程视频提审、庭审中还有同步录音录像功能,对于回溯提审、开庭过程,核查证据合法性等,都提供了重要支持。
至2016年底,全市二级检察机关共十五个院已全部建成远程提审、远程庭审、远程送达、视频专网的“三远一网”远程高清视频办案系统并投入使用,为司法办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从“码方块字”到“智能录入” 全市检察机关推广使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这边检察官在说话,那边电脑屏幕上同步显现出对应文字,且准确率达到80%以上。
2016年8月以来,杭州市检察机关根据最高检部署,在西湖检察院等六个基层院开展智能语音技术试点应用工作。
这个系统可以将录入的语音实时转化为文字,省去了打字耗费的冗长时间,有效提高了提审笔录、审结报告等法律文书以及案件讨论、会议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很多案子光是案卷就有十几本,讯问笔录、审查报告等文书的制作,往往要占据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就不用再像以前一样,靠手工码方块字了。”西湖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姜琪对此深有体会。
她打开系统,现场演示了一番——调整电脑旁的话筒,以正常语速朗读讯问笔录,电脑屏幕上,一段段文字随即自动生成。
这套系统也适用于远程提审,公诉人和被告人的对话,都可以直接转化成文字。
至2017年7月试点结束,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共试用案件1064件,占全国使用数的36.7%,公诉人端平均识别率为85.83%,犯罪嫌疑人端平均识别率为71.83%。
通过将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应用于审查报告制作,累计已实现转译审结报告766份208万余字,语音转译准确率高达91%以上。
目前,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已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使用。
从“人工校对”到“智能审查”以往最容易出错的活现在都由电脑代劳
公诉文书是体现检察机关形象和公信力的重要载体。
以往,公诉人需要手动制作公诉文书,不仅耗时耗力,稍不注意还容易出现格式偏差、错别字等瑕疵,需要反复校对才能保证其准确性。
为了提升公诉人办案效率、减少文书出错率,杭州市检察机关与相关技术公司共同研发了法律文书智能校对系统,可一键生成审查报告、起诉书等各类文书,并进行文书校对,辅助公诉人提高文书编制质效。
该系统集智能纠错、自动排版、软件兼容等功能为一体,还能根据法律文书特点和公诉人的撰写习惯,抓取关键词信息,对内容进行调整、梳理。
另外,针对办案中同步录音录像审查耗时长、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杭州市检察机关研发了同步录音录像智能审查系统。
这一系统可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视频分析技术,来辅助公诉人对同步录音录像资料的合法性、客观性、规范性进行快速核查,具有异常识别、精准定位、自动归类、智能分析等功能。
从“人工校对”到“智能审查”,过去最容易出错的活最耗时的活如今都由电脑代劳,大大提高了公诉人的工作效率。
从“凭经验办案”到“按规矩办案”数据化办案为公诉人提供 全方位、智能化办案辅助
智慧公诉辅助办案系统是杭州市检察机关根据公诉办案需求定制研发的,主要有六大功能,可以为公诉人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办案辅助:
1.辅助阅卷。
“阅卷是公诉办案中工作量较大、用时较长的一个环节,阅卷笔录往往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杭州市检察院技术处处长章俊说,有了智慧公诉辅助办案系统,公诉人在做阅卷笔录时,电脑屏幕上一边是电子卷宗,一边是阅卷笔录,公诉人无需翻阅、打字,就可以从电子卷宗中抓取相关内容到阅卷笔录里。
同时,系统还能智能分析起诉意见书中的文字信息,通过语义分析自动提取犯罪嫌疑人身份、前科、犯罪事实、量刑情节等要素并进行分类,辅助公诉人完成阅卷工作。
2.标准提示。
2013年以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的审查模式改革,将法律规定、证据标准和习惯做法,以标准化的机制制度加以固定,明确了静态的类案审证采证标准、动态的证据流转标准和审查起诉流程标准,逐步形成刑事案件审查“杭标规范”体系。
“杭标规范”体系的各类标准模块被嵌入智慧公诉辅助办案系统,公诉人可自行进行比对审查。
3.证据审查与事实认定。
系统会自动识别在案证据并分类填充到系统中,展示证据与所证事实之间的关联,辅助公诉人精细化办案。
4.风险处置。
系统中存有大量案例,可结合办案实践,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的方式,归纳总结15类100余项办案风险点,并提供相应的风险处置方法,辅助公诉人排查处置风险,防范冤假错案。
5.量刑研判。
建立案例库,自动调取相似案件,智能提出量刑建议,辅助提升量刑建议和法律监督的精准度。
6.文书制作。
一键自动生成审查报告、起诉书等各类文书,辅助公诉人提高文书编制效率。
目前,“智慧检务”已成为杭州品质检察的“金名片”,接下来,杭州检察将继续强化探索,引导和推动“智慧公诉”深入应用,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努力打造智慧检务的杭州样本。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