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学校提供)
在古运河畔的大关中学附属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认真做事、着眼细节、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她也始终以美善之心真诚待人,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她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多次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个人也曾获得拱墅区首届十佳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这位普通却不平凡的老师,就是邵小山。她在十几年如一日的“摆渡”生涯中坚守着三尺讲台,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用心陪伴孩子左右,守望着他们的成长,默默谱写着一支美善的奉献之歌。
她把教室当作第二个家
用真心获得家长认可
20年前,刚毕业的邵小山来到彼时的杨家门小学,做起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新老师担当班主任,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极易引起家长的担心。“那年学校里第一年开办多媒体班,我师傅带一个,我带一个。”邵小山回忆起自己带的第一届学生,眼角满是柔情。可遗憾的是开学没多久,邵小山的班级里就转走了几个孩子,“家长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理解他们更希望有经验的老教师来带领自己的孩子。”家长起初的不信任没有让她气馁,反而更让她下定决心:要把班级带出成绩!
有了这份信念,邵小山开始把学校当作第二个家,“泡”教室成了日常。“当时我刚来,也没经验,不知道怎么和学生相处,只好从最笨的办法入手——每日观察他们的状态、心情,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那些日子,邵小山每天手把手地教刚入学的孩子坐、站、读、写等各种姿势和各种习惯,带着他们适应小学里上下课、集会出操、就餐打扫等一切学习和生活的节奏。“低年级孩子的行为习惯养好了,等再大点,会更容易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在邵小山看来,教育很多时候都发生在细节中,只有从细节入手去观察孩子,才能更高效地将孩子与学习之间产生的物理变化转变为化学反应。
交谈中,邵小山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为了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情况,这些年自己早已练就了一双“邵氏法眼”,班级里的大小事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偶尔,邵小山会在课后走进教室检查班级卫生,每当这时,她的眼睛总会下意识地进行360度无死角“扫描”,看到哪里有垃圾了,就弯腰捡一捡,哪里不整齐了,便顺手理一理……捡了垃圾还不够,邵小山还会思考为什么一节课下来地上多了这么多垃圾:会不会是附近的几个孩子上课传纸条落下的?等学生大课间结束回到教室,她便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约谈,一问果然如此。“利用小细节对孩子进行适时教育,能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
她教过的学生曾经说过:“听说邵老师视力不好。但匪夷所思的是,她总能关注到每一个角落,一如她关注课文的每一处细节描写、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同学的每一个美善瞬间总会进入她的双眼,更是在她的心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