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绿车黄车”全覆盖实现垃圾统收统运 垃圾运输全程监管杜绝“混装混运”
余杭严把分类收运关 让垃圾不落地
2019年06月06日 08:49:27 来源: 余杭晨报

  “好不容易分好类的垃圾,最后还是被一股脑地倒在一起拉走,岂不是白费力气!”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混装混运”一直是市民比较担心的问题。不规范的垃圾清运方式不仅会破坏前端分类的成果,更会打击市民做好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为此,在垃圾分类中端归集环节,余杭严格把好分类收运关,重点解决“混装混运”问题。目前,城市小区已基本实现“绿桶绿车、黄桶黄车”分类运输全覆盖;“垃圾不落地音乐线”定时定点将沿街商家分好的干、湿垃圾分类回收。在农村社区则通过公司化运作,严格落实物业收集、村社归集、中转装运的分类运输模式。同时,为确保源头分类垃圾规范收运,余杭还采用“在线监控、全网覆盖”的监管方式,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对垃圾运输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杜绝“混装混运”现象发生。   记者 凌怡

  “绿车黄车”全覆盖 做好垃圾统收统运

  每天早上,一辆绿车和一辆黄车都会准时来到南苑街道康城国际小区的垃圾集中点,将绿色垃圾桶里的垃圾装入绿车,运送到附近的湿垃圾集中处置点进行处理;黄色垃圾桶里的垃圾则被装入黄车,送往垃圾处理厂。

  “黄车里装的都是其他垃圾,包括一次性用品、纸杯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清运员丁加坤告诉记者,每天要来回穿梭于南苑街道20多个小区。“一上午就能收运180桶左右,垃圾总重约360吨。”清运员谢勇是负责清运餐厨垃圾的,也就是绿色垃圾桶里的垃圾。“刚开始做清运工作时,很多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得并不细致,餐厨垃圾里经常会混入树枝、可乐瓶、餐巾纸等其他垃圾。”谢勇说,这些“混合垃圾”回收后需要进行二次分拣才能被利用,非常耗时,“现在基本上每个小区的分类准确率都能达到85%以上了。”

  目前,“绿桶绿车、黄桶黄车”分类清运已覆盖全区的432个小区;针对餐厨垃圾开设的统收统运专线,现已覆盖临平城区、乔司街道、五常街道等9个镇街,每天清运量达109吨。

  为探索建立商业路段生活垃圾规范化收运体系,我区从2016年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音乐线”,定时将沿街商家分好的干、湿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这不仅解决了沿街垃圾桶的管理难题,提升了商业路段周边的环境面貌,更培养了商家垃圾分类的习惯。据悉,目前全区共推出84条“垃圾不落地音乐线”,干垃圾日均清运量约80吨。

  同时,对全区垃圾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和视频监控设备,统一纳入区智慧环卫监管平台,进行实时监管。“目前已覆盖全区143辆垃圾运输车,能监测到每辆车的行驶轨迹、清运次数等信息。”区城乡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工作人员郑志杭介绍,视频监控还能确保运输车规范作业,并防止“混装混运”、抛洒漏滴。

  “小绿车”走街串巷 收运宣讲双管齐下

  余杭采取“政企合作”方式,通过组建农林环境,开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1+X”新模式。

  走进星桥街道安乐社区,两辆垃圾收运“小绿车”在整个社区范围内穿梭运行,村民们只需按“会烂”和“不会烂”的标准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每天早上两名收运员会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清运。

  “社区总共有300多户人家,每户日均能回收1.5公斤易腐垃圾。”收运员赵金木说,这些垃圾会被运到社区垃圾集中点,等待大型清运车来收运。

  “清运的同时也会对投放的垃圾进行检查、打分,对分类不到位的家庭,收运员会入户宣讲正确的垃圾分类知识。”农林环境星桥项目负责人施国华介绍,收运员按照1:150户的比例配置,以保证清运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不会烂”的垃圾,农林环境按照1:3000户的比例配套收运车辆和人员,对市场上可流通的金属、纸类、塑料、废旧家电等,按照市场价格回收;对市场上不予回收的旧衣服、大件家具、电池、灯管、药品等按照0.2元/公斤兜底回收。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农林集团湿垃圾分类已覆盖53个村社23179户居民,累计分出易腐垃圾约5026吨;干垃圾回收覆盖48个村,已回收各类再生资源约168吨。

标签: 垃圾分类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