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7日讯 远处群山巍峨,绿意葱茏,近处流水潺潺,乌溪江蜿蜒而过,这里就是丽水遂昌革命老区。
1927年,浙西南第一个中共组织在遂昌大柘镇诞生。1935年,由刘英、粟裕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里开辟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
遂昌是浙西南最早建立中共组织、最早建立革命武装、最早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地区,在浙西南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有许多革命遗迹。
在红军大舞台上,村民们正在上演《战士走进王村口》的红色革命剧目,仿佛在提醒来人古镇的往昔壮烈与今日荣光。
回首往日的艰难岁月,“浙西南革命精神”正在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新动能,今天的遂昌老区正酝酿着新发展。
王村口成为浙西南根据地中心
数百年古桥见证硝烟历史
“当年鏖战此山中,热血染得乌溪红。鱼水相依深情在,浩气长存月光峰。”这是粟裕夫人楚青同志在王村口月光山陵园的题诗。
1935年,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开辟了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掀起了浙西南革命的高潮。
“王村口具有较好的革命群众基础,这里山势险峻便于隐藏,还处于两河交汇之处,当年曾是通衢入闽的一条水路要道。”王村口镇镇委书记斯科告诉记者,这里水路交通方便,物资集聚,便于军队生存,刘英和粟裕当年就把革命根据地中心和挺进师师部设在王村口。
战火和硝烟早已散去,乌溪江水穿镇而过,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宏济桥连接桥东桥西两村。
数百年的古桥见证过硝烟浩荡的革命史,也见证着老区今日的繁荣。如今,王村口通过传承红色文化,不断做大红色文化产业,成为一个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行至王村口镇桥东村,几位村民正在台上演出《战士来到王村口》。不远处,还有五六十名小学生组成的研学队伍,他们穿着红军服,正列队前往革命遗址参观。
挺进师师部旧址、八一誓师大会旧址、苏维埃政权成立大会旧址,每处遗址,都见证着当年惊心动魄的历史。
几乎家家都有红军故事
古镇打造1935文旅街区
在王村口镇,除了许多革命遗址,还有一条特殊的老街——1935文旅街区。通过统一规划、改造,这条100多米长的古街重现了1935年红军挺进师进入王村口的情景。
独门佳酿、红军大凉茶、宏济照相馆……一条店铺林立的古街呈现在人们眼前。
“当年我外公外婆给红军送饭,为了躲避检查,就用猪草盖住菜篮子,菜篮子下面放着玉米和番薯干送给山里的伤员。”在1935文旅街区,毛建英开着一家“独门佳酿”的店铺,她也是这条街区的红色讲解员。
“有一次,国民党抓走了我外公,想要问出红军的所在地,这时候我外公向外婆使了一个眼色,让她赶快去给红军送信。”毛建英说,外婆裹脚,难以想象老人为了传送消息经历了多少艰难。
“外公为了争取时间,被打得遍体鳞伤,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他知道我外婆已经把消息传递给了红军,知道红军已经顺利转移。”毛建英说,剩下几个伤员,叔公等人已经把他们转移到另一个山头。
“当年为了疗伤,我外公还送过烧酒给伤员消毒,所以我家的红军酒,对我来说有很不寻常的意义。”毛建英说,自己没有见过外公,这些历史故事还是外婆告诉自己的。
随着红色研学和培训的发展,来这里的人熙熙攘攘,在古街创业开店的毛建英正在享受着红色旅游带来的红利。
古镇打造文旅街区
探索红绿融合发展道路
“丰富的红色资源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王村口发展红色旅游的家底。”王村口镇党委书记斯科说,“红古绿”三色融合,是古镇、老区发展的现实路径。
2018年年初,王村口镇开展“1935文旅街区”复原工程项目。有了1935文旅街区,来来往往的培训学员和研学队伍,不再是“走马观花”式地逛景点、听讲解,而是深度探寻革命先辈的初心。
如今,这条古街与红色遗址相得益彰,成为游客来王村口镇最热衷打卡的网红景区。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王村口镇就接待游客16万人次。
“我们发展红色旅游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共建共享红色古镇的发展。”斯科介绍,古街不仅留住了游客,也让老百姓走上了致富新路。 2018年,这里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69万元,红色旅游驱动农民增收,取得了初步成效。
“红色精神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也让我们的绿色旅游产业更加有魂。”斯科介绍,下一步,王村口镇将继续做好融合文章,通过红色旅游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
“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今年6月,“浙西南革命精神”12字内涵表述语正式发布。在它的引领下,一曲红绿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流着红色血脉的浙西南大地上激情唱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