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权威机构和浙大同步检测:
《好奇实验室》网购的6瓶蜂蜜
5瓶是假1瓶冒充
《好奇实验室》从网上随机买了6瓶蜂蜜——它们都自称是天然纯蜜。实验员把它们送到了浙江大学进行检测。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沈立荣教授换了一个思路,并没从“怀疑加了什么,就检测什么”入手,而是从由蜜蜂体内腺体分泌的特有蛋白进行鉴别,整个过程分两个步骤——
首先,用沈立荣教授发明的一种快速检测试纸初步筛选:把蜂蜜水滴到试纸上,如果是真蜂蜜,15分钟后试纸就会显现两条杠。
试纸的测试结果是:这6瓶蜂蜜中有4瓶呈现阴性反应,也就是疑似“掺假蜂蜜”。
那么试纸的验证结果真的准确吗?
《好奇实验室》进行了交叉验证——
一是把这些样品送到国内某蜂产品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添加物的检测和鉴别;
另一边,沈立荣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质谱仪来检测这些样品是否含有蜂蜜中特有的蛋白,这也是沈教授检测方法的第二个步骤。
沈教授的检测结果是这样的:6瓶蜂蜜中,有2瓶没有检测出蜂蜜中特有的蛋白,可以很准确地判断为纯糖浆——也就是假蜂蜜。
有3瓶蜂蜜,因为内源性蛋白含量比较少,所以判断为:可能掺假的蜂蜜。
只有1瓶蜂蜜,内源性蛋白含量接近参考范围的上限,所以判断为:真蜂蜜。
而同时,国内某蜂产品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也出来了,他们判定的结果和沈教授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出乎意料的是,沈教授进一步检测发现:惟一一瓶真蜂蜜宣称自己是土蜂蜜,但实际上却是洋蜂蜜。
土蜂蜜,又称百花蜜,是由原产于我国的土著蜜蜂——中华蜜蜂采集各种山区野生植物花蜜充分酿制而成的蜂蜜。由于土蜂蜂群数量稀少,主要在各地山区就地放蜂,因此蜂蜜产量很低。
而近代从欧洲引进我国的外来蜜蜂物种——西方蜜蜂,又称意大利蜜蜂,主要采集连片分布或人工种植的果树、开花作物的花蜜,蜂群数量多,竞争力强,经常转地流动放蜂,酿蜜产量很高。
“土蜂蜜价格比洋蜂蜜高出一倍,所以就有人拿洋蜂蜜来冒充;而目前检测机构的添加物检测方法,很难分辨出土蜂蜜和洋蜂蜜间的区别。”沈立荣教授说。
标准缺失是假蜂蜜猖獗的主因
内源性蛋白检测
或将改变假蜂蜜鉴别困局
假蜂蜜屡见报道,可为什么又屡禁不止?
沈立荣教授说,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标准缺失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14963-2011)是我国关于蜂蜜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但沈教授认为:“这部标准更侧重于食品安全卫生方面,比如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等,而关于产品真假的指标却很少,参照这样的标准,只要经过勾兑,假蜂蜜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勾兑的蜂蜜,业内叫它是“指标蜜”,比如:用20%的蜂蜜加80%的糖浆勾兑成的蜂蜜,完全可以达到国标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至少要达到60%,蔗糖含量不得超过10%”的强制要求。
参考这样的标准,民间也渐渐衍生出一大批蜂蜜鉴别的“秘方”:
比如听说有用白糖水喂出来的蜜,因为白糖会结晶,所以会结晶的蜜就是假蜜;
听说用水、白糖、红糖和明矾可以勾兑出蜂蜜,所以就一味认为:太甜的蜜也是假蜂蜜;
还有用火去烧,说是能变红的,都是假蜂蜜;
还有看色泽、看黏度、闻气味、泡水看气泡……各种方法五花八门。沈教授说,这些方法都不靠谱,惟一可信的就是仪器检测。
“如果标准不提高,现有的办法就是改变检测方法,从蜂蜜中特有的蛋白含量进行鉴别判断,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假蜂蜜的识别度。”沈教授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