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市场活跃……源于这些得天独厚的基因,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催生一大批科创企业。
首批科创板上市25家企业,上海5家、江苏4家、浙江3家,长三角企业占据近一半。而3家浙江企业中,2家在杭州。
加快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杭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要服务借力大上海,其中之一就是“强化金融科技服务对接”。
开辟“绿色通道” 沪杭优质中介精准指导“上市”
近日,记者走进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软科技”),一探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的背后,杭州金融资源如何精准服务科创企业。
虹软科技是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的“翘楚”,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客户包括华为、小米、格力、美的等知名制造企业。
科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这也决定了,这类企业需要持续地进行科研投入,研发费用占比高。”虹软科技总经理助理文燕说。
科创板的设立,在为广大科创企业“逐浪”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全新舞台的同时,也令大家有所困惑——面对这块资本市场的“新大陆”,科创企业如何准备?
秉承“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从今年初起的半年时间里,杭州市金融办开辟培育和服务的“绿色通道”,组织举办相关政策、资讯的交流培训会,一事一议现场协调会:2月2日,举办杭州市企业上市与并购促进会内部培训会,讲解科创板的上市流程;3月15日,举办科创板上市合规要点专场培训,帮助企业解读科创板规则;4月10日,举行杭州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服务活动之税务专场对接会,详细讲解减税新政。
同时,杭州市金融办派专人定期走访虹软科技,并邀请多家沪杭优质中介机构,为虹软科技等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加快挂牌上市进程。
“针对‘企业如何市值评估’‘该不该上科创板’‘需要注意哪些事宜’等问题,企业在多次参加相关培训交流会,详细咨询各方专家后,打消了疑虑和顾虑,下定了上市决心。”文燕说。
服务“精准创新” 合作设立上交所“杭州网络”
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提到,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持;深化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
作为长三角金南翼核心城市,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上,杭州有哪些先行先试的有益经验?
杭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科创企业众多,创新创业氛围浓郁。一直以来,杭州把拟上市企业梯队培育工作,作为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杭州市金融办及时贴合市场,将‘双创’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纳入‘凤凰行动’计划,率先推出‘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入股+企业估值达到1亿美元(或相当人民币)’的上市评价标准,并积极与上交所新政、科创板上市规则提前接轨。”该负责人表示。
今年,杭州市金融办抢抓科创板推出契机,及时联合上交所等开展培训和辅导,为科创企业解读最新政策。落户滨江的上交所杭州服务基地、落户余杭的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杭州基地,更成为杭州对接上海金融资源、服务本地科创企业的重要窗口。
去年底,杭州成立了企业上市与并购促进会,为服务企业上市和并购,搭建多方对接合作的平台。目前,杭州还与上交所、深交所建立起相关合作,为科创企业对接国内外资本市场、优质资源,提供良好的接洽渠道。
专家观点
因地制宜加快长三角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一体化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金雪军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升温”,区域融合动作频频,这为各地金融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金融合作、对接金融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形成差异互补,不能“照搬照抄”。
以上海和杭州为例。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直接对接国内外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集聚各类高端金融资源;上海可以发挥自贸区的优势,是国家金融市场的风向标和引领者。杭州的优势在于,杭州互联网金融氛围活跃,金融支付、金融科技等“金融+”的市场体验丰富,还开展跨境结算等探索尝试,尤其在新技术与金融结合上独树一帜。
杭州可以通过“引进来”或者“走出去”,与上海金融资源对接,形成良性互动、错位发展的格局。“引进来”可以是探索在本地设立上海金融服务综合体,或者推动上海大型金融机构、金融总部在杭州设立研究院;“走出去”可以是杭州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等,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孵化器、飞地等。
服务科创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快金融人才培育。近年来,新金融、新零售等业态兴起,这更需要专业机构、专业人才的支撑。上海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杭州可以借力上海人才资源,服务科创企业发展。对于长三角科创企业来说,还可以通过科创板和设立科创母基金等方式,享受投融资等优质的金融服务,加快长三角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一体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