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突破“最后一公里” 杭州长庆街道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
2019年10月12日 05:34:18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攀 通讯员 莫弘明 金焕英 柴烨烨

  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

  针对一线治理的乡镇、街道面临“承担任务有责缺权、服务群众有心乏力、管理事项有增无减”等难题,今年,杭州率先启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首块“试验田”选在下城区长庆街道。下城区向基层街道放权赋能,长庆街道则通过推进执法改革、整合审批服务、强化智慧支撑,逐步形成“一核引领管统筹、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格管治理、一个平台管运行”的“1+3+1”扁平化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是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的?长庆街道是如何解好这道“方程式”的?日前,记者一探究竟。

1570840505762_5da11fb9159bb80674385f4a.jpg

在楼道党支部的带领下,长庆街道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超过了80%。

  整合“大盖帽” 管好民生事

  纵向放权赋能

  南起长庆街,北至凤起路的林司后是长庆街道一条烟火气十足的百年老巷。近几年随着群众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高,巷子里一排“吐”油烟的小餐饮店成了居民刘大伯和邻居的心病。“夏天不敢开窗,冬天也呛人。”为这事,大家没少向街道“吐槽”。然而受制于缺乏执法权,街道干部只能干着急,因为,别小看整治一家小小餐饮店,至少得请到三顶“大盖帽”——城管、环保、市场监管。由于执法领域的职责有交叉,边界不清晰,他们虽然来了好几次,但三顶“大盖帽”竟摘不掉一顶“厨师帽”。

  街道有责无权,看得见的管不着,部门手握执法权,却因下沉的执法力量有限,管得着的看不见,“这折射出社会基层治理中面临着条块分割的垂直式管理体制机制约束。”生活在长庆街道,长期关注社会治理的省社科院智库首席专家、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说,如何向基层放权赋能,实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扁平化治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5月,长庆街道成立了杭州首个街道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中心的一大功能就是将原先的长庆街道城管中队升级为综合执法队,首批承接区级8个部门划转涉及市容环卫、市场监管、住房城建等14个领域的权力事项共320项。该大队以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同时建立健全街道与区职能部门执法案件移送及协作机制,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前不久,林司后附近居民惊喜地看到有5家小餐饮店正在停业整顿。

  除了执法权力下放,还有更多审批权力的赋予。街道一枚印章管审批,长庆街道公共服务办副主任洪黎娜告诉记者,目前像养犬许可证、居民停车包月证等39个审批事项在街道层面就能办结,还有93个事项在街道能够一窗受理。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后,居民不仅“最多跑一地”,而且实现了就近办。

1570840505594_5da11fb9159bb80674385f48.jpg

  长庆街道联合下城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共同开发“长庆微脑”,让基层治理过程更加精准、更加科学、更加智慧。

  唤醒“大数据” 激活最末梢

  加装智慧“微脑”

  9月26日, 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披露全球23个城市引入城市大脑,覆盖了交通、城管、文旅等11个领域、48个场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一颗智慧的“长庆微脑”也已悄然下沉,嵌入长庆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长庆微脑”是长庆街道联合下城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共同开发,依托杭州“城市大脑”下城平台技术支持,整合了基层治理四平台(综治、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云上城管、出租房管理三色预警等的智慧治理系统。

  第一次坐进“长庆微脑”的数字驾驶舱,长庆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王海洋就有种运筹帷幄的感觉。轻点鼠标,一张立体式的街道三维地图立刻呈现在屏幕上,辖区内的人、房、企等基础信息,以及3000多个监控、现场执法单兵实时图像影音等,都标注在三维地图上,所有数据信息实时更新交互。“你看,部分AI探头还能自动识别。”王海洋点开长庆街上的一个AI探头,9月29日15时22分,系统自动识别出一家便利店的货物摆在了过道上,属于出店经营,信息流转到综合执法队员手中,几分钟后,记者就在监控上看到经营户进行了处理。

  有了这颗“长庆微脑”,街道干部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治理的触角延伸到辖区角角落落,敏锐度和反应速度得以提升。“长庆微脑”的神奇不止于此,对采集数据的应用才是它的奥妙之处。

  今年国庆节刚过,社区干部走进横燕子弄8幢1单元,上门为独居老人方奶奶复核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发放情况。方奶奶有些纳闷:“以前都是我记着补贴发放时间,这次你们怎么这么准时?”原来早在补贴发放前,“长庆微脑”就通过系统自动筛选人群,向社区干部推送服务提醒信息。

  从被动进行管理到主动靠前服务,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一颗智慧的“微脑”激活神经最末梢,让这个城区的老街道焕发出治理新活力。

  长庆街道党工委书记应彩虹说:“我们从实践中切身感受到,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契合当今时代信息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实际,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使得基层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让治理过程更加精准、科学、智慧,回应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570840505685_5da11fb9159bb80674385f49.jpg

  在楼道党支部的带领下,长庆街道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超过了80%。

  扩大“朋友圈” 激发新动能

  党建引领聚力

  10月8日18时许,天色渐暗,68岁的王马社区居民张雪蓉匆匆吃完晚饭,在微信群里喊上几位“老姐妹”出门,她们可不是赶着去跳广场舞。穿上红马甲,守在楼道下的垃圾房旁,张雪蓉背着小喇叭说起顺口溜:“易腐垃圾装绿桶,其他垃圾进黄桶,环境关系你我他,垃圾分类靠大家……”“张书记,你看我分得对不对?”居民口中的“张书记”透露了张雪蓉的另一个身份——楼道党支部书记,她负责的3幢楼里的20多名党员都是社区干部的左膀右臂。

  为什么要建立楼道党支部?王马社区80后社工金明深有感触。刚到社区工作时他傻眼了:社区居民1.6万人,社工还不到20人,这样的力量配比怎么做工作?社区书记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你可以找‘助手’帮忙啊!”

  果不其然,张雪蓉等楼道党支部书记发动党员率先实验垃圾分类“21天习惯养成法”,通过评比环保家庭、积分激励等方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今年杭州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当很多有物业的社区还在为分类烦恼时,开放式的王马社区垃圾分类群众参与率已超80%。

  其实早在2002年,王马社区就组建了全国第一个楼道党支部,成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层红色力量。如今这个支点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了“楼道建支部、网格建总支、社区建党委”的三级基层治理体系。长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祥算了算,目前长庆街道已有楼道支部85个,党员3240名,在老旧小区改造、老年食堂管理、化解矛盾纠纷等事务中,他们成为居民最贴心的带头人和服务员。

  除了社区层面,长庆街道参与基层治理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辖区内的杭州市环保局、社会组织公羊队等60多家企事业单位组成了党建共建联盟和杭州首个志愿服务伙伴联盟。特别是去年9月,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后,已累计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超过5万余人次。

  “在党建引领下,不断理顺街道运行体制、优化网格组织体系、放大区域协同效应,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群众的支持和满意,就是此次基层治理改革试点的价值所在。”下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林炳达说。

  (本文图片均为长庆街道提供)

标签: 街道;基层治理;基层党建 责任编辑: 郭海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突破“最后一公里” 杭州长庆街道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