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 10月8日,兰溪市档案馆举办了一个简单的捐赠仪式:兰溪文史爱好者林马富将正德《兰溪县志》卷一和卷二影印本复印版转捐到兰溪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振辉的手上。
正德《兰溪县志》一共分五卷。此前,兰溪市档案馆藏有卷三至卷五,不过并非是原本,而是手抄本的复印本,现在,从台湾又送来了该县志的复印版卷一卷二。这标志着兰溪历史上的首部县志终于“团圆”了。
看似简单的“团圆”,背后是海峡两岸同胞历时一年的文化接力。
500多年前大文豪主笔
修订兰溪史上首部县志
兰溪于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建县,到了明代,兰溪早已成为七省通衢之地,商埠发育已经是“日对千舟竞发,夜照万户明灯”。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功业永垂”,要求各地积极修县志,并献给朝廷。兰溪周边的东阳、义乌、永康宋元时期就有了县志,可兰溪建县800多年,到了明朝弘治年间还是没有一部县志,这成了兰溪的一块心病。
1493年,昆山进士王倬到兰溪任知县,他对历史文化相当重视,义无反顾开始修志。他找到了两个人帮忙修县志———当时名满天下的儒学大师章懋和靖江县令任上因丁忧回乡的郑锜。
两人修的这部县志共有五卷,记载了兰溪当年的风土、官政、人物和杂志。加上又出自名家之手,颇为珍贵。
正准备刻板印刷,王知县却被提拔了。临走前,他捐出了自己的薪俸存在官府里,期待后来者尽快印行此书。
哪知他这一等就等了18年,他留下的钱早已花光,皇帝都从弘治变成了正德,县志却还没出版。1508年,丹徒进士许完到兰溪当知县,1510年政事初成,有精力来继承王知县未竟的事业,他废寝忘食亲自校对增补,并且捐出跟王倬一样多的薪俸,县志终于付梓。
县志原本无处可寻
大陆只有手抄残本3~5卷
兰溪这第一部县志,来之不易。兰溪后来又在万历、康熙、嘉庆、光绪年间分别出过四部县志,但含金量最高的还是这部正德县志,历史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最高。
时光荏苒,历史变迁,经历了战乱和朝代更迭,正德《兰溪县志》在中国大陆早已残缺不全,当年的原本更是无处可寻。
1891年,有个叫邓钟玉的老先生,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一部残本,这部残本为卷三至卷五,他知道这是明代大文学家章懋主修的县志,倍加珍惜。
后来这个残本几经辗转,流落到杭州天泰书店,1956年10月,被上海古籍书店买去。浙江省文管会得知此事后,以这是本省孤本方志、应归本省收藏为由,以90元的价格回购,12月移交浙江图书馆珍藏至今。目前,兰溪档案馆保存的就是这部残本的手抄本,而且还是复印的。
去年6月,兰溪市档案馆馆长蔡志华在媒体上发表《正德〈兰溪县志〉的前世今生》一文,介绍了这部县志的历史。
这篇文章中提到,台湾的图书馆有这部县志完整的影印本,日本的国会图书馆也存有万历三十七年的重刊本。日本馆藏的县志,是明末羡慕中国文化的日本商人从中国购买的。
两岸同胞接力
促成明代县志兰溪大“团圆”
多年来,兰溪文史爱好者盼这部县志归家重圆的梦想从未断过。前几年,兰溪方面曾尝试托人到日本复印,但始终没有办成。
兰溪市公安局民警林马富是一位文史爱好者,他看到了蔡志华的这篇文章。他尝试着联系一位名叫黄雪云的台商,希望她能够帮忙。
黄雪云在义乌经商,祖籍福建,此前她经常组团来兰溪开展慈善活动。林马富在摄影采风的时候通过老同学与黄雪云结识。
收到信息后,黄雪云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办,一开始,黄雪云在台湾买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印刷出版的一本《兰溪县志》,寄回大陆一看,原来是嘉庆年间的版本,只好重新去找。
期间,因为忙于女儿出国留学等事宜,此事耽搁了一段时间,但黄雪云一直把大陆同胞的嘱托挂在心上。
第二次,她又四处托人,终于找到了台湾的这家图书馆,最后真的在图书馆发现了《兰溪县志》的完整影印本,于是帮忙把这部县志的卷一、卷二复印了出来。
就这样,历时一年、几经周折,正德《兰溪县志》的卷一、卷二终于在今年10月回到了兰溪。
两岸同胞是一家,历史是谁都割不断的共同记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