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金华警企携手打造“危联网” 全面推进危险物品管控
2016年10月13日 17:35:5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童俊 吴佳蔚 刘雄伟 方皓

  浙江在线金华10月13日讯(记者/童俊 吴佳蔚 通讯员/刘雄伟 方皓)“危险物品管控更严、申报审批更及时、购买使用更规范…… 自从有了‘危联网’,我这个总经理心里也踏实的多了!”采访中,金华某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峰这样说道。
  记者了解到,余峰所说的“危联网”正是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通过模式创新深化危险物品管控带来的新变化。
  “运用‘传统+科技’的手段,把辖区涉危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联网管控,是我们在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新做法,这种模式较好的解决了危险物品管控不及时、难到位等‘老大难’问题。”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江南公安分局局长王浦虹介绍说。
  鼠标轻点实现远程巡查
  “‘危联网’确实拉近了与企业之间的距离,现在再也不用担心腿脚跟不上啦!”10月8日8时许,国庆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在江南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危险物品专管员的办公室里,53岁的老民警郑儒军正紧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中是监控画面,显示有3名男子来到一扇门前,其中两名男子先后各拿出钥匙把库房门打开,进入库房后按照需求定量取货。
  随后,按照“双人双锁”的程序,关好库房,危险物品在两人以上人员的护送下,进入车间使用,整个过程都在监控视频下操作。
  郑儒军随即轻点鼠标,放大显示框,仔细查看操作人员的动作规范程度。郑儒军用手指着屏幕说,这些人正在提取企业自己存储的危险剧毒物品——氰化钾,是该企业开展生产制造的必备物资。
  看完监控中的一系列操作后,郑儒军摘下眼镜说:“我管理涉危企业已经8年了,以往的日常检查,都需要一家家的跑,常常查一遍都要一个多星期,效率低,而且不能及时把问题解决在事前和事中。现在我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实时查看辖区内所有涉危企业的危险物品管理使用情况,管控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警力也得到有效解放。”
  多方聚力搭建管控平台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公安工作一直是江南公安分局研究并实施的重点,搭建‘危联网’管控平台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危联网以财政零支出、企业微支付的形式,实现了企业和公安的“双赢”,解决了危化物品保管使用的实时监管难题,有力提升了民警的管控实效。下一步我局还将把危联网技术拓展到旅馆业、重点内保单位等各项公安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分局主管副局长楼启军深有感触。
  在工作中,楼启军发现要把危险物品放到公安机关的“眼皮底下”监管,不但要解决信息传输的技术、硬件等问题,而且要消除企业管理人员的担忧。
  面对部分涉危企业主的顾虑,他带领治安、信通等部门民警和技术员走访了每家危化物品使用单位,和使用单位一起解决技术难题,让他们理解公安机关并不是阻拦他们合法使用危险物品,而是为了方便申报、使用和管理,目的是提升工作效率,支持企业生产发展,从而渐渐的得到了企业的普遍称赞。
  为了不给企业增加经济负担,公安机关一边与企业沟通,一边与多家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公司商讨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又多次到辖区从事网络运营的电信公司联系,争取他们的软硬件支持。
  最后,公安、企业、技术公司、电信四方聚力,充分利用市局“平安城市”平台,并克服专网专线、服务器架设等技术难题,将企业资金负担缩减到几千元;同时,运用“物理防线”、“软件防线”、“口令防线”等网络防范措施,构建了稳固的网络安全“防火墙”,消除了联网企业担心黑客攻击的顾虑,为“危联网”管控模式奠定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截止今年9月底,江南公安分局辖区19家涉危企业全部实现视频联网,共新增监控摄像头37个,9家单位配备了数字高清摄像头。同时,升级整改企业监控系统,扩充存储空间、延长覆盖时间,确保了视频内容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可回溯、可倒查。

责任编辑: 沈正玺

标签: 危险物品;公安;企业;监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