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龙泉金村村民主动为52处青瓷古窑址“守旧”
2016年10月24日 16:40:34 来源: 丽水日报

  浙江在线10月24日讯 “金村将迎来大好发展机遇!村头这块国庆节前刚拆下的违章厂房,即将规划建设为游客接待中心的停车场,业主对拆违、征地都十分配合。申遗专家组也刚来现场勘察,大家都盼望早日看到一个新形象!”昨日,龙泉小梅镇金村党支部书记王怡荣欣喜地说。

  金村是一个因瓷而得名的千年古村落,村里的码头曾是古代青瓷海上丝绸之路起始站之一。今年7月,因为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被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金村又开始备受关注。

  龙泉青瓷曾经从金村码头行经瓯江航道,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与丝绸并重,成为中国古文化的象征。金村窑址是瓯江上游最南端的窑址群,至今依旧保留着古窑址52处,而且遗物堆积十分丰富。

  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昔日金村码头繁华褪尽,许多古窑址上盖起了农村生产用房,搭起了香菇棚及临时用房,而有的古窑址已经杂草丛生。近年来,村里借助“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东风,古窑址清理和保护工作乘势而上。

  “这个小山坡原来就是一座古窑址,后来,村民在古窑址上搭建了两个香菇棚烘香菇,对古窑破坏比较大,实在太可惜了。如今,得知要保护古窑址后,村民痛定思痛,主动把香菇棚拆了。”王怡荣介绍说,金村将古窑址上的猪栏、灰寮等违建全部拆除,共计4700多平方米。

  “清理一处保护一处,一切为古窑址让道。”王怡荣说,今年,村里已准备动工建设建材中心,后来发现工地下是座古窑址,立即停止建设。地面被清理干净,四周用栏杆围住并竖起保护指示牌。目前,村里已完成5处古窑址和码头遗迹的保护工作。

  村文保员柳林根感慨道:“在金村,或许稍不小心一脚就能踩着‘国宝级’的宝贝。村里绘制了一张古窑巡查地图,保证不漏巡一处古窑址。现在,我的工作压力明显比以前大。白天在各古窑址巡查,晚上还要加强巡逻。”

  为保护古窑历史文化,村里还引导村民进行产业转型,从原来食用菌种植转向生态养殖和农业休闲旅游产业。

  去年,村里专门成立了合作社,引进生态养殖项目,养殖瓯江锦鲤、石斑鱼等特色鱼种,常年销往温州、杭州等地。借助古窑址的吸引力,目前,村里还建设了景观大坝、环村游步道路和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发展起了7家农家乐,今年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万元。

标签: 窑址;古窑;青瓷;龙泉;民主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