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三十年黑臭河两年“嬗变”——象山燕山河恢复清秀容颜
2016年10月05日 11:15:12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记者 陈朝霞 俞莉 陈光曙

2014年报道截图

  浙江在线10月5日讯 以“中国针织名城”闻名的象山爵溪,因辖区内号称“全省最难治的河道”之一的燕山河,曾多次上“治水黑榜”。近日,记者走近这条约2公里长的燕山河,发现昔日的黑臭河已经变身岸清水秀的“样板河”。

  燕山河是爵溪三十年粗放型针织产业发展造成的典型黑臭河,可以说是“掘地三尺,都是黑水”。“污染程度深、治理难度大,县委、县政府把燕山河治理作为‘清三河’的头号工程来抓,尽最大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还历史的欠账。”象山县委主要领导表示。

  2014年年底开始,象山按照“治源控污、截流纳管、清淤疏浚、活水入河”的思路,全面实施“水岸并治”整治燕山河。可是在先后实施了截污泵站建设、防渗灌浆、生态净化等措施后,燕山河还时不时有污水渗入。“我们深知‘病在水里,根在岸上’,必须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查清所有污染源头。”爵溪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云峰表示。

  “以问题为导向,一个一个解决。”今年4月开始,街道在全省率先运用“非开挖修复翻转技术”完成河道纳污主管道修复,花大力气对元华、甬南等6家印染企业污水接入主管网的明管进行改造。同时,通过补水、清淤、保洁等措施,多管齐下确保河道水质。

  燕山河的整治,倒逼着爵溪针织产业的转型升级。街道集中开展小印花企业整治,争取2017年10月前完成全县102家印花企业整合提升入园,从源头上杜绝污水入河。此外,海达、巨鹰、恒大等企业实施了节水设施改造,提高中水回用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壮士断腕”的整治终于在今年7月份彻底让燕山河恢复了“尘封”三十年的清秀容颜。周边牛丈岙村的村民陈章林见证了河道的“嬗变”:“以前,燕山河总散发着阵阵臭味,人们路过时会躲得远远的,现在水质明显改善,连家里洗衣服、擦桌子都从河道里打水。”

  燕山河的变化是象山28条黑臭河、12条垃圾河美丽“嬗变”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象山累计投入15亿元,布下立体整治网,“管、治、防”结合“重整象山江河”。在全市率先开展每周电视曝光和出台问责办法,推行“黄、橙、红”三色督办单机制,倒逼“清三河”达标。在全市率先完成畜禽养殖整治,累计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63个,建成生态河道398公里。

  如今的象山,随处可见“昔日黑臭河,今日荷花香”的美景。目前,全县已消灭垃圾河,所有黑臭河达到省定治理标准,“清三河”达标县去年通过了市级复查,今年的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创建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标签: 象山;整治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