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海曙区大雷村“竹笋之乡”生态兴村
2019年04月10日 08:18:55 来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陈朝霞 张纵横 徐璐琼

  宁波日报4月10日讯(记者 陈朝霞 通讯员 张纵横 徐璐琼)又到了鲜笋大量上市季节,“中国竹笋之乡”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迎来了一年最热闹的时节,专程来观竹海、品竹韵、购竹笋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走进大雷村,古木参天、村居错落,竹山四面环绕、溪水穿村而过。这个离宁波市中心约30公里的千年村落坐拥万亩竹海,古韵养眼养心。

  大雷村一景(陈朝霞 摄)

  千年古村 古意盎然

  大雷村党支部书记汪斌介绍,优美的生态和悠久的历史最让村民引以为豪。如今大雷村辖大雷、上车门两个自然村,户籍人口有2800多人。

  据《鄞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大雷村始祖汪本仁与朋友到四明山游玩,见这里处处风光秀丽,即从安徽黟县石岗山下迁居南雷,故大雷又称“南雷”。

  历史的积淀让大雷村古意盎然。“山上有好多古树,这棵银杏树就有1000多年历史。”在村委会办公室前的小溪旁,汪斌指着一棵挂着“古树名木”保护牌的大树说道,除了古树,村里还有甘潼寺、汪王庙、龙潭和脚潭等古迹。

  据介绍,民间有“上有天童,下有甘潼”的说法,当年甘潼寺香火旺盛,现在的甘潼寺为后来重建;汪王庙则是为纪念汪氏太公所建,后被毁坏,上世纪90年代初重建;龙潭和脚潭位于甘潼寺附近,潭水清澈幽深,久旱不涸。

  在村委会办公室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薛驹题写于1988年2月的“云洲纪念碑”石碑颇为引人注目,石碑背面介绍了大雷作为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汪斌介绍,大雷村为当时的云洲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5月, 云洲乡撤销,并入横街镇人民政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雷村非常热闹,乡里开大会,会场一般设在大会堂,如今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大会堂还立于望童线路边,无声地见证着大雷村的历史。”

  大雷村上车门自然村

  竹海风韵 诗画乡野

  大雷村有1000多亩耕地、万亩竹林,与大雷村民相伴相生的就是这举目可见的竹海了。一年四季,春笋、毛笋、鞭笋、冬笋,供应不断,其中享有盛名的是鲜嫩可口的“黄泥拱”。“大雷每年笋产量有100多万公斤,‘黄泥拱’占比不到5%,很是难得。2014年,‘大雷黄泥拱’已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汪斌介绍,村民“靠山吃山”,卖毛竹、毛笋,加工竹产品,成为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前几年,为适应环保要求,村周边的笋加工企业被陆续关停,大雷村也面临产业转型。近几年村里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提升基础设施,硬化山道、治理溪坑、清理河道,吸引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其中村民汪宏良等人投资打造的浙东大竹海景区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从2015年至今累计接待游客七八十万人,且每年游客数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

  同时,大雷村还引进了白鹭源生态农场、甘潼蔬菜基地、猕猴桃和蓝莓种植基地等,依托得天独厚的优美生态环境,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服务链,发展采摘游,同时解决了部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为擦亮大雷村“省级旅游特色村”招牌,大雷村还邀请专业景观规划设计公司,以“中国竹笋之乡·诗画乡野之境”为定位,规划美丽乡村方案,将对全村的村舍外立面、河道景观和绿化进一步提升,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山水联动生态体验区”,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

  “目前,村里已有四家农家乐,初步形成了竹林休闲、餐饮、采摘等生态游项目,我们还打算整理二三十亩闲置土地,改建废弃老厂房,修葺闲置村居,引进资金打造民宿,把竹文化和乡村生态旅游融合起来,实现民富村强。”汪斌表示。

标签: 乡村;生态;竹笋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