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3日(通讯员 郭文露 汪力晟 记者 余丽)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科学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势在必行。
进入新发展阶段,宁波市江北区坚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着力聚焦“批而未供土地、供而未用土地、城镇低效用地”的消化、盘活,破解土地“紧缺”和“沉睡”双重魔咒,通过优化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格局,为土地资源赋予更高效益的“二次生命”,走出一条土地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地上地下综合利用
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地下建设再生水厂、地上进行产业园开发,宁波市江北区探索出的“地上地下同步、民生与产业并重”的土地综合利用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选址在江北区原电商物流中心的再生水厂一期,占地约8.1公顷。地下空间,以划拨方式用于建造下沉式再生水厂。项目总投资约11.93亿元,建设污水处理规模为土建15万吨/日、设备10万吨/日。截至目前,再生水厂地下部分已基本完成基建施工,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力争年底前完成生物菌种培养工作、达到通水达标要求,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江北区目前污水处理难的问题,服务人口近30万人。
水厂建在地下,地上空间则以出让方式规划开发为集聚度高、规模效益显著的小微企业园。在确保公益设施安全性的基础上,这里将吸引生产制造、研发办公等企业入驻,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着力打造企业家“孵化器”,助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地下、地上两个维度,这个地块实现了互通、互联、融合,既实现公益性质,又体现经济价值。
江北区通过提高土地开发强度与解决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相挂钩,以强度换空间、以空间促品质,最大程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加快工业用地“二次开发”
全速深化资源配置效率
工业用地的使用效率,能充分激发出土地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值。江北区通过推动全区节约集约用地,做好工业用地的二次开发与利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整合产业空间,有力保障全区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
今年以来,江北区供应土地共计51宗,土地面积约2373亩,其中出让土地23宗1529亩,同比增加113%,出让工业用地392亩,同比增长44.1%。
江北区积极谋划小微企业园规划布局,2022年共出让小微企业园用地2宗,土地面积约162亩。
早在2018年,江北区就实施了工业用地“标准地”政策,对新出让工业用地都明确固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环境标准和亩均税收要求,健全全周期监管体系。截至目前,江北区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共计28宗,土地面积约1500亩,实现了“负面清单”外的标准地出让比例达100%的要求。
针对工业用地存在利用率偏低、单位产出不高、二次开发操作难点多等问题,江北区积极推进空间资源提升,以“土地存量”撬动“发展增量”,通过“提质增效”等举措拓展存量工业空间,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从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从重争取增量向重挖掘存量的转变。
今年以来,在江北区“工业盘活”政策激励下,已完成“增容调绿”项目规划审批11个,新增总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米,按省“标准地”容积率指导性指标测算,相当于新增土地五百余亩,进一步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全力打开共富“新空间”
为破解乡村耕地碎片化、城乡空间布局无序化、工业用地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江北区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下,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绿水青山”综合效益,为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打开共同富裕的“新空间”打下扎实基础。
江北区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开展工业、村庄、农业、生态等潜力空间的排摸,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谋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江北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共谋划了四个综合整治片区:分别为现代化都市近郊绿色转型示范区(庄桥-洪塘片区)、现代化都市拥江滨水品质城区(姚江片区)、环翠屏山魅力历史文化名城(慈城片区)和甬江北岸活力创新高地(外滩北片区),总规模为111.25平方公里。其中,“现代化都市近郊绿色转型示范区” 率先实施,目标打造为生态引领、城乡融合和产业提质的示范片区。
推行“田长制”“林长制”
全域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带上手机,骑上自行车,庄桥街道西卫桥村的梁英杰开始了他的日常“巡田之旅”。作为西卫桥村的一名耕地巡查员,巡查“责任田”是梁英杰每周的任务之一。
今年10月,江北区田长制体系正式搭建完成。耕地保护“田长制”, 按区、街道(镇)、村三级设立田长,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机制,依托“耕地智保”数字平台,采用“技防+人防”监管体系,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搭建人员架构,合力耕好“责任田”。据了解,自今年5月以来,江北区提前谋划,迅速行动,全区已设置107名田长和150名村级巡查员,田长巡查次数420次,村级巡查员开展巡查18139次,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一轮村级巡查任务。
除了“田长制”,江北区还全面推行“林长制”。江北区作为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和全市首个松材线虫病疫区拔除单位,现有松林面积13897亩,松林资源主要松类以马尾松、黑松、湿地松为主。为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江北区全面推行“林长制”。目前共设置区级林长(警长)4名,乡镇级林长(警长)20名,村级林长79名、警长19名,护林员80名。通过落实防控责任、开展科学防控、加强检疫监管等措施,探索出的“宁波经验江北模式”为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推进了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