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党建引领发展 实干打造“幸福村”
——黄岩山前村以“两学一做”为抓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
2016年10月09日 17:05:47 来源: 台州日报 通讯员 张圣璐 陈月

  浙江在线10月9日讯 中秋过后,徜徉在黄岩区南城街道山前村,桂花的阵阵清香让人沉醉;水波粼粼的岙兜里湖,别墅式新居倒映其中,村民们在湖边散步或闲聊,自得其乐……

  该村党支部想方设法兴村富民,创新方式谋求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实干为民的村庄发展新路子。

  眼下,山前村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党建+”的工作模式,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做学理论、做实事的先行者,有效推动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  

  激活“小细胞”,释放“大能量”

  “‘莫兰蒂’台风来临,下午的党员活动日我说下村里的抗台防灾工作,然后大家分头去自己的联系户宣传抗台。特别是在老小区里一些村民家的地下室有堆放杂物的,请大家上门告知,及时清理,防止水淹。”9月15日下午,山前村办公楼会议室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岩荣说道。

  每月15日是山前村的党员固定活动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党员们坚持边学边做,以做促学,把开展志愿服务、助力美丽乡村作为他们“做”的主战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平时的15日,党员们会坐在一起集中学习,或民主议事。但当天受台风影响,简短的任务布置后,大家就去自己的联系户忙开了。室外是越下越猛的瓢泼大雨,党员们一头扎进雨里,渐渐模糊在视线里。

  帮忙搬冰箱,垫高一些家电,那晚,村里的党员们到联系户开展了抗洪工作。“第二天我家一楼进水都到膝盖了,如果没有他们过来帮忙提前准备,大晚上睡着了,估计冰箱、电动车都进水了。”住在老小区的张老伯说。

  在山前村,每个党员都在家门口悬挂共产党员户的标识。党员们接受群众监督,并建立了“1+N”联系帮带制度,也就是党员联系户制度。由党员自主挑选平时关系好、地理位置近的村民作为联系户,这样方便党员们“进得了门,说得了话,做得了工作”。这也是张岩荣想出来的“阵线”前移法。通过村班子发动党员、党员联系群众,这样一级带一级、党员带群众的模式,将党建和村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纳米”。

  坚持完善“三化十二制” 党员干部带头办实事

  多年来,山前村坚持和完善村级管理“三化十二制”,不断提升村内事务运行的民主化、规范化水平。“村账笔笔清、村事件件议、村务人人明”工作、党员干部道德诚信引领工程、村干部任期履诺考评管理等机制落实得非常到位,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好,村内各项工程推进也十分顺利。如今,山前村水清岸绿,别墅林立,已通过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验收。

  近日,山前村在征用土地工作中又创出了“新速度”。针对老街道路窄、交通拥堵的问题,按照“五议两公开”程序,村内以民主的方式决定在山前河的南面再修一条3米至4米宽的路。跨村协调用了3个月时间,本村却进展“神速”,仅用1天就完成了征地任务。

  征用土地时,党员户带头签订征地协议,并挨家挨户上门,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现在征地已经成为常态,老百姓也体谅我们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岩荣说。

  如今的山前村是个花园式的“幸福村”,而由于用地规划等历史原因,山前村曾有近20年未批地建房。2008年,黄岩区启动农房改造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在期盼已久的机遇面前,如何解决村民房屋改造的迫切需求与农房改造项目启动资金的矛盾,成了村“两委”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两个人去贷款!”村党支部书记张岩荣和村委会主任张胜荣在商量过后一拍即合。可是,两个人贷款的额度远远不够启动资金,也没人担保。几经交涉,银行同意由张岩荣和张胜荣作担保,村里党员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

  但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村里党员愿意担这么大的风险吗?山前村党员最后决定,全村党员以个人名义贷款,最后村党支部挑了20名年轻党员共贷款650万元。

  党员齐心,人人争先,山前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饱满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出了每个党员的活力,引领山前实现了由“水窟塘”到“花园村”“幸福村”的美丽蝶变,呈现出一派村美、民富、人和的新农村景象。最终,村“两委”班子也得到连选连任的“点赞”。

  构筑强村富民“快车道” 集体经济增收惠民生

  山前村原本集体经济较弱,为解决“没钱难办事”的问题,村党支部提出了“建物业、办实体、抓转型、促发展”的思路,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

  山前村有三分之二农户从事塑料日用品、服装帽业加工制造,产品低小散,市场竞争力弱。为改变这一状况,村党支部把从事个体加工制造的党员分片集中起来,建立了7个产业型党小组,请产业能人党员担任小组长,带动个体户“抱团”闯市场,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用工和技术等问题,仅此一项,全村实现年销售收入近5000万元。

  在落实党员“联系不漏户”制度过程中,党支部还主动让产业能人党员与村民群众结对“联亲”,并以项目援助、投资入股、技术扶持和提供岗位等方式,带动其他村民创业致富。

  如今, 汽车4S店、菜市场、物流基地,集体经济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去年,山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5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接近3万元。大多数村民也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民每年年底可以享受分红,老人按年纪不同发放福利,全体村民共享村里的发展成果,生活过得美滋滋。

  山前的楼房越来越靓,村民的笑脸越来越俏,幸福的背后是村班子的团结干事,尤其是村党支部的“存在感”。在“两学一做”过程中,山前村的每名党员干部都是一面“旗帜”,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效应,成为村庄发展的“助推器”,最终获得了群众的“点赞”。


标签: 党建;幸福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