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喀麦隆的Ebulle Stephen(艾布尔·斯蒂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台州好人”荣誉证书,成为首位外籍“台州好人”。
这位斯蒂芬先生,晚报多次报道过。这份荣誉,让他开心得不得了,打越洋电话告诉亲人,连发好几条朋友圈“昭告天下”,“我爱中国,爱台州,我要做更多好事,希望更多爱中国的外国人能加入到义工行列。”
“看到别人的笑脸很幸福”
1981年6月出生的斯蒂芬,老家在遥远的非洲喀麦隆。他是2007年来到中国的,辗转过好多个城市,2011年来到温岭做外教。
虽然长了一张老外的面孔,但斯蒂芬却有着一颗强烈的中国心。为了更彻底中国化,他娶了中国妻子,做起中国女婿。夫妻俩生养了3个女儿,现在安家在台州,有时候住温岭,有时候住椒江。
斯蒂芬是名“资深”义工,2013年加入温岭市城南义工服务队。
阿华是温岭城南义工服务队队长,是斯蒂芬走上义工道路的领路人。他告诉记者,只要有时间,斯蒂芬就会来参加“日行一善”志愿活动。几年下来,敬老、助残、环保、助学,各种公益活动参加了近百场,服务时长达到200多小时。
疫情期间,斯蒂芬还专门为家乡人民录制预防新冠肺炎和佩戴口罩的视频,帮助家乡共同抗疫。
斯蒂芬是去年9月份,被台州市文明办评为2020年第二季度“台州好人”。因为疫情的原因,阿华他们几天前才从温岭市文明办拿到证书。
生活需要仪式感,义工队专门搞了一个颁奖仪式。仪式放在温岭市湖漫水库边上举行,这是温岭最大的水库。
为什么选择在水库边?阿华说因为斯蒂芬的家乡在大海边,他特别喜欢水。
为斯蒂芬颁发证书的,是义工队的小伙伴。收好证书,斯蒂芬和小伙伴们一起,投入到捡垃圾活动。
“真正的幸福,是你可以让别人开心地微笑。”斯蒂芬说,做义工让他有机会把微笑写在更多人的脸上,“做义工能帮别人,很快乐,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也很有意义,我会一直做下去。”
“台州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城市”
“我爱中国,爱台州!”斯蒂芬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友好和伟大的国家,台州人民非常善良和热情,他非常喜爱这里。
“第一次来这里,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斯蒂芬说自己很喜欢台州,特别是温岭,“喜欢这里的山和海,也喜欢这里的人们,这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城市。”在斯蒂芬眼里,温岭人很热情,“他们喜欢跟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玩,一起做各种开心的事。”
在斯蒂芬印象里,温岭人都是乐天派,即便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脸上都写满了笑意:“有一个百岁老人,虽然独自生活,但很乐观;一个男人坐在轮椅上,但他脸上总挂着微笑;还有一个小女孩,父母都是残疾人,但她脸上还是挂着微笑。”
台州人不仅热情,还善良,“我们来这边已经好多年了,回想起来,这些年我们也碰到过不少困难,但是善良的台州人对我们很友好,对我们伸出许多援手。”
每次出去做义工,斯蒂芬尽可能带着孩子一起去,“在非洲,我们有一个谚语:有人对我好,比我有钱更开心,我要让女儿从小学会帮助和分享。”
越来越多的老外加入到义工队伍
像斯蒂芬这样的“洋义工”,台州还不少,城南义工服务队就有40多人。
阿华清楚记得,洋义工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在2014年6月12日。
这天,义工队计划到照谷村上洞自然村做服务。上洞自然村差不多是温岭最偏远的山村,离市区有20多公里。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10来个留守老人。这个村是义工队结对的村庄,义工们定期进村,帮老人们理发,给他们量血压做义诊等。
6月11日这天,阿华像往常一样,把活动信息发在微信群里,义工们自愿报名。义工“哈利”(网名)很快报了名,并且留言要带一个朋友过来。
看到“哈利”的朋友,阿华有点呆了:是个美女老外,叫Rachel,来自美国,在温岭做外教。
义工队里出现洋面孔,阿华惊讶,其他队员也惊讶,山里的老人更惊讶,“可以用‘震惊’来形容,有的老人还擦擦眼睛,怀疑自己看花眼了。”
活这么老,第一次看到老外进村,第一次跟老外面对面接触,仿佛油里加了水,村里简直沸腾了。
这之后,越来越多的洋面孔,出现在义工队里。目前义工队有着40多名老外义工,来自美国、英国、喀麦隆、白俄罗斯……五大洲都有。
阿华说,山里的老人们,特别喜欢这些洋义工到来。虽然语言不通,但老人和洋义工们相处得很开心。“互相握手,热情拥抱。”阿华说,洋义工们和老人们用笑容和肢体语言,传递心头的快乐和友善,“双方都很快乐,走的时候,都依依不舍。”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