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民兵在日常训练中。
84岁的李其凤(中)讲述女子民兵班的往事。
玉环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
女民兵为访客讲述民兵营经历的重大事件。
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营史馆。
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是玉环红色历史的一个耀眼光环。
自1948年5月建立以来,这支民兵队伍不断做出超越想象的贡献。1960年4月,坎门民兵营营长郭口顺和李其凤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接见。1964年10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浙江省军区授予坎门基干民兵营“英雄基干民兵营”称号。
它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
一代代迎风而立的坎门民兵的坚毅身躯,成就了民兵营无上的光荣。
男儿有志,勇抗强敌
坎门,一个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小镇。这里是天然渔港。出港湾,东与洋屿、鸡山、披山、大鹿隔海对峙,过了披山洋,还可北窥大陈岛,南视南鹿岛和洞头。
它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发展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它还被孤守台州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视为必须占据的要塞。
1948年至1955年,为了打通海上交通线,国民党军日夜派遣特务进行破坏,屡屡拼凑残兵偷袭进犯。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迎头痛击他们并取得多次重大胜利的,是一支民兵队伍。
1948年5月,郭口顺担任中共坎门工农支部书记,与曾富丁、王云荣、陈通金、林森木、池加寿等八人研究决定建立坎门民兵组织。
因为没有武器,这支队伍的主要任务是秘密张贴标语、侦探敌情、递送信件。他们经常借摇舶贩运物资的机会,监视国民党水警队动态,通过军队士兵了解国民党武器装备等军事情报。
8月初,中共玉环区委正式批准建立坎门民兵队,郭口顺兼任队长,共有10名队员。这支队伍就是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的前身。
此后,民兵斗争范围随着形势发展而扩大。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玉环渔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始终深受剥削、压迫。“渔民头上三把刀,渔霸海匪加风暴”,与大海终生搏斗的坎门人,极具抗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很快投身反抗战斗。
1949年4月7日,玉环解放。坎门民兵收缴地主、渔霸的武器,武装自己。在玉环解放初期,他们积极配合解放军剿匪,担负站岗放哨、侦察敌情、当向导、传情报、运弹药、送粮草、抬伤员以及摇船掌舵等战勤任务,甚至直接配合部队作战或单独对敌作战。三年中,民兵队奉献了多场精彩的战斗。
1949年5月,11名坎门民兵凭借七八条“老套筒”,在赵三王山上抗击100多名窜犯坎门的国民党军,毙敌2人,俘敌9人。
1949年7月31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浙南行署绥靖军叶金饶部300多人分三路包抄坎门。因玉环县大队驻坎门第二中队和部分民兵接到上级命令,转移至楚门半岛另有任务,坎门只留9个民兵、6支步枪。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留守民兵毫无惧意,分成3组,以夜色为掩护,分别到街上、钓艚、花坪等地佯装大军过境,迷惑敌人。这场“空城计”完美奏效,搞不清状况的国民党军惴惴不安,毫无头绪。8月1日,坎门民兵配合玉环县大队英勇反击,歼敌80多人。在这场战斗中,刘木法、徐阿成、潘祥贵3名民兵被俘,于洞头英勇牺牲。
坎门民兵最引以为豪的一次战斗,发生在1951年5月5日。队长郭口顺率坎门民兵40多人、分乘6条小钓船,于南排山东南海面围歼国民党军武装船,毙敌3人,俘敌5人,缴获1艘大帆船、1挺重机枪、4支长短枪、5000多发子弹,而民兵无一人伤亡。此战例被解放军总参谋部制成电动模型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坎门女兵,名不虚传
如今的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由一支12人女民兵班集体驻扎。对此,很多初访者有一肚子疑问。
今年84岁的李其凤,每次都以一段生动的讲述,让初访者心生感佩。
“我是当年女子民兵班的班长。在男民兵保卫家乡的时候,我们12个女子,一手拉网,一手扛枪,无怨无悔地为党和人民做奉献。”
李其凤告诉记者,坎门妇女拥有勇敢、坚韧的品质。大多数女子是渔家女,男人常年出海,她们既当爹又当妈,将一个家操持得有条不紊。这种品质,在解放初期的坎门,很快编织成一张强有力的后方支援网。
1953年6月,坎门妇女成立了“三队一组”(即担架队、运输队、洗衣队、烧饭组),为部队战士做鞋垫、送军粮。坎门妇女郑桂兰、蔡金莲,曾在一次战斗结束后连续七天七夜为战士们洗血衣,留下“渔姑七夜洗血衣”的故事。
1958年,坎门民兵营成立后,李其凤和11名一同加入民兵队伍的妇女,组成女子民兵班。
她们是大名鼎鼎的“十二女将”,“当初我们来当民兵是很难的。有些难是因为家人反对,更多的艰难是当女民兵的付出。白天,我们风吹日晒,既要下海,种海带、捕鱼、钓虾,还要入田种稻、饲养生猪。晚上,我们巡逻放哨,苦练军事素养。可以说,我们比一些男民兵付出的还多”。
因成绩突出,1960年,李其凤作为女民兵代表,应邀去北京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并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还授予她一支半自动步枪。
提起这把枪,李其凤分享了一件至今犹在眼前的荣誉往事。
“1964年5月,谭政大将到坎门民兵营视察工作。那天是下雨天,谭将军点名要考核‘十二女将’。我们很激动,熟练地表演了队列、刺杀、手榴弹投掷等。没想到,将军突然来到年龄最小、身材最矮的女民兵商世招面前,说让她表演实弹射击。商世招才16岁,却一点不怕,100米远的靶位,她‘砰、砰、砰’三枪,正中靶心。谭将军对她直竖大拇指。后来,将军又要求我用毛主席授予的那支半自动步枪,来一个俯角射击。我这三枪,也打中了。他说,‘十二女将’,名不虚传呐!”
1990年,玉环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女子民兵哨所创立。
峥嵘岁月已经远去,昔日的“十二女将”,陆续有人故去,但李其凤还会经常去女子民兵哨所,走走,看看。
青春风华,为国为民
“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女子民兵哨所三面环海,北靠大墩山,西有坎门港,东有钓艚港,南与洞头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突出,视野开阔,可监控乐清湾入口海域和坎门港进出船只,观察到附近海域大小15个岛屿,与披山驻军、大麦屿二类民兵哨所构成近海、口岸、内港监控网络……”
这段地理位置的描述,加上丰富、具体的坎门民兵营历史,是包括杨笑笑在内的12名女子哨所民兵熟背于心的内容。
1969年,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就建立了营史展览室。2008年7月,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营史展览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女民兵们为一批批访客讲述民兵营经历的重大事件。
今年8月,杨笑笑即将迎来在民兵营的第4个年头,这个人如其名、总是微笑的24岁清港女孩,是现任哨长。让人惊讶的是,看上去文弱温柔的她,在入伍第一年,就因表现出色成为副哨长。
作为一类哨所,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女子民兵哨所要求全员脱产服役。也就是说,服役的两年内,女子民兵和正规服役的女兵别无二致。
当兵是不是很苦,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杨笑笑。
“我们肯定不是最苦的。建哨之初的那批女民兵,徒手在长满蒿草的荒坡盖房子。稍后来的女兵们,喝水都要从山下挑,鞋子、衣服也是上一批留给下一批用。到我们这一批,已经很幸福了。”杨笑笑顿了一顿,“要说苦,第一个星期需要背一整本书的讲解词,真的把我们很多人弄哭了。”
她语气轻松,但明显晒黑的肤色,已经诉说了她们并不轻松的日常。
除了常规军事训练,女民兵的另一重要职责是放哨监察。
海面的观察与雷达的使用,是哨员必须具备的技能。在哨所的制高点,有一个圆形的岗亭,亭内设有望远镜,亭上装有雷达。每天早上6时到下午6时,2名哨员在此执勤。
在观察室内,有一部高倍望远镜,可以监控海面的动态,执勤哨员发现渔船行驶的时间,渔船的种类、去向等,都要一一写在记录本上。
这项枯燥的工作,姑娘们做得一丝不苟。“我们已经学会享受这种安静。我们还常常开玩笑说,风光这么好的海景别墅,我们领着工资住,太过意不去了。”
“设立女子民兵哨所的意义,不仅是传承光荣,更是对下一代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多次,前来参观的小学生会围着她们好奇地提问,为什么来当兵?听到女民兵的回答,孩子们对国家、对青春、对理想,会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坎门街道人武部部长杨金聪说。
玉环市人武部政委朱东升表示:“随着时代的前进,女子哨所的军事作用已经逐步减弱,社会职能正在逐步放大。希望大家通过对女子民兵以及坎门民兵的历史深入了解,对党的革命精神有更全面的认识。”
本文参考资料:《永不褪色的记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