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黄岩完善校地合作机制,“教授天团”闪耀共富实践
2021年11月30日 09:16:31 来源: 台州日报 记者 沈海洲

  田生科在橘园指导。 (资料图片)

  杨教授、谈教授、田教授……

  黄岩乡间,提起一位位身边的教授,村民们脸上洋溢着骄傲。在轻柔细腻的黄岩方言中,“教授”的发音,更带着几分发自内心的尊重、感激。

  村民口中的教授们,是黄岩在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标杆进程中,柔性引进清华、同济、浙大等名校的专家。

  黄岩区历任领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教授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远道而来的教授躬身入局,将论文写在橘乡山水间。

  “产学研”融合,智力资源和本土优势碰撞——“教授天团”的黄岩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县域共富的样本意义

  11月20日上午,清华-黄岩“共同富裕县域标准课题”专家论证研讨会线上召开。经过几轮调研、探讨,该课题已完成初稿。

  5月19日,黄岩区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校地合作,共同探索县域层面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

  黄岩探索县域共富路径具有样本意义。

  黄岩县域内,东西部差别巨大——西部山区的7个乡镇、11万户籍人口受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缓慢;东部的永宁江沿岸,产业兴旺,是台州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块之一。

  如何消弭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沟壑,实现共同富裕,黄岩需要更宽的视野与更高的站位。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说:“共同富裕县域标准课题,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跨学科科研团队,理论结合实际的学术下沉。目标是以黄岩为样板,打造具有标杆效应的共同富裕县域评价体系,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县域样本。”

  黄岩上一个具备全国影响力的样本,是发端于2012年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在黄岩的“新乡土主义”规划实践。位于乌岩头、沙滩两个古村落的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已接待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2万多人的考察、培训。

  引进高校教授,难就难在扎根。

  作为黄岩美丽乡村“总规划师”,杨贵庆持续9年,每半月到黄岩一次,一门心思扎进乡村里做规划项目。在他的推动下,乌岩头、沙滩等凋敝的“空心村”活态再生,村民们“打开门就能赚钱。”例如,在旅游的带动下,沙滩村的阿玲馒头名声鹊起,多时一天能卖出上万个。

  根植于黄岩实践,杨贵庆指导完成相关主题硕士学位论文15篇、学术期刊论文20篇,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发布报告《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把沙滩村等作为案例。

  “黄岩的乡村没有太震撼的绿水青山,但就是这样平平常常的乡村,也能有金山银山,这才有推广意义。”杨贵庆说。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给果树补光,大多数人闻所未闻。

  浙江大学副教授田生科,就在做这样的事。他给挂果的柑橘树挂上补光灯,树下覆盖白色反光膜,“补光能使叶下果实着色更佳,还可以提高糖度”。

  2018年,田生科在宁溪镇岭根村流转200亩土地,种植红美人。

  种橘子,黄岩人很熟悉,但田生科的方法却让人耳目一新——物联网、设施农业、限根栽培、水肥一体……果园集纳多种前沿科技,代表着现代农业未来趋势,成为全省首批、黄岩首个数字农业工厂试点示范。

  传统的农业完全依靠经验,田生科的理想是依靠大数据,进行可控条件下的弱势栽培,实现药肥双减,提升柑橘品质。

  田生科是黄岩“科技兴橘”的一面旗帜,“种植品种迭代、农业数字化,讲十遍,不如去田教授果园里看一下。”黄岩农技推广人员经常这样说。

  共同富裕,产业兴旺是物质基础。

  柑橘是黄岩最著名的农产品,黄岩区依托田生科团队在岭根村建立柑橘绿色发展关键技术中心,开展“精品柑橘绿色智慧栽培模式”研究,并将成果全区推广。

  高桥街道下浦郑村的米面有着百年传承,口感爽滑、米香浓郁,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但是一家一户手工制作方式,劳动效率低下、卫生状况堪忧。

  2019年,高桥街道与和浙江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开展深度合作,优化升级这一传统产业。

  作为下浦郑村米面产业振兴项目的负责人,浙江工业大学食品营养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博士长期蹲点下浦郑村,指导建设米面集中加工点,米面生产向机械化转型。

  村民胡晨戬介绍,以前一天最多做两三百斤米,现在借助机器,一天能做到七八百斤米,收入翻了三番,在专家指导下,他还研发出七彩米面新产品。

  约束条件下巧解“方程”

  长潭水库是台州的“大水缸”,黄岩区划定库区生态保护红线,严格限制产业发展。

  在环境敏感区域,保护环境与农民增收如何兼顾?

  郭建平为富山乡带来了锦鲤与日本稻米。

  郭建平,浙江海洋大学副教授,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扎根富山乡17年的省科技特派员。

  富山乡平均海拔在六七百米,水稻和蔬菜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目前,郭建平扶持的高山锦鲤养殖户,年户收入可达十万元左右,而日本稻米,效益比普通杂交稻至少翻了一番。

  “田里养殖锦鲤,农药就不能用了,同时鱼能吃掉水田里的病虫。”郭建平这样解释“鱼稻共生”生态优势。

  同样出于环保的考量,黄岩出台政策,鼓励库区农民种植药材。

  2018年3月,谈献和教授被黄岩区聘请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技术顾问,当时,他刚从南京中医药大学退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每月,谈献和从南京到黄岩待上一星期,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这位编写了多本高校教材的老教授,从种什么到怎么种,以及后期的施肥、病虫害防护,在林下、田头手把手指导黄岩药农。

  三年间,谈献和为黄岩制定了药材产业规划、确定重点发展品种、完成野生药用资源调查、指导药用植物园试营业……

  上郑乡美丰村菜头肾效益显著,谈献和帮助联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优质菜头肾种源选育、产品性状鉴别与有效成分分析、林下栽培规范化生产技术等研究,为菜头肾产业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三年间,黄岩药材种植面积从不到2000亩跃升到了1.1万亩,品种达到了30多个。而规模化的种植又带动了农民家门口的充分就业,根据黄岩农业农村局对14家中药材基地的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亩年支出劳务工资3162元,付给农民的平均日工资123元。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

  潮济老街、头陀老街、瓦瓷窑村……九年间,杨贵庆团队在黄岩大地留下一大批高水准的“作品”。

  杨贵庆规划手法的第一步是“文化定桩”,寻找村民的文化认同点,沙滩村的太尉殿、贡橘园的橘三仙都堪称杨贵庆规划中的文眼。

  日前,屿头的柔川景区,举行“宋韵游园”活动,十里红妆、诗、花、茶等艺术表演,开启一段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古村落的复兴,带来了人气,赓续了文脉,润泽了群众的精神富有。

  与杨贵庆一样,夏盛品也是一位行走在黄岩乡间的文化使者。夏盛品是浙江师范大学艺术设计教授,黄岩区文化礼堂改造顾问。

  2014年以来,夏盛品团队,在黄岩设计改造了40余家农村文化礼堂。

  “因地制宜,个性鲜明,不花太多钱。”这是村民们对他的评价。

  宁溪镇白鹭湾村改造是夏盛品的代表作,这个长潭水库边的山村,房子上画满了整面的版画,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

  原本默默无闻的白鹭湾,经过“点化”,一下子成了“网红村”。

  发现美、展示美是艺术家的职责,夏盛品的文化礼堂改造设计,就是寻找村庄的文化特征,再结合妙笔生花的创作,搭建群众身边的精神家园。

  在群山环抱的岭脚村,夏盛品用毛竹改造出了一个文化礼堂。“因为这个山村的特色是毛竹,我们就用毛竹作为材料,就地取材,与众不同。”

  下浦郑村文化礼堂的文化是从“面”里挖掘出来的。礼堂地址就选在米面加工基地内,周围和底层既是现代化的米面加工场地,也是文化礼堂的特色文化展示和体验空间。

  ……

  通过邀请同济、浙师大等高校深度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质升级,黄岩区已经培育出26家“五星级”文化礼堂、38家“四星级”文化礼堂,走在全市前列。

标签: 黄岩;教授;杨贵;富裕;柑橘;文化 责任编辑: 郑嘉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tznews/202111/W020211130333897236597.jpg

黄岩完善校地合作机制,“教授天团”闪耀共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