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救援中的王喜强
8月18日,浙江民安救援温州支队队员王喜强终于结束了长达7天的抢险救援工作,腾出时间修整自家受损严重的马场、苗圃。
今年44岁的王喜强是丽水缙云人,这次台风期间,他的孩子生病,他的生意受损,可他依然坚持奋战在温州救灾第一线。他和队友从乐清大荆到永嘉岩头,再深入重灾区永嘉山早村,抢通道路、搜寻失踪人员……他片刻都不敢放松。
昨天,记者对话了王喜强,听他讲述在防台救灾中一些感人“片段”。
通宵抢通“救援道路”
记者:你们队伍是什么时候开始参与救灾的?
王喜强:台风“利奇马”登陆前,我们团队已经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了防台救灾预案,全员24小时备勤待命。8月9日夜里就开始行动了,我们队伍先去了乐清大荆救灾,然后又去了永嘉岩头小港村救援,后来听说永嘉山早村受到重创,我们第一时间赶去了山早村。
记者:你们都做了哪些救援工作?
王喜强:我们到达山早村是在8月10日下午,由于山体滑坡阻断了进入山早村的道路,救援车开不进去,武警、消防以及民间救援队伍都在人工救援,没办法展开机械化救援。包括运送救援、生活物资,都是靠救援队员走小路人力搬运。当时,我们联系了兴业市政公司,请求提供两台挖掘机。后来交通部门也提供了两台挖掘机,当晚11时左右,4台挖掘机加上1台铲车在另一条应急变道共同作业,清理路障。8月11日凌晨5时08分,道路就抢通了。
后来,挖掘机又进村施救,把物资运进去,节省不少救援时间。
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
记者:你一共参与救援多少天?这次与以往救援行动有什么不同?
王喜强:从8月10日开始,总共6天,8月18日又加了一天“班”。每天救援时长不一定,最长的连续坚持了20多个小时。就是最开始的那天,8月10日下午一直忙到11日晚上才休息。有时候住在山早文化礼堂的安置点,打个地铺就睡了,有时候晚上回家,第二天早上再到灾区现场。最大感受是,我们以前救援都是自带干粮,或者是队伍后勤组给我们送吃的。这次我们也随身带了干粮,后来政府给我们送来了盒饭,我们挺感动的。我认为这也是救灾保障的一次进步吧。
记者:灾后天气炎热,对你们的救援有影响吗?
王喜强:我们队员救援素质还是很好的,经验丰富,装备齐全,每次作业前都有吃人丹等防暑药品。而且高温天对我们来说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基本在水里搜寻失踪人员,泡在水里降温。反而是武警、消防等人员,他们在岸上的灌木丛里搜寻,高温闷热,比我们更辛苦。
这次参与救灾,我们没有队员受伤,就是手脚起了水泡,不过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小事。
救完别人家才救自己家
记者:听说你在救灾前线,家里人一直都在找你,你没及时接到电话?
王喜强:8月10日晚上,我们在铺路作业时,所有人的手机都没电了,直到8月11日中午休息时,给手机充了电,才重新开机。那时看到手机里的第一条消息,就是我的小儿子脐带出血。我的小儿子出生才15天,老婆还在坐月子,老婆看到小儿子脐带出血很着急,找我带孩子送医院。我了解过,新生儿脐带出血是正常情况,不用太紧张,就开始安慰妻子。救援是有72小时的黄金时间,一刻不能停,比起救援,我的孩子脐带出血算是小事。到了8月12日夜里,全员休整,我才抽空带孩子去了趟医院,第二天又回到救援现场。
记者:孩子现在好点了吗?
王喜强:好像还有点脓血问题,接下来还要带去医院看。
记者:救援结束后,你这两天在做什么?
王喜强:顾了“大家”,再顾“小家”。这两天,我在修整自己的马场。我的损失也挺大的,马场原本预计9月开业,但这次整个马场被淹,原来待建的马厩马围栏场地变成石子滩,树木被拦腰折断,一片狼藉,更不用说集装箱搭建的房子,房子里的东西全被风吹走了。位于瓯海丽岙的苗圃稍微好一点,只需要整修一下大棚。这次差不多损失了20多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