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4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严粒粒) 作为同行,浙江大学基础医学系教授刘伟对大隅良典获诺奖很高兴。2001年至2007年,刘伟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那时他通过导师认识了大隅良典,“他是个十分和蔼的老人。”
多年来,作为细胞自噬研究领域的专家,两人在学术交流上互有来往。“2010年,中日两国几个重要的细胞自噬研究组组成了‘中日细胞自噬研讨会’,我的研究组也是其中一员。”
什么是细胞自噬?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它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细胞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主动反应。刘伟解释,简单地说,它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时,会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生命体借此维持蛋白代谢平衡及细胞环境稳定。这一过程在细胞废物清除、结构重建、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少有冬眠习性的哺乳类动物还会利用这一现象,让细胞内的物质再生以此维持生命。
自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能够消灭自身内部物质,方式是将其包裹进一个膜结构中,从而形成小型囊体并被输运至被称作“溶酶体”的回收机构进行分解。但细胞自噬的具体机制一直是一个谜。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找到了与自噬作用有关的关键基因。随后,他开始致力于阐明酵母菌体内自噬作用的背后机制,并发现与之相似的复杂过程也同样存在于人类细胞内。
细胞自噬近年来受到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与疾病的关联。
“自噬与细胞的衰老、肿瘤的发生,和帕金森、老年痴呆等神经类疾病都密切相关。”刘伟对细胞自噬机制研究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充分了解自噬机制,有助于我们对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据了解,适当地提高细胞基础自噬水平可能成为未来肿瘤预防的重要措施。“许多调节自噬的药物已经被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
“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不多,细胞自噬方面研究是其中之一。” 刘伟认为,“细胞自噬机制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不光对医学,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领域研究都会有重大影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