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昨揭晓
这项诺奖研究,可以使人更长寿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的原理机制获奖
2016年10月04日 03:56:59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张苗 章咪佳 丁颍鹃

showJPG.aspx_dbid=65&bc=a0003&rq=2016-10-04&fn=qjwb20161004a0003v01b003.jpg

  浙江在线10月4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张苗 章咪佳)北京时间10月3日17点33分,在瑞典卡洛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托马斯·佩勒曼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表彰他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

  当组委会在现场连线大隅良典时,这位教授获知得奖,意外之感透过电话传来:“我很惊讶!我正在我的实验室。”

  看到大隅教授的近照后,围观群众也很惊讶:“哦妈呀,宫崎骏得诺奖了!”20世纪40年代生人,三七分白发、络腮白胡子、只留两弯眉毛是黑色的。大隅教授和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距离,只有一副眼镜——前者搭配的是内敛的无框眼镜,后者则是黑框的。

  细胞自噬到底是什么

  吃饭要吃七分饱找到依据

  为什么大隅教授会成为今年的获奖者呢?我们先来看看他研究的细胞自噬到底是什么。

  所谓自噬作用,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相应地,自噬作用也可能降解潜在的毒性蛋白来阻止细胞损伤,或是阻止细胞的凋亡进程。然而自噬并不总是良性反应,它更像是在走投无路时进行的一场豪赌。

  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更关心这些研究会给我们今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通俗地理解,就是能使人更长寿。近年来,细胞自噬受到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与疾病的关联,首当其冲是衰老。

  “简单点说,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吃饭要吃七分饱,其实通过研究细胞自噬,这个理论是很有道理的。”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刘伟说,七分饱可以让细胞自噬,维持细胞的代谢,从而让人更长寿。

  另外,细胞自噬的研究对于治疗帕金森症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都有帮助。2013年的一项研究就指出一种与细胞自噬作用相关的基因若出现异常,会导致一种罕见的脑病。

  接下来,就是细胞自噬与肿瘤的关系了,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调节自噬的药物被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虽然到目前为止激活细胞自噬来预防肿瘤发生的直接临床依据稍显不足,但自噬在肿瘤早期发生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已被广泛证实, 因此适当地提高基础自噬水平可能成为未来肿瘤预防的重要措施。

  他对中国充满了感情

  曾到访过浙大的生化实验室

  作为同样从事细胞自噬研究的同行,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刘伟获知大隅教授得奖后,在电话那头跟钱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太兴奋了,太兴奋了,太兴奋了!”

  在他看来,这是对大隅良典一次众望所归的肯定。不管是大隅良典的弟子们,还是世界上其他的细胞自噬学者,大家都爱用“grandfather(祖父)”称呼大隅良典,因为他是这个领域的宗师级人物,另外,他的标签之一就是“慈祥”。

  刘伟和大隅良典第一次见面在2004年,那时候刘伟正在美国读博士后,大隅良典被邀请到刘伟所在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做交流。

  “他的话不多,说话的时候慢悠悠的。”刘伟回忆,“他的口音很重,就是大多数日本人说英文的那种口音,但是特别慢条斯理。”

  最彰显宗师级实力的,是大隅良典的PPT,展示了自己用酵母进行的细胞自噬研究,他做的酵母动态变化的动画,真是太漂亮了。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细胞自噬的刘伟,被震撼到了。

  2007年,刘伟回到国内,研究方向也基本确定为细胞自噬方面,现在国内几位研究细胞自噬的专家,也差不多是那时候回国确定研究方向的。

  就这样,中国的细胞自噬研究才被带动了起来。所以说,大隅良典与中国的细胞自噬研究关系匪浅。

  这之后不久,刘伟和几位同道开办了一场“中国细胞自噬研讨会”,他给大隅良典发了电子邮件,希望他能参加,“没想到他真的答应来了。”对这件事,刘伟用“心存感激”来形容,“因为当时中国的细胞自噬研究还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而他代表世界的巅峰状态,这是一种愿意‘下嫁’的姿态,没有他的支持,中国的细胞自噬研究不会发展这么快。”

  大隅良典对中国深怀感情,非常积极地推动中日科学的交流,2010年起,以大隅良典为主,中日科学家联合发起了中日细胞自噬会,“中国这边有五六个实验室,日本那边有五六个实验室,每年在中日两国轮流举办。”刘伟说,他带领的实验室同样也位列其中。

  2010年前后,大隅良典来到了刘伟在浙江大学的实验室,他和刘伟的学术交流甚至都能用“掏心窝子”来形容了。

  “他那一次给了我好多他做好的PPT,其中有很多重要资料甚至都还没有发表过。”刘伟又一次被这位“慈祥的老爷子”震惊到了,在学术界,这并不是一件常见的事情,“没有发表的资料,很容易被别人复制,但他根本不在乎这点,对我们就像对待他在日本的那些弟子一样,毫无保留。”

  在刘伟看来,大隅良典的层次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研究者了,“就像父亲那样的存在,他希望我们的研究都能有发展,希望细胞自噬领域有更大的进展,所以把他的研究成果没有保留地给了我们。”

  大隅良典的成长故事

  现在,大家都知道大隅良典是日本京都工业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分子细胞生物学家。

  可是再往前追溯呢?钱报记者在东京工业大学大隅研究室的网站上,找到一些有趣的细节。

  有一个图片库,按照时间顺序贴出了大隅教授和每届学生的合影。很有趣的是,顺着时间轴拉伸,你会见到1998年,当时在冈崎基础生物研究所工作时的大隅教授,还是一位胡子墨墨黑的教授。据说,这一脸络腮胡子,是上世纪70年代大隅良典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留学时候,就开始留起来的。

  除了留胡子,他还特别喜欢植物。图片集最近的一张照片,上传于2016年6月20日。照片上有6株四叶草。这张照片的说明文字大意是:这么珍贵的四叶草,这回找到那么多。

  大隅教授对植物的厚爱,还能从另一张照片上反映出来。

  在实验室成员介绍的页面上,大隅教授的介绍页面上,没有放他的照片,而是放了一盆枝繁叶茂的盆景植物照片,他在上面写下一段介绍和自己的签名。这是教授养了二十年的“本杰明”(学名:垂叶榕),“刚开始养的时候只有大概十片叶子呢。”

  这么有爱的教授,其实“脾气很倔”。他自己,周围人都这么说。

  大隅良典的父亲,是九州大学工学部矿山学的教授。比他大12岁的哥哥,是东京女子大学的名誉教授,经常会给他买些科学书籍。

  很自然的,大隅良典选择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大隅良典在高中时代,加入了化学部。少年时期就对显微镜、试管之类的实验工具非常熟悉了。“他还跟同学把医用酒精和蒸馏水混在一起,喝得脸通通红回家。”日媒报道说。

  不过他很倔嘛,因为父亲在九州大学,所以他大学考了东京大学,选了工学以外的专业。

  大隅良典果然做出了自己的成就。

  就在今年,大隅教授获得医学奖“Dr. Paul Janssen Award”,在获奖视频中,他平静地强调,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生物细胞研究者,希望自己的研究工作能够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细胞,作出一点贡献。

标签: 诺贝尔;医学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