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刚,现任舟山海关副关长,亲身参与和经历了近30年来海关历次重大改革。特别是近年来,在舟山群岛新区、浙江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实施中,他贯彻海关总署改革部署,认真研究设计方案,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佳莹)置身于舟山海关大楼,远望即是浩瀚东海。货轮、渔船扬帆出海,大型集装箱船往来其间,交织成一幅东方大港的开放画卷。
临近中午1点,舟山海关副关长朱刚风尘仆仆而来。“上午开了两个会,下午还要陪同一个调研团考察自贸试验区。”今年正值舟山海关开关30周年,朱刚的海关关龄也正好满30年。这些年来,忙碌的朱刚,繁忙的舟山海关,大踏步迈向开放的舟山,几乎同频共振。
30年,舟山海关管辖的开放区域范围已增加到1344.8平方公里,是开关初期的3278倍,共涉及开放水域、陆域56个区块。近年来,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一批批改革开放的先行试点经验推向全国。朱刚和他身后的舟山海关人,一路见证了舟山的改革开放之路。
2011年,嵊泗马迹山码头,朱刚(左二)在外籍铁矿砂船上监管。 舟山海关供图
舟山海关的
第一批关员
“你看这张30年前的照片。”为了这次采访,朱刚找出了好几张老照片。手里这张有些模糊的黑白照片拍摄于1988年4月1日,当天,舟山召开舟山港开放一周年、舟山海关成立、舟山大厦落成联合大会。照片中,那块舟山海关的标牌还倚靠在主席台一边,转眼间已威风赫赫地迎着东海的海风高挂了30年。
舟山,天然鱼仓,深水良港。改革开放一开始,开放就成为这座曾经偏远“小岛”的底色。1980年底,宁波海关便在舟山设立沈家门监管站。1987年4月1日,舟山港正式对外开放,同一天,宁波海关沈家门监管站转为舟山海关筹备处,彼时,筹备处临时租借的两间办公室里仅有三四个人,而如今的舟山海关已经发展成一支百余人的专业队伍。
“我的关龄和舟山海关的建关时间一样长。”这个别致的共同点让朱刚很是兴奋。1988年,刚高中毕业的朱刚遇上了舟山海关的第一批招考。“当年考官问我为什么要来报考海关,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的回答:穿着一身制服,在国境线上替国家守护国门,多威风啊。”
这是那一年朱刚眼前的舟山:每年舟山海关监管的船舶仅260艘次,海关监管的出口产品以水产品为主,身处中国最大渔场的舟山人开始成为中国远洋渔业的开拓者……
“身处这样一个拥有特殊区位的开放前哨,改革和创新从开关之日起就融入我们的使命里。当年的‘洋地冰鲜鱼出口’新政就出自舟山海关,还挺轰动的呢!”朱刚的言谈里透着骄傲。
彼时舟山的冰鲜鱼不仅深受日本市场的青睐,更为国家赢得了大量外汇。然而,按照当时的海关政策,舟山渔民在海上完成捕捞作业后,要将冰鲜鱼运抵舟山,经报关后再出口日本。“冰鲜鱼船在海上多一个来回,会耽误时间,增加成本,不利于保鲜,很多企业建议海关简便手续。我们老关长了解到企业需求后,来回奔波向上级海关反映情况,争取先行先试。”新政落地后,企业可以在舟山办理船舶空载出境手续,在洋地(外海渔场)装载鱼货后直接出口日本,之后企业凭日本市场的收货凭证等向海关如实申报,避免了来回折腾绕路,冰鲜鱼出口随之大幅增长。何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亲历的这番改革在朱刚心头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爬”渔船到
“爬”巨轮
如果问朱刚,最初到舟山海关时干的最多的是什么,你会得到两个字“爬船”。在船舶监管量较少的年代,每艘船舶进境,海关、边检等四家口岸单位便要派人登船联检,爬软梯,登甲板,一个上午少说也要爬四五艘。而到了1993年,朱刚意识到,随着这座深水良港影响力的提升,他们爬的船正越来越“高大上”。
1993年2月11日,总载重31.8万吨的超级油轮“兰姆帕斯”号逐浪而来,在海上掀起一阵阵波浪。朱刚的同事们早已在引航艇上等待许久,这些年虽然也见过不少“大家伙”,但当仰头望见如此高大的巨轮,大伙儿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
“那一天整个舟山港是沸腾的,眼前巨大的输油臂把原油源源不断地输往油罐,创下了舟山港引靠吨级船舶和国内港口引靠超大型船舶的最大纪录。”巨轮靠泊归功于中石化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在舟山岙山岛上建成的全国第一座大型商用石油转运基地,正是源于这步妙子,舟山港从以水产品进出口为主的港口,开始成为大宗商品进口口岸,与油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是在1993年,舟山进出口货运量达到前一年的三倍之多。“博格斯坦”号、“远见海”号……此后,朱刚在舟山见识到了越来越多船舶中的世界之最。舟山港的地位不断跃升,开放力度持续加大,随着宝钢马迹山矿砂中转基地、中石化册子岛原油中转基地等一批特大型港口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舟山从一个地方小港,发展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物资储运中转基地和长三角外贸物流基地。
海关的职责是什么?在2001年以前朱刚会告诉你,“依法行政,为国把关”,而2001年以后,海关的工作方针又加上了八个字,“服务经济,促进发展”。那一年,也正是中国加入WTO之年,八字之变是海关职能之变,背后则是理念之变、开放程度之变。
“我也曾经在窗口工作过,当时企业报关一定要到海关窗口来填写报关单,来回一折腾,费时费力。”说着,朱刚用手比画起来,那时的报关单是大开张的,一式多份,下面垫着一层层复写纸。由于没有电脑系统,填好的报关单会被放进一间档案室内像小山一样堆放起来,每隔几年销毁一次。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对于企业和海关而言,这样的工作量都是沉重的负担。
怎么办?建立系统,缩短时间,走向无纸化。这些年来,朱刚经历了H883、H2000、H2010等一次次电子通关系统升级,报关单数据能够在全海关系统内准确快捷地传递查询,这才催生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通关模式。“以前海关报关大厅里来来往往都是人,报关员总是捧着大摞大摞的报关单证来回穿梭,现在你看,来的人零零星星,最忙的是在网上,许多流程的时间从以天计变成了以秒计。”朱刚说,舟山还是全国首个船舶无纸化通关口岸,企业抱着厚厚的纸质材料连跑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海事四个窗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因为他们明白,办事效率提升后省下的时间,对进出口企业而言是真金白银。
用脚步丈量
自贸试验区
每一次改革,对于身处开放最前沿的海关都是一次业务创新、理念创新的考验。面对舟山近10年来的变化,朱刚感叹,快跟不上节奏了!
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朱刚开始思考如何立足海岛群岛实际,构建群岛特色监管模式。2014年,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作为分管加工贸易和保税业务的副关长,他带领同事沉下心来,针对综保区衢山分区地理特点,优化悬水岛屿围网建设方案;研发应用“堆场管理可视化系统”,实现对铁矿砂远程动态监管,将铁矿砂通关时间压缩80%以上。
2017年4月,舟山又迎来了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正式挂牌。早在申报期朱刚就是舟山海关促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究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制定海关支持创新举措成了他的分内事。
“给你讲一条印象最深的吧。前段时间刚刚推出的不同税号油品混兑政策,我们前前后后研究调研了一年多时间。”朱刚记得,早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前的调研中,就有企业提出过油品混兑的需求。“企业最关心的就是价格问题。”朱刚说,在保税燃料油加注上舟山对标的是新加坡,可和人家相比,这里的价格却要高出约每吨15美元,谁能承受这么高的价差?“当时这些企业算给我听,如果实现混兑,仅这一条就能降下每吨3到5美元的成本。”
这是件大好事儿啊!朱刚心想。可跑回单位细细一查,朱刚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不仅是件好事,更是件难事:不少参与混兑的重要原料被列在国家规定的禁止类目录里,这是与国家现行政策相抵触的。
可试点试什么,试的就是敢于突破的勇气。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朱刚跑遍了在舟山的10家拥有保税燃料油经营资质的企业,跑遍了商务、安监、环保等相关单位,做调研,想办法。“当时我们意识到,一步到位困难太多,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办法,先期推出了‘同商品编码保税油品混兑’政策,至少是个方向和态度。”之后又突破了“前4位商品编码相同保税油品混兑”,最终,在海关最新一批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中,朱刚和同事们的心血终于变成了企业的红利,真正意义上的“不同税号油品混兑”政策正式落地,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是这批政策里最有含金量的。
“过去,舟山是远离大陆的偏远群岛,我们总是在学习和复制先进地区的政策,而现在,由我们调查研究,在舟山先行先试的政策正在不断向全国推广,加快全国各地的改革开放进程,这真正让我们觉得有价值、有奔头!”结束采访,朱刚看了看手表,赶忙站起身,稍稍整理了一下制服,随即赶往调研现场……
开放,弯道超车的法宝
记者 陈佳莹
改革开放四十载,沧桑巨变。舟山,一座远离大陆的小岛,成为了如今浙江开放的最前沿。
四十年前,舟山往来最多的是渔船,进出口的是水产品,岛上的百姓上一趟大陆要看天气的脸色。四十年后,大桥飞架东西,人流物流往来通达。小岛上,波音大飞机来了,世界石油巨头来了,国家战略屡屡青睐,改革开放先行试点频频落地。
这是一场理念之变。正如朱刚所说,几十年来,海关给人们的印象早已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国门守护者,他们更是服务外贸企业的“店小二”,制定开放新政的先行者,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服务经济、扩大开放理念的生根发芽。
这是一场战略之变。四十载舟山崛起的背后,是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勃勃雄心,是我们对以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的笃定坚持,更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践行。
开放,也是资源小省浙江四十年来弯道超车的法宝。浙江人敢闯敢试,敢于打破瓶瓶罐罐、条条框框,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浙江人敢于“走出去”,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嫁接别人的资源;浙江人大方“引进来”,把先进的技术管理为我所用。“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毫无疑问,下一个四十年,开放,仍将是浙江发展的主旋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