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傅国胜:心尖上的舞者
2018年12月10日 07:41:18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王家铃 盛羽

  傅国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心内科主任。邵逸夫医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第一个由港资捐建、外方管理的大型公立医院。多年来,傅国胜一直耕耘在临床一线,成为浙江省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推动者。先后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浙江省十大“微感动”人物、浙江大学好医生等荣誉。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王家铃 盛羽)日前的一个下午,一架从沙特阿拉伯达曼起飞的客机,平稳地抵达上海浦东机场,飞行逾14小时的傅国胜稍稍舒了口气。在沙特访问的两天,傅国胜完成了4例高难度系数手术,分享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邵逸夫医院)在“桡动脉入径介入治疗”的丰富经验,成为我国首位受邀在沙特进行手术带教的冠脉介入专家。“国内心血管介入手术、产品受到当地医生点赞,他们非常希望能来我们医院进修。”傅国胜说。开放和共享、合作与交融,深深根植于邵逸夫医院和如傅国胜一样的邵医人精神中,彰显着医者仁心。

  / 追梦 /

  心怀理想归去来

  1993年,杭州,桂子飘香季。29岁的年轻医生傅国胜,经历了人生两件“大事”:10月,他与相识多年的爱人完婚;11月,他被派往德国进修深造。

  同一年,他亦见证了与个人命运休戚相关的重磅事件——中国大陆首家全盘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理念运营的医院——邵逸夫医院,在杭州试运行。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医疗卫生领域,新理念如钱江潮水般猛烈涌来,前所未有的探索在浙江这片热土上实践——1989年,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与浙江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捐资1亿元人民币,兴建邵逸夫医院;在邵逸夫先生邀请下,美国著名的医科类大学罗马琳达大学派出十余位专家,负责邵逸夫医院的筹建和管理;1994年,邵逸夫医院正式开张运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第一个由港资捐建、外方管理的大型公立医院。

  当时,全国医疗卫生界将视线聚焦杭州,来自罗马琳达大学的专家学者,带着国外先进的技术、医学管理理念“扎根”邵逸夫医院,在中国大陆率先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

  这些“新鲜事”深深触动着傅国胜,让他对医疗新技术、新理念有了更为迫切的渴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放的浙江不断寻求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原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与德国两所大学建立深度互访关系。1993年,学校选派6名医生赴德国开启为期8个月的进修,在心血管专业中,刚崭露头角的傅国胜入选。虽新婚燕尔,但对专业医学技术的追求,让傅国胜毅然放下对家人的陪伴,前往德国,“国内心血管领域当时才刚刚起步,省内医院几乎都没有配备导管室,没有DSA介入手术室,我们与德国的差距不小。”

  时代给了年轻医生“走出去”的机遇,而傅国胜也没有令人失望。为了学到更多知识,他每天“早上最早到,晚上最晚归”,成了德国基尔大学心内科最勤快的中国医生,短短半年里,他关于“心衰病人的诊断与评估”的科研就有了初步成果。

  这位勤奋的中国学生得到了基尔大学心内科教授的再三挽留。想着作出成绩再归国的傅国胜共向原浙江医科大学提出了3次延长进修的申请。吸吮着知识的养分,傅国胜将一天时间掰成两天用,最终在基尔大学拿到博士学位。

  当时许多人觉得,傅国胜可能不回来了。但傅国胜内心却迫切地要回来——他希望能将海外所学更快、更好地转化为治病救人的“柳叶刀”,进一步推动国内心内科学科的发展。

  最终,怀着满腔抱负,傅国胜回国了。

  / 筑梦 /

  一片仁心谋仁术

  傅国胜正在诊治病人。 邵逸夫医院供图

  在开放的时代通途上,“中国传统医院管理模式”与“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相遇,邵逸夫医院成为中西方管理文化交融碰撞的一块试验田。

  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许多医院,医生看病时,患者会涌入诊室,医生无论是询诊还是探查,都会暴露病人隐私。为此,邵逸夫医院特地将诊室设置为小诊间,每次只允许一位患者进入。而在病房的天花板上,也装上床帘将病人隔开。这些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做法,在当时却让人耳目一新,每个身处邵逸夫医院的人都会被一连串的“改革举措”震撼:“全院不加床”“一人一病历号”“门诊预约制”“全院床位统一调配”“主诊医生负责制”……邵逸夫医院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

  1997年,对傅国胜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在世界级权威医学期刊《欧洲心脏杂志》上,傅国胜的学术著作公开发表,让国内外同行首次领略到这位“新生代”医生的风采。同年,傅国胜踏进邵逸夫医院借用DSA设备,再次被这里先进的设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深深吸引。“当时,许多同事被借调到邵逸夫医院,总是跟我提起那里的创新氛围,特别是‘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这与傅国胜内心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十分吻合。他深受感染,一直思索着如何才能更好地去践行。

  当时,在冠心病治疗上,传统的介入手术都是从大腿根经股动脉部进入,但对患者来说,会有较高的外周血管并发症,而在国际上新兴的一种经桡动脉介入术却能大大缓解患者负担,并助其早日康复。于是,傅国胜铆足了劲开展经桡动脉介入术,成为浙江最早实践并推广该技术的“第一人”。经过不断摸索,傅国胜很快完成个人价值的三级跳:在经桡动脉介入领域创造诸多医学成就,成为当年浙江医科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并逐渐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

  一花独放不如百花齐香。傅国胜心里明白,唯有培育一大批精湛的临床医生,才能让备受冠心病折磨的百姓获益,让服务患者的理念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2005年,傅国胜调至邵逸夫医院,他的人生开启了新阶段。在邵逸夫医院现代化管理理念的熏陶下,傅国胜将更多精力投注到推广新技术上,相继开设“邵逸夫医院心脏培训班”“邵逸夫医院高级桡动脉演示课堂”等项目,免费为全国心内科医生进行培训;连续12年举办西子国际心血管病联席会议,并与加拿大、美国专家等一起发起“桡动脉大师班”国际学术班。如今,在傅国胜带领下,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团队从只有7名医生发展为53名医生,其中,有44位博士、9位硕士,成为全国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又一高地。

  / 圆梦 /

  优质医疗惠基层

  图为邵逸夫医院(资料照片)。

  傅国胜时常感慨,自己与邵逸夫医院的发展“步调一致”,都是在改革开放40年浪潮里,经历从“引进来”到“沉下去”,再到“走出去”的历程。每当回望过往,对浙江医疗事业40年发展的印记,在傅国胜脑海里就像影片般一帧帧袭来:

  从小时候经历过的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各类高精尖设备应有尽有;从当年山村里只有“赤脚医生”,到如今家门口就能看到顶级专家;从原先的乡村诊所到当下的“国际化医院”……40年弹指一挥间,浙江医疗卫生事业已沧海桑田。

  就拿邵逸夫医院来说,它已然从一个对外开放历程中诞生的婴儿,出落成新时代意气风发的青年模样,发展成为拥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医学重点学科群、12个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国外先进医院管理理念、先进技术不断落地生根。2013年,浙江将医改的重点转到一个重要阵地:强基层,方法就是“双下沉、两提升”,让大医院带活小医院。于是,邵逸夫医院全面推动人财物下沉,与省内外30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帮扶关系,惠及基层群众。除“下沉”基层外,傅国胜还在龙游、江山、诸暨、德清、金华等地建立专家工作站,在全省来回跑。

  身为医生,傅国胜敬畏这份救死扶伤的职业。虽然身穿几十斤重的铅衣,总是一站数小时,常年受到介入手术的辐射,导致抵抗力极度下降,一度被医院“勒令”休整。可身体稍一恢复,傅国胜又回到手术台前。

  接受采访的那天下午,傅国胜结束一台手术后又立马奔赴宁波诊治病人。辞别时,他穿着黑色布鞋一路小跑而去,一如他多年来保持着的奔跑姿态。

  开放托起健康梦

  记者 李文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轴上,我国医疗资源经历了从相对匮乏到逐渐丰富、从“倒金字塔”式到“强根建基”的跨越式发展。据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傅国胜说,正是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现代医学管理、技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不仅为国内医院、医生带来了发展好机遇,而且搭建了他们这一代医学人建功立业的梦想舞台。而一座座“邵逸夫医院”、一个个“傅国胜”,成为实现全民健康的坚强根基。

  多年来开放的底色,绘就了一幅健康浙江的宏伟蓝图。当下,浙江人继续秉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持续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全面建设“医联体”“医共体”,不断深化“互联网+”医疗改革,让我省不管是山区还是海岛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通过网络或面对面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在当下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中,浙江,正奋楫再出发。

标签: 邵逸夫;医生;改革开放;桡动脉;心内科;中国大陆;管理;浙江大学...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