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徐琳(前左)在文化礼堂举办手工编织活动。 黄徐琳供图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市委报道组 魏衍方)新港村,和千千万万个浙江版图上的小圆点一样,是个平凡而不起眼的村子。这个地处桐乡市濮院镇北部的小村庄,村民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
这是2018年的一个普通的秋日傍晚,夕阳把稻田染成了金红色,稻田边的公园空地上,一栋白墙黑瓦的房子亮起了一盏盏暖黄色的灯,笑语欢歌不时传出。这是新港村每天最热闹的地方——农村文化礼堂。
78岁的老人黄松局站在稻田里,远远望着文化礼堂,心中有了两种滋味:一是羡慕——眼前的热闹,让黄松局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新港村,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一样的田,不一样的是一到夜晚,村里路上、空地上就看不见了人影,小山村显得有些寥落、有些孤寂;二是欣慰——孙女黄徐琳是这座农村文化礼堂的专职管理员,看着孙女把这份工作干得妥妥帖帖,村民们看到他就竖起大拇指夸赞黄徐琳,让老人心中止不住地骄傲和喜悦。
学生们在新港村文化礼堂举行活动。 黄徐琳供图
文化享受曾罕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978年,38岁的黄松局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脚下的土地。那时候,解决温饱已经不易,谈文化谈娱乐更是奢侈。
黄松局记得,上世纪70年代,县城的文化队一年才到村里演出一次。到了那天,大家总是早早从地里回来,搬着凳子赶去占座,全村人把场地围得满满当当。那架势赶得上现在年轻人追明星演唱会。
这也是濮院镇老文化站站长高伟胜的共同记忆。他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濮院镇自己组建了一支文化宣传队。但当年的濮院镇,交通基本靠水路,文化宣传队只能划着船进各个村送节目。没有场地,大家就克服困难在泥地上演出,偏远乡村一年最多也只能去一两次。直到后来公路多了,下村的次数才多了起来。
即便如此,对于村里人来说,这样的演出还是太过珍贵,文化享受就像做梦一样。那时候,即便看一场露天电影都很难,电影放映队在一个区内轮放,一个轮回至少4个月。为了看一场电影,一晚上来回走十多公里路是家常便饭。
挚爱文艺小苗苗
1993年,黄徐琳出生了。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她,对村里的一草一木,十分熟悉。
距离新港村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集镇,家里农活不忙的时候,爷爷奶奶总是带着年幼的黄徐琳去镇上的影剧院听说书。小小的讲台之上,说书先生用家乡话绘声绘色地呈现出《红楼梦》《水浒传》的画面,就是黄徐琳童年时印象最深刻的娱乐了。
在黄徐琳的记忆里,村里人的文化生活,基本得靠“自给自足”。爷爷喜欢锻炼,村里没有运动设施,他就在屋子的梁上自己挂了两个圈圈,空的时候就做做引体向上。奶奶喜欢听越剧,每到下午,总是准时守在收音机前听戏曲节目。后来有了电视机,傍晚时分,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便是最快乐的时光。
2005年,省委通过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决定。小小新港村也成了受益者。文艺演出队、文化大篷车陆续来到了乡里。过年的时候,新港村的戏曲连唱5天,12岁的黄徐琳就趴在戏台前连看了5天。爷爷则一直笑呵呵地陪在身边看着孙女。那时候,黄松局就发现,自家孙女可能是个搞文化的小苗苗。
上任首功建礼堂
农民经济富裕了,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探寻重构乡村文化价值秩序、维护乡村社会幸福和谐之路,2013年,浙江在全省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一个个新的精神文化地标拔地而起,新港村也把建设文化礼堂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5年11月,大学毕业的黄徐琳回村加入了基层文化管理服务队伍,想为家乡作点贡献。
等着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新建文化礼堂。
村里请的设计公司只负责“硬装”,“软装”全靠大家集思广益。为了充实文化礼堂的内容,黄徐琳和村干部一遍遍地开会,探讨各个区块的用途:哪间房做讲堂,哪间房做农家书屋,都要充分考虑到村民的使用方便。为了展示濮院镇毛衫经济的发展历程,他们在二楼开辟了独具特色的毛衫文化展示馆,既深化了记忆,也传承了乡愁。
2016年8月,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的新港村文化礼堂惊艳亮相。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非常美观,有礼堂、讲堂、文化长廊、文体活动场所,也有独具特色的便民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站、社团活动室。“一廊一馆两堂五室”的布局结构,充分体现了新港村“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理念。
“春风又绿江南,鲜花开满田野,新港,你是我生命的源泉……”漫步在文化长廊之中,抬头可见的村歌、村史、村规民约,彰显着新港村的历史与风貌;每年更换的寿星榜、能人榜,则展示着村庄的好家风。这些内容,都是黄徐琳在全村挨家挨户寻访,反复设计修改完成的,深深烙下“一村一品”的印记。
为了让文化礼堂更“年轻”,黄徐琳还融入了互联网元素。文化礼堂内WiFi信号全覆盖,礼堂活动可以通过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和推广,让村民及时知晓。
从此,村民们不仅有了健身活动的场所,也有了享受文化生活的乐园。爷爷奶奶闲着没事,都爱到文化礼堂来,黄徐琳专门设计的手工编织课程,也吸引着小朋友前来学习。文化礼堂开放之后,黄徐琳的微信里多了上百位新港村的村民,“阿姨们每到节假日都会问,最近文化礼堂有没有活动啊?”黄徐琳说,看着乡亲们的笑脸,工作越来越忙了,心里却是越来越甜。
2018年4月,新港村获评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先进典型。截至目前,已吸引了80余批次的团体前来参观。
重塑乡村新文化
文化礼堂建起来了,面对全村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黄徐琳陷入了更深的思考:如何挖掘村庄的文化能人,让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她走访了十多家农户发现,村民们喜欢戏曲的很多,有些老人随口就能唱上一段。说干就干,黄徐琳把会唱戏的村民们组织起来,聚成了一支戏曲队。
75岁的杜菊英是戏曲队的活跃分子,几乎天天都来文化礼堂“报到”。杜奶奶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越剧,经常走很远的路去看戏。“现在有了文化礼堂,家门口就可以看戏,我们还能上台去唱,别提多有劲了。”杜菊英说,她们在表演中找到了乐趣,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如今,新港村组建了10支文化团队:排舞队、乒乓球队、朗读队……作为总负责,黄徐琳不断激励团队创作,每年都会推出新的节目。这些文化队伍,也成了文艺演出的核心团队。
2018年初,新港村举办乡村春晚,黄徐琳也迎来了重大的挑战。她提前两个多月就开始准备,大到节目设计,小到订盒饭,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舞蹈要效果好,又不能太难。”黄徐琳说,为了帮平均年龄40多岁的排舞队阿姨们选节目,光是视频网站她就收藏了十多个,还请来了桐乡文化馆的老师进行技术指导。队员们争分夺秒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排练,最终,这个舞蹈结合书法送祝福的节目,给村民们带来一个欢乐祥和、团结喜庆的新年。
凭着这股热情,如今的新港村平均一年开展30余次活动,内容多姿多彩:包括“学最美、树新风、扬正气”“五水共治”“法治文化”进礼堂等宣传教育;春节祈福、清明祭祖、儿童开蒙、村干部就职礼仪等系列传统节庆、优秀民俗文化活动;“我们的村晚”“送影院进文化礼堂”“家风家训大比拼”等大型活动。过去喜欢打牌的老百姓,如今三不五时就往文化礼堂里跑,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村风民风也得到了巨大改变。
这两天,黄徐琳又在琢磨给2019年的“村晚”排节目了。在她看来,让家乡父老乐享文化生活,是她作为文化礼堂专职管理员的使命和职责。“希望文化礼堂能成为我们的心灵绿洲。”黄徐琳许下了这样的愿望,期待大家在文化礼堂“身有所憩”“心有所寄”,重塑崭新的乡村文化形态。
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
新港村文化礼堂,只是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历程中的一个缩影。
2013年,浙江省启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2018年9月21日,全省第一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文化礼堂正式启用。
从1家到1万家,6年来,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富有时代特征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路径。
礼堂建起来了,更需要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这离不开无数黄徐琳的努力。30位首届全省“最美文化礼堂人”中,有的是文化礼堂建设的发起者,有的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有的是热心文化事业的志愿者……在他们的辛勤付出之下,一个个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的农村文化礼堂拔地而起,成为了村庄最鲜明的文化地标。
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我们充分意识到,文明兴,乡村才能更兴;文化强,乡村才能更强。而文化礼堂正是这一进程中的璀璨结晶。
从今年起,浙江每年将建设3000家农村文化礼堂,到2022年,全省500人以上的村庄将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未来,放眼浙江版图,星罗棋布的文化礼堂,必将成为我省农村文化生活的“标配”,让浙江大地开满精神富有的繁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