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我们特别能战斗的团队,大家互相帮助,在病房里克服了一次次困难,挺过了一个个难关!”4月8日,刚刚结束隔离休养、正在家中修改护理科研的可行性报告的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邹晓月对记者说。
回忆起自己在武汉54天的驰援经历,邹晓月感触很深。1月27日晚,她和来自全省各地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组成了31人的队伍,从杭州出发,坐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
邹晓月驰援的武汉市肺科医院,是武汉最早一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这里的病患大多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严重的还使用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和CRRT(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邹晓月说,一想到他们急促的呼吸、渴盼的眼神,她就想早点进病房工作。
1月31日,医疗队在完成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上岗”增援。邹晓月承担了重症一区第一个大夜班的任务。“穿上防护服,动作比平常慢很多,体力消耗极大。第一个班结束后,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护目镜摘下全是水。”邹晓月说。
“救回一个患者,就是救回一个家庭。在生命面前,付出多少苦和累都不值一提。”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邹晓月细致耐心地做好危重症、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和生活护理。协助医生做纤支镜下吸痰、协助患者俯卧位通气、气管插管吸痰、倾倒呼吸机的冷凝水……每一个动作,都面临着风险,她却毫不退缩,毅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怎么做好声门下吸引?口腔护理的频次是多少?作为呼吸治疗师,邹晓月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和武汉市肺科医院的护理团队深入探讨,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一场场微信上的“讨论会”,常常一开就到深夜。
在队员心里,邹晓月就像个“大姐姐”,每次进入病区前都会给大家鼓劲,工作中总是尽力为组员解决各种问题,下班后也不忘贴心问候。“她就像一轮‘晓月’,温柔地照着病房,照亮了希望。”年轻的队友们说。
3月初,邹晓月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她所在的医疗队——浙江重症护理支援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对于荣誉,她平静地说:“我们只是付出了自己应该付出的,谢谢大家,是你们给我们力量,护我们周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