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舟山江海联运数据中心,登录企业端界面,输入信息、提交申请……不到1个小时,中国舟山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操作中心调度员任晨慧便完成了一艘外轮进港业务申报审批。“之前我们要分头向多个部门进行申报,还要提交大量纸质材料,现在只要通过江海联运数据中心一次就可完成,时间和成本大大节省。 ”任晨慧对记者说。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发挥舟山区位、岸线及航运综合优势,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谋划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增强国家战略物资安全保障能力,形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点。 6年多来,舟山始终牢记使命,持续打好“强基础、优服务、畅物流”组合拳,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江海联运量从2016年的4.26亿吨、1.63亿吨攀升到5.71亿吨和2.56亿吨,承担了长江经济带40%的铁矿石和50%的粮食中转运输。
如何提升这些大宗战略物资储运中转效率? 2016年起,舟山就锚定了一个目标:以数字化为抓手,构建江海联运一站式全场景服务。“全市目前有300多个泊位,第一步要全面调动港口资源,让货物进得来、进得快。 ”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要打通港航、海关等部门数据壁垒,推动市场主体共享生产作业信息。在舟山江海联运数据中心,各码头状态、船舶来港时间、作业信息等一目了然,结合分析各码头泊位长度、靠泊能力、作业时间等,可以提前合理调度,实现各码头泊位利用最大化。
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共享数据,重塑船舶进出港流程。船代企业可通过数据中心一次性向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进行船舶进港申报,数据自动推送到引航调度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缩减了船舶进港时间。据测算,以1艘30万吨油轮为例,通关时间减少后,货主可减少船舶租金约8万美元。
近日,舟山港兴港海运有限公司承接了“富宏6”散货船货物转运至江苏江阴的业务。该公司工作人员依靠江海联运数据中心的“航线找船”功能,筛选出了最符合要求的二程船。仅半天时间,就联系上船舶运营商,成功签订了合作协议。“没用这个系统前,我们都是根据以前积累的供应商信息,一个一个打电话联系询问,有时候找到一艘合适的二程船要耗费近2天时间。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已实现与长江25个港口节点共享“海进江、江出海”数据,让货物进港后无缝对接完成转运。
经过不断迭代,江海联运数据中心全面升级。目前已归集了港口、船舶等10大类、2200项、10.5亿条数据,构建了船舶进出港、货物装卸仓储、江海物流跟踪、现代航运服务、数据监测分析等五大核心业务,涵盖了通关引航、装卸作业、船舶补给、长江航道通告等从进港到出港的120项服务功能。
数据显示,中心年用户访问量已超过130万次,服务企业3000多家、船舶3.7万艘次,承载进出港货物5.7亿吨。据权威机构评估,通过数据中心,办理船舶进出港手续的时间从原来16小时压缩至2小时,船舶进出港时效最高提升97%,在港作业时效最高提升48%,为助力“双循环”、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