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842年,林则徐抗英禁烟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无端被贬。临行前,他写下这句诗来表达自己虽倍感疲惫但仍心怀家国的人生志向。
据史料记载,林则徐被革职后远戍新疆伊犁,而在此之前,他曾被派赴浙江协办海防,并在宁波镇海度过了短暂的35天。
历史如烟,昔日的古战场上,镇海炮台依然屹立,驻守在镇海海防前哨,与它相邻的是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
9月17日,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也将迎来各地的学生与游客,共同缅怀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一
镇海素有“海天雄镇”“浙东门户”之称,古时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明朝中叶以来,这里先后经历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四次闻名中外的反侵略战争。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即是近代中华民族反侵略英勇斗争的一次壮举。
1841年5月3日,因销烟一事被构陷,林则徐被调离广东、遣往沿海抗英前线,以四品卿衔奉旨赴浙,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于6月10日抵达宁波镇海,入驻镇海城内蛟川书院。民国《镇海县志》中留下了文字记载:“英人扰宁波,沿海骚动,在事者不能御,咸归咎于林则徐,诏褫则徐职,以四品卿衔,效力镇海军营。四月,则徐至镇海,日乘竹兜,渡大浃(今甬江),登高陟险,指画守御之方。”
来到镇海的次日,林则徐就到海防前线去察看地势军情。当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午后登招宝山,观山海形势,察看新旧炮位。”
此后,他又多次登临招宝山之巅的“威远城”,巡视招宝山西南麓的“靖海”营堡,其间多次渡过甬江口,登上与招宝山隔江相对的金鸡山察看。
虽近花甲之年,林则徐一如此前忠勇,为国家海防、民族振兴而不遗余力。
二
在镇海,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
即林则徐和军民一道,制造了可360度旋转的大炮,有力地抗击了入侵者。
当时中国沿海防务,基本战略方针均是“以守为攻”,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当时的海军力量和武器装备薄弱。于此,根据镇海海口的地理特点,林则徐到镇海的第三天,就和镇海炮局局员商议铸炮事宜,决定在金鸡山东北修筑长厚土堡,并安置大炮。
当时炮局缺少铸炮新资料,他就把自己从广东携来的《焦氏炮书》交给炮局,供铸炮参考。为了研制新式大炮和战船,林则徐多次召集炮局局员、余姚知县汪仲洋、嘉兴县丞龚振麟等有一定武器、科技知识的官员,共同进行研究和试制。
在浙、闽炮匠的通力合作下,大家突破难关,首先铸成了“八千斤重大铁炮”。
只不过,旧式炮架只能直线射击,不便发挥大炮威力,林则徐便找来了浙江巡抚刘韵珂等人,共同研究“拟数千斤重器置于上,畀一人之力,使之俯仰左右,旋转轰击”的新式炮架。
预想中的这种新式炮架,下安四轮,架面有磨盘,炮身置于盘上,可前推后拉,360度旋转,射击目标灵活。
一个月来众人夙兴夜寐,当时在全国最大、最重的大炮研制成功。这弥补了当时国内大炮威力和射程不能兼得的缺点,在抗英保卫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四轮枢机磨盘炮车在镇海仿制成功,如今就在宁波博物院展陈。
此后,大家苦心研究,还制成了“安南战船”和“车轮战船”,这是一种既适合当时我国国情,又吸收了西方技术的中西合璧的新型战船。
腐败的晚清政府,为讨好洋人,最后将林则徐发配边远之地。7月13日,林则徐正与同仁准备布置今后剿防事宜,不料当晚就传来了被流放伊犁的消息。万般无奈之下,林则徐在第二天下午被迫离开镇海,结束了他在镇海的军营生活。
至今,在镇海炮台遗迹上,高昂的炮口仍直指大海,似乎在诉说着林公当年的不屈不挠和铁骨铮铮。
三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历史中,林则徐留下了悲壮而又孤独的背影。
正如林则徐常说:“每念一身之获咎犹小,而国体之攸关甚大”。他明知自己因抗英而获罪,但在被贬斥之后还不断劝说、推动其他疆吏继续抗英,并为他们出谋划策。
不在其位,仍谋其政,可谓“知难而进”。这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将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人感佩。
1994年2月,镇海区委区政府决定“保护开发镇海口海防遗址,全面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工程”,政策一发布,即得到许多群众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年逾古稀的老将军、旅居海外的炎黄后代、在校大学生、普通退休老人纷纷捐款出力,为这项伟大的事业倾注了大量热情和心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人们纪念林则徐,既是怀念他为中华民族曾作出的伟大壮举,也是在纪念他的崇高品格和为民情怀。
多年来,镇海当地整合中国防空博览园、威远城、靖远炮台、镇远炮台等资源,不断推广海防文化,做强海防文旅品牌。
那些耳熟能详的海防故事被录成了节目,上传到听书APP等平台,被更多人所熟知;关于海防故事的书籍被送进了文化礼堂、图书馆、学校;通过京剧、电视连续剧、专题片等,艺术地再现了底蕴深厚的海防文化;“海防宣讲团”融入地道宁波话来生动讲述历史故事,进社区进乡村……那些历史印记,不断被活化传承,镌刻在国人心中。
纵览历史,一个国家往往在两个时期面临的风险压力最大,一个是积贫积弱之时,一个是发展振兴之时。这两个时期,国防力量的强弱,都是影响国运的重要砝码。积贫积弱的中国,用“切肤之痛”印证了这样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强国必须强国防。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林公的是:如今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防实力大大增强,我们已经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军民不畏强暴、抗击外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