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躺平”是对“二十条”的最大误读

字体:
—2022—
11/18
07:56:00
2022-11-18 07:56:00 来源:浙江宣传

  前不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一则重磅文件,特别是文件列出的“二十条”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引发了全网刷屏围观。

  “7+3”变“5+3”、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7天集中隔离变居家隔离……依靠短视频平台的吸睛标题,“二十条”在很多人眼中俨然成了国家“全面放开”的信号弹。随后多地宣布取消全员核酸,有人欢呼雀跃,也有人忧心忡忡。“躺平论”卷土重来,再次搅动起舆论。

  但如果耐心看完这份含有“二十条”的完整文件,便不难发现文件中反复强调的根本不是“放松放开”,而是“科学精准”。在这一关键节点推出“二十条”,为的是科学应对秋冬季更加复杂的防控形势,为的是进一步杜绝“层层加码”“一刀切”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为的是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绝不是为了“躺平”。可以说,“躺平”是对中国防疫政策最大的误读和最严重的损害。

  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就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反对“一封了之”和“一放了之”两种倾向,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一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疫情防控的动态调整亦是如此。

  在和新冠病毒斗智斗勇的近三年里,优化调整、迭代升级是我们一贯的工作节奏和风格,最新的防控方案迭代到了第九版,国家也不时下发各类文件为政策及时打补丁。

  可以说,“二十条”是近三年来中国防疫经验的最新智慧,是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决策,助力疫情防控更加科学精准高效。

  比如“赋码管理”等科技赋能。“二十条”中先后6次提到“赋码管理”,对高风险人群的精准赋码、科学用码、规范管码,体现了对“动态清零”毫不动摇的执行。

  比如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规定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划定,不得随意扩大等措施,对最大限度实现精确管控作出明确要求。

  比如针对入境人员开展活动提出的新概念“闭环泡泡”,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就是一种最小防疫单元的精细化操作。

  细读“二十条”文件,不难发现其中不止有“变则通、通则久”的操作谋略,也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打法。如再次重申坚持“动态清零”的重要意义,如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病毒在变异,传播规律、防控形势也在变化,人民群众的诉求有了新的侧重点,防疫措施当然要变,“二十条”就是基于科学研究的新措施新手段。但更要看到,防疫措施不断优化迭代的背后,是一以贯之的“动态清零”总方针,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二十条”的精髓,在于牢牢抓住当前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在精准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基础上努力实现动态平衡,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正确认识和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是我们理解“二十条”科学精准的防疫策略的前提。

  如果寄希望于“放开、共生、躺平”来缓解焦虑,无异于饮鸩止渴。早在今年5月,美国就宣告成为全球首个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的国家。根据测算,如果中国效仿美国加入“躺平国”行列,那么3年下来中国的死亡人数将超过400万。任何无视危机的侥幸、不切实际的幻想,都或将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不仅不符合更加精准科学有效的要求,也完全背离了疫情防控总方针、总策略和价值理念。

  要让“二十条”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科学精准防控效果,首先要回归到理解政策本身,不被“带节奏”的错误言论所迷惑,不被人云亦云的谣言牵着走,用理解达成共识,用共识形成支持,以最小代价夺取疫情防控攻坚战的胜利。

  二

  当前,全国各地都动了起来,纷纷研究出台“二十条”的落实举措。但具体实施落地中,是选择简单地“开个会”“抄一抄”“转一转”,还是逐条研究、量体裁衣、定制方案,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政策调整,解读要先行。新政策落地的关键时刻,官方权威信息最不能缺位,不能单凭一纸通告、一封信草草发布,让群众误会调整政策就是“不管了”“躺平了”。特别是针对老百姓关心的各地政策步调不一致怎么办、医疗资源调度能否及时到位、防护药品供应是否充足等问题,要及时解疑释惑;而针对容易引发恐慌的谣言和虚假信息,更要及时澄清,消除不良影响。

  有的地方片面曲解政策,冒出“躺平”苗头,根本上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有的地方防疫政策一天一个样,看似“与时俱进”,实则 “操之过急”“用力过猛”,缺少政治定力和精准研判。

  这些做法,是对人民群众的极端不负责,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极度浪费。现实中,也让群众无所适从,反而产生恐慌心理,被网友普遍“差评”。

  落实“二十条”举措,还要坚持各地实战管用的特色打法。比如,用好复盘机制“打一仗进一步”,用“小步快走”取代“大步流星”,在试错中不断优化对策、提升能力;比如用“战疫求助”机制来推动政策磨合期的平稳过渡,解决防控措施落实中资源调配不足、执行偏差及突发情况所造成的痛点堵点,通过“战疫求助”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实现疫情、舆情、社情“三情”联动,让防疫举措越来越“聪明”。

  抗疫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疫情防控越精准,对各地的考验就越大。“二十条”的落地能否让老百姓真正感到便利和安心,靠的是政府治理的“绣花”功夫。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既要兜住底,更要兜准底、兜好底,把握分寸,掌握火候,才能在动态平衡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最大化。 

  三

  新冠疫情即将进入第四个年头,在暂时还看不见终点的“马拉松”里,社会心态难免产生波动。

  比如一些人对新冠病毒本身的恐惧感、对疫情传播的恐慌感有所下降,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长期化的倦怠感有所上升;对“动态清零”相关防疫政策举措的耐受度有所下降,对“层层加码”“一刀切”等过度防疫政策的负面情绪有所上升;对宏观经济恢复向上向好发展的信心有所下降,对恢复社会生活正常化的期望值有所上升。 

  社会心态的“有降有升”也让“放开管控”等观点和言论有了一定传播空间。而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6.3亿例,新冠病毒的传播、变异仍在继续,感染数、死亡数仍在上升,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从国内来看,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仍造成了规模影响。

  加之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可以说,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对新冠疫情的“速胜论”,或者面对疫情传播的“躺平论”,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符合我们坚持的防疫原则。

  “二十条”发布后,全国各地都积极跟进响应,也证明了及时必要的调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内心期待。

  面对疫情,中国人从来没有“躺平”过,“躺平”不是我们的性格,“躺平”也不是我们的选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团结抗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