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的杭州,据说闹钟响起最密集的时间是凌晨三点,因为可以同时搞定两件事:看世界杯,预约德寿宫门票。
德寿宫的一票难求,以及杭州国家版本馆日日人头攒动等,共同指向一个趋势:“文博热”,这在当下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愈加凸显出文物工作的重要性。
昨天(12月8日),浙江省文物工作会议召开。这是过去20年来,浙江文物考古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也是对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文博强省”做进一步的规划和延展。
会议干货颇多。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强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对照国家文物局已开展或拟开展的一系列重大项目,浙江积极争取先行先试,争当探路者、试验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 打造文博强省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文博强省建设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和世界一流文博机构创建计划》正式启动,“百城千馆”建设提升工程将开始实施......
加快建成文博强省,浙江既有雄心,也亮出了实招。
一
中国历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曾经的观点还认为,唐代之前的浙江是一片蛮荒之地。
浙江文博界过去几十载的努力,可以说就是在为浙江“正名”,也是给浙江历史做“拼图”。
浙江考古人一片片挖掘、一点点拼接,逐渐梳理出浙江的关键历史格局。有人用一句话概括浙江丰富的文物遗存:10000年看上山、7000年看河姆渡、5000年看良渚、1000年看南宋、100年看南湖。不仅如此,浙江还是世界稻作、蚕丝、茶叶、漆作、瓷器、酿酒的主要起源地。
如今的浙江已经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28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浙江省内不可移动文物数量7.3万余处,位居全国前列。
站在历史的时间轴上,我们清晰地看见了浙江历史的纵深脉络。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得到实证,浙江文化根脉毫微毕现。这既让每个浙江人感到十分自豪,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这些历史拼图的碎片埋藏在地底下,却是撑起打造文博强省的丰厚家底。有了家底,还需努力。对浙江来说,文博强省怎么建,无非两句话:拉长长板,补足短板。
二
先说长板,浙江在中国文物考古领域最大的优势或者说辨识度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曾说:“浙江考古,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这句评价,或许能代表业界对浙江的共同认知。
所谓同频共振,就是文物保护不仅没有拖发展的后腿,还成为推动发展模式蝶变的“点金石”。但做到这四个字并不容易,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好文物保护、传承、活化工作,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良渚遗址考察。当时的良渚遗址,山石裸露,满目疮痍,茫茫荒野上,尘埃漫天飞扬,几十家矿场的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大量的开山炸石,严重破坏了良渚遗址的生态环境。而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会议室里,习近平同志的这番话,重锤般敲在每个与会者心里。
“明天,就去湖州。”习近平同志当机立断,第二天就赶到湖州调研。很快,原来关停有困难的几家石矿场彻底关停。
时至今日,这里已成为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典范。良渚古城遗址不仅申遗成功,遗址公园周边,杭州国家版本馆、中法航空大学等次第落户。曾经的粗放型工业小镇,蝶变成为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的高地。
除了文化遗产保护外,文物的活化利用也是浙江的一张名片。
杭州玉皇山路73号,中国丝绸博物馆静静隐匿在一片翠绿之中。可熟悉这里的人都知道,一根丝的故事,早已从位于西湖群山的此地,延伸向五湖四海。
几个月之前,这里刚刚举办了“2022丝绸之路周” 。丝路周连续举办3年,共吸引22个国家的200多家文化机构、累计5000余万人次参与联动。浙江的丝绸文化远播海外的同时,也让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博目光投向浙江。
不仅如此,博物馆一年四季的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与“丝” 有关的展览,无论传统与时尚,每年数次;以及扎染、编织、手绘、旗袍秀等......市民游客倾听、感受、体验“活”的丝绸文化。
再比如,在“文物+科技”方面的尝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运用数字技术对古代艺术品进行“复制”,让更多人得以近距离、高清晰地观察文物的“真容”。开放不久的德寿宫,除了展示考古遗址,还通过光电技术、文艺表演为人们还原出“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南宋生活场景,使得宋韵款款而来。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下来,“活”在当代人生活中,还有不小的创造空间,浙江正在补齐。
三
再来说说短板。为什么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文博工作的“能见度”还不那么高?我们离文博强省到底还有多远?
先看文物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不可否认,在这根链条上,一些工作还是薄弱项。比如,有的地方对文物工作不够重视,还没能很好地处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甚至还存在文物火灾、违规拆除和建设、盗掘盗挖、非法文物交易的风险隐患;大量的文物还在库房里沉睡,有的文物不具备足够的展陈条件,不少观众走进博物馆后“看不懂、听不懂”甚至“不想看、不想听”。
再看群众需求。
过去在北京故宫,看的是建筑和文物等,现在还要去看看文创产品、影视拍摄打卡点,甚至还要延伸到移动端、手机屏逛故宫。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南一会儿让龙门猛金刚跳poping,一会儿让唐朝乐伎拗造型;三星堆的考古发掘,直播一次就收割一拨流量;南昌海昏侯直接“大力出奇迹”,金饼、金板、马蹄金,赚足了眼球。
相比这些,浙江的文物IP、文博产品,还是有些缺乏想象力。
最后看体制机制。
有的群众因为身处文保单位而无法再建新房,也有因为落户遗址控制区而无法开厂创业,怎样对他们进行科学公平的补偿?一些文博机构在多重束缚下“带着锁链起舞”,如何厘清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矛盾?如何将现代管理体制引入国有博物馆?
这些工作目前都还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领先全国的浙江方案。而做好这些工作,尤需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创新打法、真抓实干。
四
文博,是一个省份当之无愧的“金名片”。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全面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快建成文博强省,这是浙江的使命和追求。
如何树立一批具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文物新标识,如何创成一批世界一流和全国领先的文博机构,如何打造一批文物保护利用标志性成果,如何全面形成“大文物”“大保护”“大融合”“大安全”的文物工作新格局,是当下以及未来一个时期浙江文物工作的“必答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答好这些问题,最终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积尺寸之功,累严实之效。
保证文物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从千里海塘的一块砖到万年上山的一抔土,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建立严密长效的文物安全防护体系,就要把人防、物防、技防统一起来,更好地让数字技术成为守护文物安全的“铜墙铁壁”。
擦亮文化标识,是文博事业的重要使命。北京的宫殿、西安的城墙、苏州的园林,都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独特封面。当良渚文化、宋韵文化、阳明文化、南孔文化找到更多文博载体,“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形象才能更加饱满鲜活。
走向普罗大众,又是一条“突围”之道。要敢于突破学术“小圈子”,推出更多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那样的传世精品,浙江文化、中国历史才能真正走向大众、走向世界。让博物馆的大门再打开一点,让乡村博物馆再多一些,文博强省就有了更为强大的群众基础,也能更加持续地引领时代、泽被后世。
文旅深度融合,是文物“活起来”的天然舞台。“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这是历史、是山水、是工艺,但更应该是令人跃跃欲试、如沐春风的旅游吸引力。千年宋韵留下了严州的古城、黄岩的古道、徐谓礼的古书,我们又该如何打造出一个闻名中外的宋韵国际旅游目的地?
当一个文物大省有了成为文博强省的雄心,相信那些沉睡千年、万年的文物一定能重获新生,焕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