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冬至的“正事”与“吃事”

字体:
—2022—
12/22
07:54:00
2022-12-22 07:54:00 来源:浙江宣传

  今天是冬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这一天夜最长、昼最短,也被称为日南至、冬节、亚岁等。

  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著名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个意思,咱们的老祖宗早在《汉书》中就表达过了:“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中国古人认为,冬至是阳气渐强的起点,是新年、岁首,因此在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相传过冬至的习俗自汉代起源,盛行于唐宋,一直延续至今。古时这一天,朝廷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以美食馈赠。

  到了今天,人们怎么过冬至,各地又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一

  中国人过节,最鲜明的特点,大多体现在吃上,冬至这天也不例外。

  在浙江,冬至要吃年糕,寓意着“年年高”。讲究一点的“老杭州”,这一天要吃三顿年糕,早上吃芝麻粉拌白糖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宁波人喜爱“大头菜烤年糕”,冬至前一天,家家烤大头菜,大灶的火烧得旺旺的,冬至日一早全家人一起吃大头菜烤年糕,成了颇具宁波风味的冬至习俗。

  浙南地区素有吃“冬至圆”的习俗,流传着“家家捣米做米团,定是明日冬至节”的说法。“冬至圆”也分甜、咸口,除了芝麻、花生馅的甜圆,还有包着猪肉、冬笋、香菇等食材的咸圆。但无论甜与咸,热腾腾的冬至圆,都象征着一家人团圆、美满、幸福的热切期盼。

  除此之外,绍兴人要吃馄饨、嘉兴人要吃“桂圆烧蛋”,还有不少地方,要在冬至这天晒腊肉、酱鸭、香肠等酱货,做冬腌菜、晒冬至萝卜等等。

  冬至也是“数九寒天”的起始,代表着接下来,将迎来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光。因此冬至这天的食物,有不少是围绕着驱寒衍生而出的。

  比如在喜欢面食的北方,饺子必定是冬至的“标配”。相传,东汉“医圣”张仲景曾将胡椒、羊肉等驱寒的食材用面皮包住,做成“祛寒娇耳汤”为百姓医治冻疮。为了纪念他的医者仁心,北方素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在祖国的西南地区,流传着冬至喝羊肉汤的风俗,用以驱寒保暖,以保一年健康无恙。

  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冬至日还有喝冬酿酒,吃麻糍、冬至面、糯米饭等习俗。当然,无论餐桌上摆的是什么,在这一天家人齐聚、灯火可亲、亲情融融,平凡的温情就是冬至夜的基调。

  二

  除了饮食的讲究,要说冬至的正事,还是祭天与祭祖。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冬至祭天,自古以来就作为国家大礼而被历代帝王所遵循。春秋时期《公羊传》曾有记载:“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开启皇帝冬至祭天仪式。唐宋时期,祭天大典也于冬至日举行。到了明清时期,历代皇帝都要去天坛祭天。历代帝王通过隆重庄严的冬至祭天仪式,祈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在民间,祭天与祭祖同样是百姓的一件大事。

  在浙江,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台州三门县的“三门祭冬”。祭冬仪式讲究先祭天、后拜祖,随着一声高亢的喊声,鸣炮、击鼓、奏乐、整冠束带、撩衣进步、三叩三进香等仪程一一举行,而家庙内八仙大桌上,则早已备好丰盛的祭品。这庄重肃穆的仪式,700多年来从没中断过。

  三门一带海陆共生,百姓耕海牧渔聚居,敬畏自然、崇尚祖德,一直是当地凝聚人心的情感纽带。每到冬至,三门县附近20多个村的杨氏族人不管多忙,一定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四面八方赶回亭旁镇杨家村。曾有年轻人不远万里从国外飞回来,只为准点参加那场从凌晨4时40分开始的祭冬仪式。

  2014年12月,“三门祭冬”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除了“三门祭冬”,兰溪南阳赵氏合族大祭、杭州西溪洪氏冬至祭祖等也常见诸报端,许多普通人家也要一家人一起吃冬至夜饭。

  拜天祭祖、上坟培土、缅怀先人,无论是大姓氏族还是寻常人家,“做冬至”都是人们阖家团圆、追思故人的重要方式。

  三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大诗人苏轼曾在冬至这天独自出游,盼望着天气回暖、泉水流动,待到来年再赏满园牡丹。唐朝诗人白居易也在冬至这天,将思乡之愁和怀亲之想诉至笔端,写下“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千年前的古人和千年后的我们,共同感慨于节气与岁月的变迁,颇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感。

  翻开历史的卷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悠久农耕文化的代表,自西周时,民间就有了“两至”“两分”概念,到西汉《淮南子》则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

  古人顺应农时,观察天象,通过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来理解农业生产并确定耕作原则,形成了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取之有道的农耕文明理念,是中国智慧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二十四节气因此也被称作“中国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台州市三门县“三门祭冬”、衢州市柯城区“九华立春祭”、丽水市遂昌县“班春劝农”、杭州市拱墅区“半山立夏节”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这首流传至今的二十四节气歌,唱出的是华夏大地共同的记忆。

  随着时代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不断得到延伸。今天,除了对农业活动具有参考意义之外,二十四节气还被更广泛地融入到饮食、养生、医疗、特色旅游等领域。

  许多人或许还记忆犹新,北京冬奥会开启于立春之日,开幕式也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一路倒数至“立春”,同时也将二十四节气推向世界。

  冬至已至。今天,你怎么过冬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