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告诫:“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解决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问题,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
“三拍”,说到底是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出现了偏差、错位。近期,各地通报的多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就暴露出个别干部政绩观“跑偏”、将干事创业引入歧路歪路的问题。笔者梳理了几种政绩观偏移现象,权当“提神醒脑”。
一、“短视”政绩,击鼓传花
诚然,为官一任、为政一时,想要多出一些成绩、多留一些政绩,是人之常情。但若只求眼前之功、贪图一时之名,往往容易思想上跑偏、行动上走样,反让政绩成了“政疾”。
现实工作中,有前任“拍屁股”走人,给后任留下烂摊子;也有后来者“新官不理旧账”,如网友调侃,“新官三把火,先烧旧账本”。某地曾有一位干部盲目举债搞形象工程,落马后坦言,反正过几年一换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边谁来接,谁承担责任,有点“击鼓传花”的味道。还有某地一干部,曾以“是前任的事”为由,拖延项目工程款3年多不予结算,造成不良影响。
凡此种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说到底,是任期投机主义的功利思想在作祟。干部交替,本是责任交接,倘若舍了民之利,贪图己之功,就会出现协作偏差、交接丢棒。“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一种饱含老祖宗智慧的发展定力,每个干部既是乘凉者,也要当好栽树者。
二、“盆景”政绩,寅吃卯粮
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算账”叮嘱干部。21年前,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就给浙江的党员干部算了“三笔账”——“经济账”、“法纪账”和“良心账”。
剖析近期通报的典型案件,个别干部打着心中的小算盘,算错经济账、民生账、生态账,不顾财力、无视风险,拍着脑瓜、拍着胸脯就大上快上乱上项目,用明天的资本为今天的任性决策买单、断未来的路。有以小搏大盲目举债,为一任政绩,留几代人包袱;有寅吃卯粮透支未来,不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成本,欠历史账、断子孙路。明知当地政府债务已风险预警仍违法融资举债留下数十个烂尾工程、花费数百万元修建牛郎织女雕塑、偌大仿古城沦为“空城”……这些“拍脑袋工程”皆是错账、糊涂账,不仅群众不买账,更是乱了地方发展大账。
重大决策“三思而后行”,领导干部所思的理当是一本明明白白的账,算清“国之大者”的大账、“民之盼者”的实账、力之所及的细账,把民生福祉和子孙福祉作为度量衡,求得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唯此,才能向百姓、向历史交账。
三、“跟风”政绩,赛道漂移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曾刊发一幅漫画,以“领导眼球移动分析报告”,生动刻画“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畸形政绩观。
在现实中,个别干部患上“创新冲动”,热衷造概念造名词,追风大项目新赛道,动辄找媒体和上级部门背书所谓典型经验。特别值得警惕的是,个别地方急躁冒进,不按规律办事,不顾地方实际,什么热门就追什么风口,什么高端就布局什么项目,一哄而上,最终一哄而散。西部高原一座人口不足10万的城市,就曾不顾质疑,盲目上马实施投资近10亿元的新能源有轨电车项目。
注意力时代,一时的光鲜打扮换不来长久的点赞好评。《之江新语》里写道,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多作贡献,而绝不能靠作秀、取宠、讨巧,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评价一个干部的政绩成色,始终要看实实在在的发展底色、真真切切的群众脸色。
四、“面子”政绩,劳民伤财
近年来,各级党政部门带头并习惯过紧日子,将钱花在刀刃上。但仍有个别地方挖空心思给形象工程穿上“新马甲”。这些“新形象工程”,打着民生幌子,投机取巧充面子,就好比贷款买名牌。
比如,某地在建设政务服务场所时,背离实际需求,搭车建设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数字设备,用于接待来访参观,平时基本关闭。又比如,罔顾资源条件打造华而不实的城市名片、豪华“办节”。这些花里胡哨的面子工程,风风光光上马,冷冷清清收场,最终不仅兜不住面子,甚至亏了发展的底子和里子。
干部干事,显绩与潜绩都是实绩。两者的辩证统一,需要干当前、想长远,也需要打基础、做铺垫,更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下心、扎下去。在浙江余村、在河北塞罕坝,几十载的潜功终让旧貌换新颜。这些实践样本无不启迪着,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会创造群众认可的政绩,为当地赢得实打实的面子。
五、“数字”政绩,浮夸造假
“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句顺口溜折射出个别地方存在的“唯数字论”的政绩变形记。个别干部将数字等同于实绩,有的按需造数、闭门造数,有的对假数字失察失管、视而不见。在数字注水高手的层层包装下,一些工作就走进浮夸造假的死胡同。
前阵子通报的一起典型案例显示,某省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盲目攀比、数据不实,有的项目还在前期研究论证中就开工了,有的项目反复开工,个别县区单个项目反复开工3次。不少基层干部也苦不堪言,上级部门往往要求指标递进加码,每年开局、年中、收官之际,为突击完成考核指标,不得已采取各种极限施压手段。
不择手段让数据好看,会让政府、干部在百姓心中变得难看。抓工作抓发展,不是虚头巴脑的数字游戏,而是真刀真枪、凭实绩论英雄。成绩真实、作风务实、工作扎实,才会有真正的落地见效、掷地有声。
以上种种政绩观错位现象,有的是不良倾向苗头,有的已被查处整改,虽为少数,仍需警醒。“三拍”干部政绩观偏移,究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滑坡、党性锤炼松动。以此为镜,正确的政绩观,需常修常炼、常悟常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这五对关系,犹如一架天平。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将自己所思所想、所言所行,自觉置于这架天平上,时不时校准政绩观、校准人生前进的方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