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共赢才是真的赢

字体:
—2025—
10/31
09:22:41
2025-10-31 09:22:41 来源:浙江宣传

  在距离上次那通越洋电话仅一个多月后,10月30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釜山举行的会晤,再次引发全球舆论密切关注。这也是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中美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关系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多次挥舞关税大棒,挑起经贸摩擦。在前几天刚刚结束的中美吉隆坡磋商中,中美经贸团队就诸多重要经贸问题达成基本共识。此次中美两国元首的会晤,无疑在双边关系问题上再次释放积极信号。

  在昨天的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

  中美关系只有跳出“你赢我输、你兴我衰”的零和思维,才能找到双方都能获益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化合作,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协同发展。那么,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共赢本质?如何理解“共赢才是真的赢”?

  一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历经从对抗走向缓和,再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历程。美国政治家基辛格在回忆中美首次建交时曾说过,“两国领导人从不同角度审视了他们的共同目标。在毛泽东看来,和解是一种战略必要手段,尼克松则将其视为一个改变美国外交政策和世界领导地位的机会。”今天中美两国再次携手,选择“相向而行、付出努力”,背后固然有着多方面原因,但归根结底在于,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共赢才是两国关系的本质特征。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美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益。自中美建交、打破坚冰以来,双边贸易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大量企业从中获取丰厚利润,为两国民众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据2024年商务部数据显示,中美两国贸易在建交45年间增长了200多倍。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和服务贸易规模较2017年分别增长18%和34.7%。可以看到,经历多年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早已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状态。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晤中所指出的,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

  往深里看,中美产业链相互依赖,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中美两国在产业链上呈现交织互补的局面:凭借技术先发优势,美国在高端半导体、核心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具备对华出口的显著优势,但由于国内制造业“空心化”,在关键矿物资源加工上高度依赖中国,一旦中国收紧出口管制,美国相关产业运转必然受到影响。有报告称,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仍然依赖中国供应商,2024年,美国九大关键领域主要国防项目的一级供应商中,有9.3%是中国企业。中美经贸合作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民意基础,在这种局势下,两国只有加强供应链合作,才能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强行“脱钩”不仅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也严重损害双方共同利益。

  中美实力呈现相互制约格局,一味寻求“单赢”很难奏效。最近几年,美国通过建立“小院高墙”等手段,对我国科技产业实行全方位遏制打压,世界各国有目共睹。但这些做法不仅没有阻止中国科技崛起,反而反噬美国自身。“十四五”时期,我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一路跃升至世界第十位从“北斗”指引全球方向、“九章”争夺算力高地,到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一项项国之重器见证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企图通过“脱钩断链”等方式遏制打压一国发展,注定是行不通的。

图片

10月15日,第138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入口 图源:新华社

  二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过度夸大中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而忽视合作的一面,有害无益。中美这两艘巨轮,如果走向对抗则难逃“双输”结局。何以这么讲,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盲目对抗必将陷入国际孤立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不仅关系两国的自身利益,而且深刻影响全球稳定发展。因此,中美竞争与博弈的关键不仅仅在于PK“谁的综合实力更强”,更要看“谁能赢得更多国际支持”。如果美国执意推行单边霸凌,一方面,许多国家“被迫”要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队”,进而引发供应链断裂、地区冲突和军备竞赛等风险,明显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利益;另一方面,中国所主张的多边合作、发展共赢等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从而赢得更多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在今年6月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参与国家在关税等问题上与美国出现分歧,就显示出联合对抗中国的计划注定破产

  科技合作受阻破坏共赢格局。一直以来,美国在科技领域位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则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场景,双方通力合作,不仅会促进各自繁荣发展,也会大大推动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但“脱钩断链”等壁垒的出现,却阻滞了这一共赢格局比如,对美国来说,挥舞制裁“大棒”的同时,也在“默默”承受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遭受的损失。本月中旬,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在中国先进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过去的95%跌至零”,他还警告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不仅“伤害中国”,“往往也会伤害美国,甚至更糟”。在黄仁勋看来,中国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与制造业实力,英伟达如果继续被排除在中国大陆市场之外,他担忧美国会因此永久丧失这一市场。

  两国经济也会因此受到冲击。中美关系一旦走向对抗,无疑将对各国经济造成广泛冲击。根据有关统计,2018年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更是从2017年的5660亿美元一路增长至2024年的9184亿美元,与特朗普政府当初声称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而对中国而言,贸易战与“脱钩断链”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技术设备进口受阻及消费品出口承压等方面。因此,近年来,我国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不断发力,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韧性,以应对来自全球经济的风险挑战。

  三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中美关系牵动全球发展大局,选择合作,方能共赴发展的康庄大道,倘若执意对抗,只会步入荆棘密布的险路今年以来的三次元首通话以及此次会晤,充分释放出中美两国携手共赢的强烈信号。未来,如何更好地实现共赢,笔者想到三句话。

图片

10月27日,第七届中美友城大会在杭州开幕。图为与会嘉宾26日参访之江文化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图源:新华社

  理性看待中美关系的“竞合并存”。尼克松曾说,中美走到一起“不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应该看到,中美两国始终都是在博弈与合作中前行,既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面临激烈竞争,又在一些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具有十分关键的共同利益,因此两国关系常常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而在当前阶段,中美两国在经历漫长的经贸摩擦后无疑也都认识到,与其走向对抗,不如构建起“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友好关系。比如,通过畅通双边贸易往来,更好地维持全球供应链稳定,让两国企业和民众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再比如,针对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通过机制性对话磋商不断积累互信,将“措施框架”转化为“成果清单”,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得更大。

  在一切可能的领域务实合作。在昨天的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比如去年年底,两国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被视为科技合作的重要信号。今年年初,苹果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合作,树立了合作共赢的典范。在能源领域,双方同样合作前景广阔,比如,中国在光伏、风电等制造端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而美国对清洁能源转型则有着迫切需求。

  在分歧中争取“底线”共识。当前中美“硬脱钩”不可能,一方“完胜”又不现实,最妥善的解决方案其实是在分歧中寻求最大共识,从而争取更多双赢结果。中美之间不可避免存在博弈和竞争,并且这种局面还将在未来长期存在,这也是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国所能做的,更多是争取一种“底线”共识,“竞争”可以有,但没必要“对抗”。比如,中美马德里会谈就针对双方长达数年的TikTok争端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而在前不久举行的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又进一步确认了马德里经贸磋商成果,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从来不是“谁赢谁输”的“斗气”游戏,而是两个庞大的经济体从“碰撞”走向“互鉴”,并深刻认识到,只有优势互补、共生共赢,才是彼此的最佳选择。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中美关系十分重要。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